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位出身寒门的书生,吕蒙正。
读书多年,历经坎坷,登至宰相。
曾作一首《寒窑赋》,悟透人生:“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少壮时,心怀抱负,以为命运可驭;中年后,历经波折,始知吕蒙正所言。
人生多舛,幸与不幸,皆非由人掌控。
你能做的,便是顺时顺运顺命。
1
时也,把握时机
从前森林里有只饥饿的老虎,偶遇了一只兔子。
当它想扑上去享用美味时,兔子开口说:“尊敬的虎先生,请您口下留情。您瞧,那边有一头更加肥美的鹿正向这边跑来。若您能捕食到他,才能填饱肚子啊。”
老虎心动了,犹豫之间,兔子急切道:“虎先生,您快去吧,迟了他就要逃了!”
老虎被兔子说动,转身扑向了鹿,可是却低估了鹿的敏捷与力量,被锐利的鹿角所伤,败下阵来。
等老虎返回原地,狡猾的兔子早已没了踪迹。
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人生要义,不在于空想未来,而在于把握当下,抓住眼前宝贵的时机。
魏征,以直臣之名著称于世,常常直言进谏,甚至敢于与皇帝唱反调。
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深谙鬼谷子之道,知道何时该直言,何时该缄默。
当李世民初登大宝,身边有长孙皇后辅佐之时,魏征常慷慨陈词,皇帝此时需要这样的诤臣来进忠言。
随着李世民年岁增长,自信渐强,开始难以接受不同的声音。
这时候的魏征也变得谨慎,但仍会寻找机会,提醒“上司”保持虚心纳谏。
可是此时的李世民早已习惯了万人之上的权力,年纪大了更是难免固执,若魏征强行谏言可能会触怒龙颜,面临危险。
该怎么办呢?魏征选择了一个方法:等。
他等的,是一个最佳的时机,等一个皇帝心情最好的时候。
一天,吐蕃使者远道而来,顺从地称李世民为“天可汗”,这一称呼让李世民龙心大悦,感到自己天下共主的地位已不可撼动。
魏征凭借敏锐的政治直觉,抓住了这个进言的机会。
他趁着皇帝高兴,巧妙地说道:“殿下已经是天可汗了,更应该能够听取天下万民建议,只是……”
皇帝听此好奇地问:“只是什么……”
魏征以退为进:“微臣怕殿下听了不高兴,扫了殿下的兴致。”
李世民此时心情愉悦,便说:“但说无妨,恕你无罪!”
在皇帝心情好的时机,魏征才开始了劝谏。
《周易》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君子应当不断修养自己,不急躁行动,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
在人生道路上,那些未能如愿以偿的瞬间,多是时机选择的失误。
时机若错,再多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时机若对,每一分都将事半功倍,如同顺流而下,自然而然。
人到中年,你当懂得审时度势,向时势借力,把握住最佳时机。
2
运也,顺势而为
罗隐曾写过一句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顺时天地助,逆运英雄难。
在秦末,楚汉争霸之际,潼关人杨喜作为一个地道的秦国人,差点成为被清算的对象。
然而,他运气好,遇到了刘邦,凭借养马技能、武艺和出众的外形,一下成为了刘邦的郎中骑都尉,专责刘邦的宫廷车骑。
类似于现代领导的私人司机,虽然生活无忧,但前途有限。
但偏偏他的好运并未止步。
垓下之战,刘邦派遣灌婴带领骑兵追杀项羽,杨喜也在其中。
项羽最终自刎于乌江,刘邦为了得到项羽首级,悬赏千金,引发了一场混乱的争夺战,自相残杀,死了几十个人。
结果就在这哄抢当中,这位杨喜虽然没有抢到项羽的首级,却抢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
刘邦兑现了承诺,杨喜因此被封为赤泉侯,得到了1900户封邑。
运来天地宽,时去寸步难。
好运如潮,来时汹涌澎湃,去时悄然无声,无法抗拒亦难以挽留。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生于武将世家,自幼在军事上天赋过人,年轻时便随军出征,屡立战功。
然而,尽管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却终其一生也没能封侯。
一次,李广率军深入敌境,大败敌军,本应是封侯的大好机会,但就在他准备回朝受赏时,却遭遇了一场沙尘暴,延误了行程,军队也损失惨重。
当他终于回到京城时,已经错过受封的机会。
又有一次,李广在战役中生擒了敌军将领,这本是足以封侯的大功。
但当他将俘虏带回京城时,却恰逢皇帝病重,朝政混乱。
最终,这位敌将被其他权贵所利用,李广的功绩再次被埋没。
李广的运气似乎总是不佳,每次立下赫赫战功,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受封。
老子《道德经》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万物皆有定律,莫强求因果。
运气是一时的,人很难一辈子都交好运,当然也不会一辈子都总霉运。
风筝若随顺风之力,即可扶摇直上;浮木若随流水之势,自然顺流而下。
世间万事,都要随顺其势,若能顺势而为,一切轻松自然。
3
命也,接纳命运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到中年,除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还须想一想‘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认清自我与世界的过程。
认清了,就学会接纳、顺应、不执着。
当然,“认命”并不是说让你放弃努力,无所作为。
智者认命,认识命运;愚者认命,听天由命。
认命是要你在积极应对中找到平和。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曾经有两个裁缝,他们各自立下了不同的志向。
一位裁缝雄心勃勃地宣称,他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裁缝。
而另一位,则默默地许愿,他要成为这条街上手艺最好的裁缝。
结果,后者的目标更贴近现实,更易于实现,吸引了众多顾客,生意兴隆。
而那位梦想成为世界最佳裁缝的人,却因为目标过于遥远,难以触及,最终门庭冷落。
真正清醒的人,懂得适度认命,一步一个脚印,在生活中走属于自己的路。
凌准,一位在永贞革新中崭露头角的人物。
带着满腔热血和才华,自荐于朝廷,渴望在官场中一展宏图。
在泾源之乱中,他以智勇双全,辅佐节度使,屡立战功,一度成为朝廷的宠儿,官至殿中侍御史。
然而,风云突变,永贞革新的浪潮退去,凌准也随着改革的失败而失势,被贬至边远之地,从殿堂跌落至司马。
流放途中,噩耗接踵而至,母亲和弟弟相继离世。
按照当时的官规,他甚至不能回家守孝。
岁月流转,凌准的双眼因悲伤而渐渐失明。
在五十多岁时,凌准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临终前留下一句:“卒不能立乎事者,命也,臣道无以明乎国,子道无以成乎家。”
这不仅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也是对命运无奈的叹息。
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年轻的时候,会觉得认命是一种消极的做法。
人到中年,方才醒悟,学会认命其实是一种智慧。
与天意同步,人生得以成就。
与时俱进,方能自洽心途。
人生之路,非平直无阻,每逢转角,皆遇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