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水平对马拉松还重要吗?

九八跑起来 2024-04-08 01:15:10

曾几何时,那些顶级马拉松选手,基本上也都是场地赛的佼佼者,或者说至少曾经是。

这样的例子很多,上古大神扎托佩克(Emil ZÁTOPEK)这些可能过于遥远,现代一点的,从保罗·特加特(Paul Tergat)(2:04:55;26:27.85)和海利·格布雷塞拉西(Haile Gebrselassie)(2:03:59;26:22.75)开始,再到塞繆尔·万吉鲁(Samuel Wanjiru)(2:05:10;26:41.75)、基普乔格(Eliud Kipchoge)(2:01:09;26:49.02)和贝克勒(Kenenisa Bekele)(2:01:41;26:17.53)。

​亚洲范围内高冈寿成(2:06:16;27:35.09)到大迫杰(2:05:29;27:36.93),国内的任龙云(2:08:15;28:08.67)、董国建(2:08:12;28:17.60)、韩刚(2:08:56;28:35.73)、宫科(2:10:11;28:51.53)等等。就连一向以马拉松著称的胡钢军(2:09:18),5000米也跑出过13:37.29,拿到全运会第四名。

女子情况也类似,从国内的孙英杰(2:19:39;30:07.20)到张德顺(2:24:05;32:12.78),国际上的拉德克里夫(Paula Radcliffe)(2:15:25;30:01.09)、T·迪巴巴(Tirunesh Dibaba)(2:17:56;29:42.56)、到阿亚娜(Almaz Ayana)(2:16:22;29:17.45)、吉迪(Letesenbet Gidey)(2:16:49;29:01.03)、哈桑(Sifan Hassan)(2:13:44;29:06.82)、奥比里(Hellen Obiri)(2:21:38;30:10.02)等等。

​这些成功的案例中,有的是在场地赛中功成名就之后转向马拉松,同样也取得了成功。这也难怪曾经有这么一种说法,场地赛“跑不动了”,才会转向路跑马拉松,延续运动生涯,也的确有不少人就是这么做的,比如上面提到的海利、贝克勒和基普乔格等人。

​其中也有少数场地和马拉松同时兼项,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哈桑、孙英杰和任龙云等。

那么有没有场地赛成绩一般,甚至没有过场地赛经历的选手,在马拉松同样取得成功的呢?

​时代在前进,随着路跑马拉松职业化不断深入,就像不是每位场地赛高手最后都能成为马拉松赢家一样。最近一些年,越来越多之前场地赛水平并不高,甚至没有过场地赛训练经历的选手,也可以在马拉松赛场上取得成功。

​这些人中多数来自非洲,代表人物就是已故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基普图姆(Kelvin Kiptum)(2:00:35),和他一样基本上是从路跑出道的非洲马拉松选手,几乎已经成为主流,近些年大满贯站台的非洲选手,太多人和基普图姆有过类似经历。

这样的例子在国内也不少,很多草根出身的体制外高手,比如贾俄仁加、岑万江、黄雪梅等等,趋势来看,以后可能还会越来越多。

​年轻时针对场地赛训练,打下基础,以后马拉松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一直是很多人倡导的发展方式。至今很多欧美体系的马拉松运动员,很多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青少年时期参加大量中距离比赛,相对较晚才开始万米比赛,很晚才开始马拉松比赛,30岁以后马拉松成绩还在不断进步。

在国内的体制内运动员,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场地赛训练和比赛的经历,但很多场地赛成绩一般的选手,近年来在马拉松领域的成绩却越来越突出。

​无锡奥运选拔赛过后,男子组赛季最好成绩,排名前几位的,何杰、杨绍辉、吴向东等人,几乎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场地赛高手,现在不是,以前也不是。

