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发明之前,中国人都是用什么方法纪年的?

乡间历史 2024-05-27 08:32:40

众所周知,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那么不知道大家好奇过的没有,年号发明之前中国人都是用什么方法来纪年的呢?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

民间从先秦时代开始,就一直盛行天干地支纪年法,加上古代百姓的平均寿命不高,六十年一轮回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完全够老百姓食用了。但是官方,特别是史官在记录的时候,天干地支纪年法就完全不行,比如写一个甲辰年,时间久了根本不知道这个甲辰年,指的是60年前的甲辰年还是120年前的甲辰年

那么官方用什么来纪年呢?三国时代的王朗王司徒,也就是《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位就做出过回答。他说“古者有年数,无年号,汉初犹然”,这种方式被称为直接纪年法。意思就是直接用君主在位多少年来纪年

商朝出土的文物也证实了这一点,其中经常出现惟王多少祀的记载,比如惟王五祀,惟王十祀。其中的“祀”就是年的意思,因为商朝人喜欢人祭,每过一年都会搞一次,因此惟王五祀的意思就是,这是大王在位搞的第五次人祭,翻译过来就是,这是大王在位的第五个年头

影视剧中的王朗

商代文物

西周之后,由于不再大搞人祭的那一套,因此记录年份就是不再是多少祀,而是直接写多少年。比如“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意思就是周懿王在位的第一年发生了日全食。这样的纪年方式简单粗暴,也很好理解,可到了东周之后,事情又开始复杂了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的纪年方式不再以周天子为准,而是以自己的国君为准。这样的话涉及多个国家,就会很麻烦,史书上就有一个案例,一个鲁国贵族到齐国买马车,他问这马车是哪一年造的,齐国贵族说是他们齐公三年造的,意思就是现任齐公在位的第三年,鲁国贵族问齐公三年是哪一年

齐国贵族想了一会儿,才回答说“今天子十年诶”,意思就是齐公三年是当今周天子在位的第十个年头。鲁国贵族这才知道,天子在位的第十年,就是他们鲁公在位的第十四年,这样算下来,这辆马车已经造出来六年了,也就是说他买马车的这一年,是齐公九年,周天子十六年,鲁公二十年

东周地图

周朝时期的马车

当时的诸侯国除了用君主在位的时间纪年外,还会用分段纪年,也就是分为不同的时期来纪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惠文王嬴驷,他原本是秦公,但后来他称王了,变成了秦王。秦国的人们就将他称公的时间和称王的时间分开纪年,将他称王的那一年称为“王元年”

但分段纪年法有一个漏洞,就是不会写清楚这个“王元年”的王是谁,秦惠文王称王的那一年,秦国叫做“王元年”。秦惠文王死后,他的儿子秦武王继位,秦国又把秦武王继位的那一年,称为“王元年”。时间久了之后,就没人能分清楚“王元年”到底是秦惠文王的元年还是秦武王的元年

这也是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不好确定年份的原因。这样的问题当时的人也发现了,于是在分段纪年的基础上,又诞生了大事纪年法,某年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就将这一年作为记录的开始。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何尊上面,就刻有“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

影视剧中的秦惠文王

意思是周成王开始在成周,也就是现在的洛阳建造都城,并对周武王进行了祭祀活动。这一年用君主在位的纪年法是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也有的史料称这一年为元年,用的就是大事纪年法。孙中山先生成立民国,用的民国纪年法本质上也是大事纪年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小众的纪年法,即太岁纪年。这种纪年法是通过木星运行的规律来计算年份的,屈原《离骚》里出现的“摄提贞于孟陬兮”就是太岁纪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用的也是这种纪年,比如“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默困敦,三十五年”

可见即使年号还未出现,中国人就有很多种纪年方式,但相较而言小编认为还是年号纪年法和君主在位时间纪年法简单粗暴,也很好用。各位看官又是如何看的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