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介穷书生,帮屠户写春联,被王爷看到,十年后成了一品大员

三楼有泡芙 2024-11-13 04:31:41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网络流行语,仿佛一道紧箍咒,牢牢地禁锢着无数普通人对于阶层跃升的渴望。

但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用自身经历打破了这道无形的壁垒,向世人证明:即使出身卑微,亦可逆天改命。

清朝有个了不起的大臣叫方观承,他就是如此。[太阳]

01

家世显赫,却遭逢巨变

他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门第世代荣显,家族背景令人钦羡。

曾祖孝标,位极人臣,翰林学士承旨之职,几乎可称皇帝之股肱;祖父登峄,亦居工部主事,执掌天下土木大计;父亲式济,内阁中书,日理万机,亲善笔削。

这样的家世,在当时的确堪称显赫,然而康熙五十年,文士戴名世所著《南山集》掀起了波澜。

书中不仅沿用前朝年号,更细致记录了南明永历帝抗清的经过,这在当时被视为不赦之罪。

遗憾的是,戴名世在著作中援引了孝标的《滇黔纪闻》,这使得方氏一门也不能幸免于难。 孝标虽已逝去多时,朝廷仍旧掘其坟墓,乃至秽乱其遗体,其亲属亦难免牵连之罪。

登峄与式济被流放于黑龙江这片酷寒之地,方氏之门也随之衰落。

这场意外的变故,彻底改变了方观承的生活,彼时他还只是个懵懂无知的孩童,一夜之间,家族的荣耀化为乌有,原本锦衣玉食的生活也变成了颠沛流离的逃亡。

02

寄人篱下,勤奋刻苦

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年幼的方观承和弟弟不得不离开京城,一路辗转来到南京。

幸得清凉山寺的僧人好心收留,兄弟二人才得以在乱世中保全性命,在寺庙的日子里,方观承目睹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家族变故带来的痛苦。

虽然遇到了困境,但他没有被击垮,反而更激发了他的斗志,他深知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唯有自身强大才能守护家人。

于是他开始刻苦读书,习字练文,虽然寺庙里的书不多,但他还是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

他每天早早起床开始读书,要到深夜才肯睡觉,他练习书法,从楷书到行书,再到草书,他一遍遍地临摹,力求精益求精。

在寺庙的清净环境中,方观承不仅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磨练了坚韧不拔的意志。

他坚信,有一天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族重现辉煌。

03

意外偶遇,踏入仕途

成年后的方观承,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离开寺庙,开始在市井中谋生。

他干过不少活,给人算账,教小孩读书写字,甚至还在街头摆过测字摊,虽然日子艰难,但他一直没放弃对未来的憧憬。

雍正十一年,方观承的人生因为一个意外的机会彻底改变。

临近年关,方观承受人之托,为屠户张某写了一副春联,这副对联不仅写得好,寓意也好,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恰巧平郡王福彭路过此地,被这副对联所吸引,福彭喜欢书法,一眼就看出这副对联的作者是个高手。

他让人打听作者的名字,然后亲自上门拜访,这次偶然的相遇,彻底改变了方观承的人生轨迹。

福彭对他的才华和学识大加赞赏,并邀请他担任自己的幕僚。

对一个罪臣的后代来说,这真是个难得的机会。

方观承深知,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福彭的邀请。

04

初入仕途,得遇明主

在平郡王府,方观承尽心尽力地辅佐福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干,雍正十一年,朝廷决定派兵攻打准噶尔,福彭被任命为定边大将军,率军出征。

他知道方观承很有本事,就向雍正皇帝推荐,希望能让方观承在军队里担任个职务。

雍正皇帝对福彭的举荐非常重视,也对这位罪臣之后充满了好奇,他召见了方观承,详细询问了他的身世和经历,并对他勤奋好学的精神表示赞赏。

最终,雍正皇帝打破常规,擢升方观承为内阁中书,令其随福彭一同出征。

对于方观承来说,这不仅是仕途的起点,也是命运的转折,他终于有机会摆脱罪臣后人的身份,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05

深受器重,屡获提拔

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皇帝继位,乾隆皇帝同样非常欣赏方观承的才华和忠诚,对他委以重任。

仅十余载,他竟由七品的内阁中书擢升为封疆大吏。这跃迁之速,令人惊叹,足见其非凡才能与鸿运。

这样的快速升迁在清朝官场真是少见,这不仅体现了方观承自身的才干,更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乾隆皇帝之所以如此器重方观承,一方面是因为他治水有方,政绩斐然;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忠心耿耿,从不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他是乾隆皇帝的心腹,是皇帝可以信赖的肱股之臣。

在地方任职期间,方观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治理水患上。

他深切知晓水患给百姓造成的危害,故而总赴一线,亲身勘察灾情,依实际状况拟定治理之策。

他改变了以往治水官员在河道缓处施工的惯例,果断采取堵筑漫口的方式,成功地根治了河北永定河一带长期以来的水患。

此外,他踊跃开垦荒地,让因水患而荒芜的土地再度成为沃壤,福泽了沿岸民众。

在浙江任职期间,他通过疏浚钱塘江,开垦出三十五万亩耕地,解决了当地百姓的温饱问题。

他的治水成就,不仅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也赢得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

06

忠心耿耿,以身作则

其实方观承的仕途并不是一直顺利,也经历过一些挫折。

乾隆二十八年,天津地区积水成灾,城中百姓苦不堪言。身为直隶总督的方观承,对此难脱责任,一些官员借机上奏弹劾,欲将其罢官治罪。

然而,乾隆皇帝鉴于其多年治水功绩,终免其罪责。其后,又有数位御史检举方观承下属行事失范,指责他管理不善。

重要举措,乾隆还是对方观承保持着信任。他认为方观承当时正忙着处理水患,没时间顾及其他事情,因此再次原谅了他。

这些事件足以证明,乾隆皇帝对方观承的信任并非盲目的。此信任实建于其多年的忠心不二、勤政为民之根基上。

他不搞小圈子,不拉私人关系,一心只为国家和百姓着想。

乾隆三十八年,方观承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他用一生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君子,他的人生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最终活成了一个传奇。

参考来源:

公益时报 寻找慈善传统 | 方观承和《赈纪》

桐城市纪委监委 清风故事会|方观承奉职恪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