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10军团北上失败,主力被灭,粟裕所部突围,只因他做对一个细节

长江有大中 2025-01-15 13:35:04

长征路上,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遭遇失败,领导人命运迥异:刘畴西率领的红军主力有2000多人,被敌人包围全军覆没;粟裕当时率领的是先头部队(800多人),却奇迹般地突出重围。

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粟裕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多年之后,粟裕在回忆录中揭开谜底。

1933年7月,红7军团成立,只有21岁的寻淮洲担任了军团长,这在我军中是非常少见的。

但是只要看看他的履历和能力,就没有什么奇怪。寻淮洲是湖南人,又参加过秋收起义,还跟着毛委员上了井冈山,这经历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比。

他作战勇敢,智勇双全,参加了4次反“围剿”,屡立战功,成长很快。17岁那年他已经是团长,21岁(1933年)又当了师长。

从履历和能力来说,寻淮洲是可以担当重任的。

无论怎么说,以21岁的年纪独当一面,可能会让人有些不踏实,不过不要紧,军团参谋长是粟裕。粟裕当年26岁,相比之下,要“老练”上许多。而且军团政委乐少华年龄更大,当年是30岁。

总之,这支部队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充满斗志。

不过红7军团的组建,本来就十分悲壮。1934年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不得不开始长征,保存有生力量。

为了让主力顺利摆脱敌军,军委采取了“声东击西”之计,派一个先遣队北上去皖南弄出大动静,吸引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力,为主力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这个先遣队就是人所共知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它最初的班底就是红7军团。

寻淮洲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粟裕任参谋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曾洪易是中共中央随军代表。

之所以说红7军团的组建有些悲壮色彩,是因为他们北上肩负的使命就是掩护红军主力,前路注定充满凶险。

果然,队伍组建没多久,他们就收到了党中央博古等人的命令:你们先不要北上,往东绕一绕,去攻打福州,这命令在后人看来,简直有些南辕北辙,不可思议。

首先是福州的城防非常坚固,堪称是铜墙铁壁,而且在这里驻守的国民党87师兵强马壮,有一万多人。

该师的师长,是国民党虎将王敬久。

按照军事常识,攻坚需要多出防守方3倍以上兵力,还要配备有重武器。而先遣队兵力只有六千多人,武器配备落后,还缺少弹药,这无疑是一场以卵击石的壮烈战斗。

果不其然,经过一昼夜苦战之后,红7军团六千多人只剩下四千。

但是这一战的确也闹出了声势,福建当局派重兵堵截,吸引敌人主力的目的达到了。

红7军团损失惨重,虚晃一枪,继续北上。11月,红7军团和红10军会师,统编为红10军团。这时的红10军团下面设3个师——19师,20师,21师。

其中,寻淮洲领导的红7军团(3000人)组成了19师,寻淮洲担任师长,粟裕担任了红10军团的参谋长,他们都不算是军团的核心领导人。

由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军政委员会,领导红10军团的行动。方志敏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成为一把手。

而实际指挥军团的是刘畴西,一来他是红10军团的军团长,是军事主官;二来他是黄埔一期生,还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过;三来他战功赫赫,人称独臂将军(受伤致残)。

粟裕不是军政委员会成员,还不是军事科班出身,而刘畴西是军校毕业的,注定有更多话语权。

这时候蒋介石已经醒悟过来,也不认为红10军团北上进攻的方向是主力红军突围方向,可能是丢卒保车。但是国民党在此地的兵力绰绰有余,也不会放过方志敏的队伍,便命令自己的得意门生俞济时、王耀武带兵“围剿”。

王耀武当时虽然只是个旅长,但已经小有名气。4次“围剿”中王耀武的部队被红军重兵包围下曾经苦撑了24天,一战成名。

1934年的12月中旬,北上的红军第19师、20、21师在黄山东南的汤口,与王耀武所部交手。刘畴西决定打个埋伏,让20师、21师在正面虚张声势,让19师埋伏到后面吃掉王耀武的补充一旅。不过粟裕和寻淮洲不同意这样的兵力部署,觉得应该让19师打正面。

该师的前身是红7军团,这里面的战士战斗经验丰富、久经沙场。但是,粟裕寻淮洲两人的意见,没有被刘畴西采纳。

王耀武的人马不知我军计策,一头扎入伏击圈。

不过王耀武不愧是名将,他留了一手,让一个团占领了乌泥关一个高地。

果然,20师、21师的战士来自地方,战斗经验比较欠缺。还没有开战呢,有个战士枪走火了,战斗提前爆发。

这就打乱了整个计划,让王耀武的部队反应过来。王耀武在乌尼关高地布置的一个团居高临下,让红十军团陷入被动。

20师、21师不得不向高地发起攻击,与敌人争夺,损失惨重,寻淮洲英勇牺牲。

这,就是著名的“谭家桥战役”。

谭家桥战役的失败,让红十军团处境艰难,无力北上。1935年1月,方志敏等人作出决定,部队开始退回赣东北。

这时候的红10军团,只剩下了2000多人,士气低落,缺少粮食和弹药。

下面的路怎么走,大家发生了严重分歧。

1935年的1月10日,决定红十军团命运的会议上,大家进行了激烈争论。粟裕为主的一派,主张将部队分散开来,化整为零,跟敌人周旋,说白了也就是打游击。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缩小目标,保存有生力量。

而刘畴西为主的一派,则主张重回到老根据地闽浙赣进行休整。最终方志敏同意了刘畴西的建议,队伍向闽浙赣根据地进发。

1935年1月14日,队伍翻越南华山,到了化婺德小苏区,在那里我们有群众基础,也相对安全。

1935年1月中旬,粟裕带领的先头部队到达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的江西上饶市玉山县陇首村,基本甩掉了敌人。

那么,粟裕是怎样摆脱追击的?

