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灵空禅意诗词,诗短情长,更可贵的还有哲理,强烈建议收藏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5-01-03 13:23:06

01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发源于若耶山,沿途汇聚众多溪流后流入鉴湖。从城内经过鉴湖进入溪流,两岸竹木丰茂,景色优美。

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人在其中,能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极有情致,有一种“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王籍是在游览,而不是要赶路,天气不错,心情放松,眼前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朗,开阔。

所谓“空水共悠悠”,写出天水一色,相互映照,一片辽远恬静的样子,悠悠两字,也体现了心境的清朗与从容。

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

偶然间有断断续续的声音传来,是蝉鸣,是鸟啼。这里的“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像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首创。

面对林泉美景, 把人的灵魂引入到了山林的幽静,融化在自然的美妙韵律中。

想起在官场,在尘俗的人世奔波太久了,如此疲倦,令人忧伤,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

静,是自然界里,物理意义上的静;静,这里更体现了自然所内蕴的生命力的静,是人心中摒除了虚浮的嘈杂之后才能体悟到的充实莹洁的恬静。

当你亲近大自然,放空一切,放空自我之后,你就会回归到一个纯粹的,原原本本的自己。

0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陶潜自言,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伪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

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

当人心与俗世相隔远时,就会与自然亲近。这时遥望美妙的山岚、自由的飞鸟,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可是要把它说出来,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

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

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

“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

人生的真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就他的这种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其实很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手中是拈着花的。面对“南山”即庐山。山水中何以有“真意”?因为大道虚静,它的造化伟力就显示在自然之中,人和自然的融合,便意味着个体生命向永恒大道的回归。

以恬静而欢喜的心情看待世间的一切,笑对众生,笑对万事,自然超脱。

03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王维《鹿柴》

如果说王籍的《入若耶溪》通过自然的幽静来表禅趣,那么王维笔下的这首《鹿柴》堪称精微美妙的程度。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鹿柴是这个别墅的一个优美景,加之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

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

王维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

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

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

这里写到的声音是不见其人而但闻其声,它是虚渺的,若有若无的,好像浮动在一个不能确切把握的地方;

而光,是黄昏时透过树林投射在幽暗的青苔之上的阳光,它也是虚渺的,若有若无的。

你凝听着那个从虚空里传来的声音,想要确认它、捕获它,可是它已经消失了;你凝视那个浮动的光影,想要感受它、体会它,可是它已经黯淡下去。

声音和光处于“有”和“无”的边界,把人心从“有”引入到“无”。 这是心平如镜,如入禅境,淡于世事的闲适心境。

04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唐·德诚《拨棹歌·其一》

千尺长的钓丝直直下垂,一波荡起万波相随。夜静水寒凉,鱼不食饵,空船载满明月而归。

千尺丝纶,喻求道之深切的用心。在启发夹山时,德诚也反复用垂钓的比喻。“垂丝千尺,意在深潭。”一波与万波,比喻求道过程中的种种曲折与心得。

德诚曾对夹山言:“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在丝与波的动静之间,可以使人悟得有无、动静之理。作者又以鱼的深藏不露,喻自性难求。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个很深的欲望引导着人的行动,名也好利也好,总之人心焦渴,定要从外界获得什么才得满足。

可是“一波才动万波随”,就像水面的波纹,一浪推着一浪,你走了一步,随着就有第二步、第三步乃至无穷。

而因果的变化却不是人能够控制的,你会越来越多地感叹:“唉,形势比人强啊!”“无可奈何啊!”世上有些苦大仇深、生死相搏的人,问到起因,不过是些琐屑小事,甚至是一时误会。何至于此呢?就是“一波才动万波随”嘛。

“夜深水静鱼不食”。忽然醒悟过来,发现你最初所求的目标就是虚妄的,或者说可有可无的,得之失之,随之由之而已,你就从被动的状态中摆脱出来,飘然无碍。

“满船空载明月归”,什么也没有得到,空船而去,空船而归,但心是欢喜的。其实,什么是“得”呢?你一心想要得到一个东西,念念不忘,心都被它塞满了,偌大世界,置若罔闻,“得”未尝得,失

掉的已经很多!什么是“失”呢?你于外物无所挂心,将“得失”只看作因缘的起落变化,心中有大自在,根本就没有东西可“失”。

“一波才动万波随”是俗众的人生, “满船空载明月归”是禅者的境界,其中的区别,很值得体悟。

05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王维《辛夷坞》

这首诗是写于安史之乱之前。自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知政事,李林甫一派势力上台,朝政黑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王维虽然在朝,他倾向于张九龄的开明政治,对现实十分不满而又无能为力,内心矛盾,产生退隐归田的思想而又恋于禄位。

他于是先后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下辋川建立别墅,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

辛夷坞,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内)风景胜地,王维辋川别业附近。坞,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块地方。

王维是一个很细腻的人,他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枝条最顶端的辛夷花,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花萼,红白相间,十分绚丽。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怒放,瓣瓣飘落。

辛夷花置于一个山深人寂的环境之中,它开时即热烈地开放,使山野一片火红,落时则毫无惋惜地谢落,令人想象花瓣如缤纷红雨洒落深涧。

它自开自败,顺应着自然的本性,它自满自足,无人欣赏,也不企求有人欣赏。这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的禅心观照世界的意象;

然而,诗人又反对趋入绝对的空无和死灭,因此它在这个空寂得发冷发自的涧户中,却又描绘出辛夷花猩红的色彩和开落的动态声息,使人感到空寂中仍有生命的闪烁。

佛家言“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大珠慧海禅师语录》),意思是在自然草木中也可以体悟佛法智慧,草木似无情而又有情。

山谷溪涧之处,辛夷自开自落,不为生而喜,不为灭而悲。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2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