广西桂林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在漓江的“心脏”守山护绿

凌青开心趣事 2024-11-18 01:47:03

秋日的阳光穿透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茂林峡谷,处处虫鸣鸟叫、泉水叮咚。猫儿山保护区是“漓江之源”,海拔2141.5米的猫儿山主峰被称为“华南之巅”。如今的猫儿山,还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是动植物王国和天然绿色水库,成为漓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

在山顶,游客可以尽情欣赏云海日出美景。山脚下、林涧里、悬崖边,皮肤黝黑的管护员身穿迷彩服,手持各种仪器穿越崇山峻岭,只为守护好漓江的“心脏”。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在半个世纪里坚守,呵护着漓江源头的一草一木,筑牢漓江生态安全屏障。

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代表在“八桂楷模”荣誉台点亮“楷模之光”。刘峥 摄

半个世纪的接力传承

“这片杉木林就是我爸爸当年种的,现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防火科科长邓大军在巡护途中,路过一片粗壮的杉木林时对记者感慨。

1997年,邓大军接过父亲邓其模的“接力棒”,当上了管护员,在这大山里一待便是27年。

邓其模是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的第一批护林员,回忆起当初的岁月感慨万千:“当时只有几间低矮的土房,冬天特别冷,没有车,买米买油都得走十几公里到山脚下,肩挑背扛回来,一来一回就用了一天时间。最难的事是打界碑、确立林权,没有定位,全靠脑力和脚力钻进山林里,海拔高、路又陡,时常会迷路。”

1976年,广西为了保护漓江源,成立了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也拉开了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护林大幕。

从保护站建站、勘界、立碑,到升级成为广西级和国家级保护区,再到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猫儿山三代护林人接力传承,牢牢守住一江碧水,护好满山生灵。

80多岁的玉伟朝是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的第一任站长,现如今猫儿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8.03%,有他一份功劳:“我们这代人很多贡献了一生,守护好猫儿山,桂林的根和魂就守住了,发展的底色就守住了。”

守山巡山是非常艰辛的,时常还会与雷雨严寒相伴。不少护林员饿了就啃一些冷硬的干粮,渴了就喝冰凉的山泉,因此得了结石、风湿病、老寒腿。

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王绍能,1999年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就加入猫儿山的巡护队伍。20多年风雨坚守,如今他已年近50,可巡起山来依旧足下生风。

巡护经常要翻越峡谷、穿越沼泽,遇到暴雨是常有的事。“今年7月份的一次巡护,我们出发时还晴空万里,走着走着就下起了大暴雨,突然山洪就来了。9个人的手机都淋坏了,与外界也断了联系,大家相互搀扶走了几个小时才脱险。”王绍能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巡护途中常遇危险,但偶尔也会带来惊喜。2003年,管护员到山上对南方铁杉进行监测时,在一个水塘边偶然发现一个比较特别的卵袋,以前从来没见过,于是就经常来此观察,随后就发现了它的成体。经专家鉴定,此次发现的是中国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新物种,被命名为“猫儿山小鲵”。现在,猫儿山小鲵常年稳定在1500~1700条。

目前,猫儿山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8.03%,水质达Ⅰ类标准;野生动植物物种达667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植物1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74种,以猫儿山命名的动植物种类15种,猫儿山特有物种12种。

在几代人的精心守护之下,猫儿山独特的资源禀赋得到有效保护和提升,这里也成为生物多样性的热点研究区域。

科技加持管护更精准

进入9月,猫儿山巡护次数增加。

“带好蛇药、风油精这些巡护用品,今天我们去漓江源巡护,出发吧!”猫儿山保护区庵堂坪管理站站长王华生招呼记者一同巡护,“早上和晚上发现动物会多一点,像白鹇、红腹角雉是最常见的。冬天还会遇到黑熊和其他动物冬眠,我们小心翼翼走过去,别惊动它们。”

一趟巡护下来,要花四五个小时,而对管护员来说一天巡护八九个小时是常有的事。算下来,他们每年要走1万多公里。

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管护员在巡山。钟春云 摄

走到一处沼泽地,王华生介绍,这里大概储存有几百万立方米的水,为漓江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泉。“漓江流域有300多万人饮用漓江水,我们责任重大,巡护再辛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从保护区管护的角度出发,人工巡护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从科研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多用一些现代化装备,把人解放出来。”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科研科副科长叶建平介绍,现在装了候鸟监测系统,在前端就可以实现24小时对鸟类的跟踪监测,捕获鸟类飞行的高度、种类、数量等数据。通过大数据计算,可以把同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的鸟类区分开来,这在以前传统的鸟类调查中,是很难做到的。

猫儿山山高林密,野外环境极其复杂,依靠传统手段管护耗时费力。随着现代信息化进程加快,猫儿山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措施更加精准完善,更加科学化。目前,保护区内已设置了64个红外相机位点,安装了104台红外相机。这些相机不仅记录了各种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还通过采集数据分析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为保护区的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高科技设备的加持,正在为猫儿山的自然生态保护和研究注入新动能。猫儿山保护区加大智能化、信息化和科技化建设力度,初步建成了保护区森林防火监控、智能巡护监测、无人机监测、多媒体宣教展示等多位一体的智能化保护区管理体系。近年来,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通过无人机低空遥感、云监测等新技术,对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智能管控手段的应用,为猫儿山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靠山吃山”有了新注解

处于猫儿山保护区过渡区最深处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自然风光无限好。

每年夏秋季,都是猫儿山的旅游旺季。村民潘奇全每天接到预约订房电话不断。一到节假日,民宿房间更是供不应求。

近年来,潘奇全投入了上百万元在猫儿山保护区过渡区沿山谷修建栈道、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起了民宿和农家乐,一年收入超30万元。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保护着绿水青山。

村里像潘奇全一样吃上生态旅游饭的村民,已经超过半数。这个300多户人家的村子,每6户就有1户经营民宿或农家乐。

过去,为了保护好猫儿山生态环境,保护区周边的村民只能采伐林木和竹子维持生计。这样的“靠山吃山”,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村民的日子也过得举步维艰。

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守住发展的“命脉”。要怎么才能从“靠山吃山”转变为“养山富民”?这成为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帮助村民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在管理处的帮助下,当地多方筹措资金,引导周边群众发展经营民宿、农家乐,养殖瘦身鱼、竹林鸡,种植六峒茶等“土特产”,累计投入100万元,建立了5个生态经济示范点,以点带面帮助70余户300多名群众逐步走上绿色发展道路。“我在竹山里种了40多亩六峒茶,等到茶树全部成林,按每亩年产茶青35公斤,平均每公斤60元算,每亩茶山年收入大概2100元。”高寨村村民潘金生算了一笔账。潘金生是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的帮扶对象,眼下六峒茶已成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以前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不够强,时常有盗猎盗采情况出现。现在猫儿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海内外游客来到猫儿山生态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享受到生态红利的村民们,纷纷成为保护猫儿山生态环境的坚定支持者,村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全新的理解。

“现在的猫儿山层峦叠嶂,满眼青绿,保护好它,漓江的水就永远清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唐忠香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