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皇权的变化到底是怎样的?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8-27 14:16:33

过去两千年的中国封建政体,主要以君主制为主,但并非全是专制。

除了明清两代的600年,之前的君主政体通常有限制。

苛暴、独裁、黑暗的时期虽然存在,但多为非常态现象。

在1400年的君主政体中,君权通常受到限制。

能接受限制的君主往往受到人民爱戴。

不接受限制的君主则可能遭遇倾覆,导致国家破亡。

历史上至少有五点可以说明君权的限制:议政制度、封驳制度、守法传统、台谏制度和敬天法祖的信仰。

议政制度是几千年来一贯的做法,重大事务需要群议决定。

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就允许民众在乡校议论政事。

秦汉以来,议政成为解决国家大事的主要方法。

遇重大事务时,君主通常不先有成见,而是交由廷议讨论。

廷议成员包括高级官员如丞相、御史大夫,以及下级官员如议郎、博士等。

参与廷议者可自由发表意见,即使与当局相左也可辩论。

最终,理由充分且获得多数支持的意见会成为决议,作为施政方针。

例如,汉武帝时期的监铁榷酤政策就经历了激烈辩论。

昭帝时期,因民间反对,最终决定废除这一政策。

宣帝时期,桓宽还就此撰写了《盐铁论》十六篇。

汉元帝时期关于珠崖郡的处置也是经过廷议决定的。

宋代、明代、清代都有类似的集体议政制度,虽然具体形式有所不同。

这种集体议政的传统,限制了君主独断专行的可能。

中国古代的君主政体并非完全专制,而是有多种限制君权的机制。

法律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贤明的君主必须遵守这两种法律。

君主不能因个人感情而破坏法律,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也需要先经过法律制裁。

历史上有多个君主遵守法律的例子,如汉文帝和宋太祖。

守法精神被视为君主应有的德性,不守法可能导致政治失常和国家灭亡。

为确保君主守法,历朝设立了台谏制度。

御史台负责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在某些时代还可以参与言事。

谏官的职责是直言进谏,批评君主和政府的过失。

台谏制度对君主政体有重大贡献,如唐太宗和魏徵的例子所示。

宋代言官的影响力最大,可以过问国家大事和君主私事。

两汉以来形成了"敬天法祖"的政治信条。

"敬天"意味着遵循自然规律,"法祖"则是遵守祖先的制度。

这一信条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国家发展,但也被用来约束君主的行为。

言官常利用天灾等现象来批评君主和政府,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君主的意志在这一信条下受到天意和祖宗成宪的约束。

在这种政体下,君主的权力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君主的命令需经过多个机构的审核和批准。

台谏官可以在事前劝阻或事后追究君主的过失。

因此,将这种政体简单地称为专制、独裁或黑暗是不恰当的。

在过去的六百年中,限制君权的方法逐渐被取消,导致君主专制的加剧。

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值得后人深思。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