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记录切身观察,有少量不能写明的地方,但知晓情况的朋友应能体谅。
上海居民大多听过“大虹桥”三个字。伊是以虹桥枢纽为中心的广大区域。最夸张的时候,离虹桥将近25公里的青浦楼盘都蹭“大虹桥”的概念。
附图是笔者上周实拍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南北片区都在闵行区的新虹街道,再叠加会展中心一带,那是青浦区“西虹桥”的一小部分。
不错,真正的虹桥商务区就这一点。拓展区则包括闵行的华漕、嘉定的江桥、青浦的徐泾、长宁程家桥街道与新泾等。
“大虹桥”的尴尬就此而来,闵行从地图上出了两个街镇,分别是新虹和华漕。新虹面积有限,华漕仍有大量熟地,于是紧锣密鼓地打造位于华漕镇的“大前湾”,多条轨交集合而至。
其他三个区也各怀...心思。例如,青浦沿东西轴,要做徐泾~赵巷~城区~西岑的区域发展。
轨交层面的现况很能说明问题——严格来说,虹桥商务区没有轨交。
有人会质疑,火车站不是有2号线、10号线、17号线吗?
对的,但那些与商务区区域内的出行关联不大。就连相关的规划报告都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央商务区缺乏轨交。
但就算如此,在建的嘉闵线有意无意往东边一偏,不进公司、住宅密集的北片区,而下大棋般放到了天山西路的农科院之旁。这或许有地质、施工的因素,但更有别的考量吧?
同样的,西从青浦而来的示范区线在真正的商务区暂也未设站。为缓解这种尴尬局面,在去年进博会前,终于把71路中运量延伸至了商务区,出行更加方便了。但中运量比起地铁就是个弟弟。笔者把“进博会”标红,是刻意的。有些人不得不弄出些声响来。
当前,有25号延伸分支进到商务区的消息,但未落地,还得看各方博弈。
简单说完虹桥商务区的先天不足。再讲讲为啥在房产领域喊成了“大虹桥”——真正的商务区中,由于规划的前瞻性也好,失误也罢,只有4个商品房小区——万科、富力、旭辉、新长宁,勉强再加上比较知名的爱博1至X村,这是动迁小区。
体量太小,房产中介都没有哄抬的兴趣。不如把拓展区域、八竿子打不着的区域捧起来,炒概念。
这和股市里的炒作有类似的原理。很有趣。
能写的还有很多,比如房Qi,比如阿里,比如医美,比如建区...篇幅有限,就此搁笔。
敏锐的朋友不难发现,“大虹桥”是个缩影。当下太多的事物,有共通性,不断上演。
------有根分割线------
昨天,分析了酒ETF、通策医疗、彩虹股份、湖南白银、恺英网络。供6月雪球小伙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