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致痛风虽只20%,但多数皆是此引起,痛风专家张卓揭秘!

风湿免疫医生张卓 2024-07-06 14:16:16

在探讨痛风的成因时,我们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痛风主要由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占比高达80%;另一种则强调饮食等外源性因素虽然只占20%,但往往是痛风发作的直接诱因。这种看似矛盾观点,实则揭示了痛风发病机制的复杂性。

内源性与外源性

内源性因素

人体的嘌呤约80%来源于自身细胞的新陈代谢,如DNA和RNA的分解等。这一过程产生的嘌呤最终转化为尿酸,并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或肾脏排泄尿酸功能受损时,就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可能引发痛风。遗传因素、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以及药物影响等,都可能导致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

外源性因素

尽管饮食等外源性因素在痛风发病中仅占20%,但其作用不容忽视。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红肉以及酒精等,摄入后会在体内转化为尿酸,增加尿酸的生成负荷。长期大量摄入这些食物,会打破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平衡,诱发痛风发作。此外,果糖摄入过多也会促进尿酸生成,增加痛风风险。

为什么治疗仅关注那20%?

尽管内源性因素在痛风发病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外源性因素往往是痛风急性发作的直接诱因。因此,在治疗痛风时,控制外源性嘌呤摄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可有效降低尿酸生成,减轻肾脏排泄负担,预防痛风。

此外,针对内源性因素的治疗同样关键。对于疾病和药物引起的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则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少对尿酸代谢的影响。

综合治疗策略

急性期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关节负重,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迅速缓解症状。此时不宜使用降尿酸药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慢性期管理

进入慢性期后,应重视降尿酸治疗,以控制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常用药物包括别嘌醇、苯溴马隆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同时,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

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痛风发作至关重要。患者应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尿酸代谢。

痛风专家张卓提醒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服用某些西药降尿酸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伤。除了西药治疗外,中药治疗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

中药在调节体内代谢、促进尿酸排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相对较为温和,对肾脏的损伤较小。中药治疗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1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