​只有25岁的何杰很早就开始专注于马拉松训练和比赛,他在去年打破全国纪录之前,万米从未跑进过30分。

杨绍辉职业生涯10多年来万米跑进30分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最好成绩只有29:34.11。吴向东的情况也差不多,万米PB 29:38.48。这明显与我们传统认知相悖,5000和10000米纸面成绩连高水平女运动员都“跑不过”,为什么马拉松也能跑到206和207?人类在进步,各种体育项目也在科技加持下不断发展,总会有天才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

​10年前不会有人相信中国人百米能跑到9.83秒,5年前也不会有人相信何杰未来能跑到206。是不是以后也可以直接路跑马拉松开始,不需要经过场地训练了呢?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答案显而易见,依然很重要,但当下的现实也告诉我们,万米跑的好,以后马拉松有可能很好。但如果万米或者其他场地项目成绩一般,并不代表马拉松就一定不会取得成功。

​以前总能听到类似这种说法,某某万米PB连30分都跑不进,马拉松最多也就2XX了,上限有限云云,然后搬出“耐力系数”什么的说事。

​场地赛PB,真的和你以后马拉松能达到什么高度没有必然联系,或者说没有以前想象中关联性那么强。尤其是中国运动员,因为比赛少等客观原因,很多时候万米PB与实际能力存在不小差距,真实水平比PB高不少的大有人在。就像上面提到的几位国内选手,5000和10000的最好成绩根本没有参考性。

还有些认知也需要更新,比如万米和马拉松这两个项目的相关性,可能也不如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大,可能还不如1500和5000米,5000和10000米的相关性大。

​马拉松距离很长,更强调有氧能力和跑动技术的经济性,受到客观条件影响很多,其中还有比赛策略和比赛经验问题,比如吴向东和杨绍辉在这方面就有过人之处。举个可能不恰当的比喻,更像是100米和400米的关系。你不能因为一位青少年运动员百米不突出,就断定他400以后也一定不行。

对于一名志在马拉松的选手来说,万米或其他场地赛项目,真正意义是打基础。没人可以从小就进行马拉松训练,一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身体的成长,训练年限的增加,从中距离到长距离,再到马拉松训练,一些田径的基本技术也要从短距离项目慢慢打磨。

​如果真的在马拉松上有天赋,场地赛成绩一般并不代表马拉松就一定不行。

首先是天赋,严格说是马拉松上的天赋,这个毋庸置疑,体能主导的项目天赋一定是第一位的。比如基普图姆、阿萨法、铃木健吾和何杰等等,他们都不是场地赛最有天赋的人,但在马拉松这个距离上,他们就是最有天赋的一群人。

​再有就是专注,这个和天赋同样重要。不是谁都可以像哈桑那样既要又要,当今世界国内国外,几乎所有成功的马拉松选手,都长期专注于马拉松这一个项目上,把马拉松当做唯一的目标。

​训练和生活也全都围绕马拉松,他们可能偶尔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甚至很多人只参加马拉松比赛,因为再参加短距离比赛,对他们的马拉松成绩的提高,并不会带来明显的好处。只有常年系统的马拉松训练和比赛,经过不断试错和磨练,最后才能取得成功。

还拿国内几位举例子,杨绍辉和吴向东早年也参加不少场地赛比赛,和其他人一样,但近几年几乎完全把重心放在马拉松上,长期专注让他们不断提高,尽管早年场地赛水平很一般,好在坚持了下来,这很难得,场地赛水平不行的选手,多数都放弃了继续努力。

​国内更年轻的这一代马拉松选手,比杨绍辉吴向东更小就开始专注马拉松。尤其是何杰,很早就把马拉松作为目标,完全放弃场地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连续打破全国纪录。

这都和以董国建为代表的上一代运动员有很大不同,董国建30岁以后也没有放弃场地,曾经长期两条线作战。

​现在看来,按部就班从场地赛慢慢发展到马拉松,还是早早就确立马拉松为目标,两种发展方式都有不少的成功案例。

​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不能被固有观念限制住自己,坚定目标保持专注一定不会错,那么你觉得那种方式更好呢?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