粟裕的确没有上过军校,他是从战士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不懂军事理论,但是作战经验丰富。

不仅如此,粟裕有很高的悟性,有军事天赋,是个天才军事家,很多事情都是无师自通,全凭经验和感觉。日久天长,他的指挥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上去了。

面对危局,他首先是将先头部队进行整编,将其整合为3个战斗连队。

队伍里有不少机关人员和伤病员,他们是革命的财富,粟裕专门安排战士,对他们进行保卫。

然后粟裕开了一个简短的动员会,说明了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然后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是面临险境,如果不想牺牲或者被俘,必须要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全力以赴跟敌人拼杀,这样才有可能突围。”

大家知道战斗的残酷性,谁也不想被俘,也不想窝窝囊囊长眠在这里,因此士气高昂,纷纷表示要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

他们一鼓作气,杀到了开化县附近的大龙山。

粟裕明白,这并不等于安全了,前面很可能还有敌人。不出所料,他们果然遭到了国民党军队拦截,战士们纷纷表示要再战一场。可是粟裕知道,经过这场战斗,战士们已经很疲惫,弹药也所剩无几,以现在的实力,根本没有办法和国军正面交锋。

粟裕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撤退。

好不容易冲到这里,现在撤退?战士们都不理解。粟裕也不解释,他一挥手,先头部队顺利地完成了转移。

然后粟裕带领大家,钻入了崇山峻岭之间,在大龙山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

国军官兵已经做出了战斗的打算,忽然一转眼,对手不见了,他们一头雾水,不知道这股队伍去了哪里。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支队伍进了大山。

山路崎岖,人迹罕至,困难重重,但是敌人也不敢进去,相对安全许多。就这样,粟裕带领大家一步步走出了大龙山。当抵达了开化县的杨林时,先头部队的将士认为,这里距离苏区不远,更安全了。想到此,大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松了一口气 。

再加上长期的跋涉,部队在提心吊胆中行军,已经是身心疲惫,想要喘息一下,再继续进军。

这时候有个团长来到方志敏面前说:“首长,休息一会吧,战士们真是走不动了。”方志敏看看粟裕,征求他的意见。这时候,刘畴西在后面,寻淮洲牺牲,乐少华受伤,也只能让粟裕指挥先头部队。

粟裕说:“战士们连日行军,人困马乏,想休息的心情我可以理解。”

团长听了,面露欣喜之色。

可是粟裕话锋一转,声音严厉地说:“不过我们现在一刻都不能停,我们后有追兵,前有堵截,不到休息的时候,我们是在和敌人赛跑,争分夺秒,慢一分钟都可能会出事。”

“粟裕同志,你说得对!”方志敏思考了一会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走,我想带着大部队一起过封锁线。”

看到对方态度坚定,粟裕只好遵从了方志敏的建议,自己带先头部队继续前行。方志敏则调转马头,和警卫员一起找刘畴西。

这时候,在后面的刘畴西的大部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一部分战士走着走着开始嘟囔,之后干脆不走了。他们把枪一放,一屁股蹲在地上。

有的战士更过分,索性四脚朝天躺在了地上。连日的行军让战士们疲惫不堪,再加上没有好好吃饭,大家饥肠辘辘,没有了前进的力量。

看着战士们一张张憔悴的脸,刘畴西心疼起来。他心一软,就答应战士们休整一夜再走,然后再一鼓作气突破封锁线。

他们休整的时候,敌人可没有放慢步伐,加速前进,开始对红10军的主力部队进行包抄。

休整过后,战士们体力得以恢复,但是也错过了逃生的机会,四周响起激烈的枪声,他们被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包围了……

1935年1月底,刘畴西和方志敏在怀玉山区被国民党重兵包围被俘,8月6日在南昌同时就义。

怀玉山失败之后,粟裕成功率领的这800人,从敌人的层层封锁区突围出来,革命的火种得以保留。这支部队随后组成了工农红军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治委员)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而粟裕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经过千锤百炼,终成战神。

对于那段经历,粟裕记忆犹新,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也有相关描述。

他认为:在战争中,军事指挥员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排除所有干扰,做出准确判断,做出正确的抉择,尽管有时候那样的抉择是非常艰难的。

对于怀玉山和谭家桥的失败,粟裕刻骨铭心,时刻记着为战友报仇。

长征路上,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遭遇失败,领导人命运迥异:刘畴西率领的红军主力有2000多人,被敌人包围全军覆没;粟裕当时率领的是先头部队(800多人),却奇迹般地突出重围。

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粟裕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多年之后,粟裕在回忆录中揭开谜底。

他认为:在战争中,军事指挥员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排除所有干扰,做出准确判断,做出正确的抉择,尽管有时候那样的抉择是非常艰难的。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时隔13年之后,粟裕苦盼的复仇机会终于来了。1948年9月,粟裕和王耀武在济南狭路相逢。

粟裕提出了“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指挥华东野战军将王耀武的10万精兵一举击溃,王耀武本人也被活捉,为方志敏和刘畴西报了大仇。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军事主官处理小问题的不同方法,决定了部队的命运。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