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直很美好。至少在绝大多数国人心中,天津代表幽默、代表爽朗、代表自在、代表首都人民的后院。
休闲是天津的标签。
但是请天津小心,你已经得了文化趋俗的恶疾,当“没文化怎么啦”这种话可以在舞台上作为一句正面形象出现的时候,很显然,天津和东北一样,也已经患上了文化趋俗的恶疾。
从北京去天津,高速的距离加上从家里出发到进入天津的目的地一头一尾,前后大概一个小时,很多北京市民到了周末,为了避开北京的用餐高峰,一般选择约集三五个知己好友,开车去天津享受一餐津门特色,看一场津门相声,在天津住一宿后,吃两套原滋原味的煎饼果子回北京过周末。
但是北京的天津控们慢慢发现,在天津听不到真正 的津门相声了,全都是些没有故事情节、专靠台上台下互相打岔、临时从观众的举止中抓包袱的所谓相声,类似马三立先生当年那种故事完整、人物性格突出的高级相声,没了。
要知道多年来的天津可不是只有两哈来长枣红色松脆无比的大油条,更不止那两套香脆无比的煎饼果子,大天津曾经是失意政客、文人、商人的聚居地,这个地方的文化品位跟北京比,只有高,不会低。
昨晚我跟一个天津朋友闲聊说到这个话题,他说我知道你说的文化恶疾指的是啥,但那玩意是在北京发家壮大然后才在前两年蔓延到天津来的,要说小心,该小心的是北京吧。
我提醒这个天津朋友说,东北因为文化趋俗而导致经济走向没落,赵本山和他徒弟那一套的表演最早不是也在北京发迹发展壮大的吗?问题是北京是首都,那么多知识精英、思想精英始终把握着城市文化的主流呢,低俗的文化只能蜷缩在一个角落里,接受那些只占社会极少数的人群顶礼膜拜,但是这种东西在北京那种主流文化强大的环境下,它只能有萤火之光。当它回归东北老家后,限制它的东西没有了,不断正面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环境没有了,加上普通人难以驾驭自身的惰性和内心深处的小庸俗,它当然就发展成为地域文化的主流了。
看看咱们的大天津,是不是跟东北一样也缺乏限制低俗恶疾文化的主流思想环境,在全国经济走向复苏的2021年,大天津交出的是一份怎么的成绩单呢?文化趋俗的恶疾一旦染上,如果再不觉醒和治理,曾经那么辉煌的天津真的会一直作为四大直辖市的老末而存在。
实际上天津是可以作为全国经济重镇的身份存在的,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它一直有着不错的工业基础,天津港也是设施先进、规模宏大的大型港口,完全可以背靠北京河北两个省市,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占据一个区位上的制高点。当然,做好工业、商业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放弃强项——文艺,在文艺产业化的过程中引进已经走样的文化,则是一招错棋。
从北京和河北一些城市去天津过周末的朋友,绝大多数是中高层的文化消费人群,他们到天津去休闲追求的是当年那些失意文化、下野官僚们的文化享受,而不是脚力们喜欢的瞎起哄和荤段子。
北京都混不好,来天津找什么优越感!
都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贬低了半天也不知道你要贬低的东西到底是啥。
因为小民俗人比较多,工业基地工人多的通病,唐山也是一样的,指望重体力劳动者有多高雅,那些高雅都是脱离群众的。
皇城根儿的也来指点码头文化?且不提入乡随俗,就你瞥视大嘴的,不栽就算好事儿[得瑟]
小编你知道了个屁[火箭]
写这个的人明显不明白京津冀中京的地位
为什么要翻身?
好文章,[点赞]
天津的趋俗文化已经无以复加,再加上谄媚,这样下去,永无翻身之日!
作为天津土著,实话实说,天津人才不管你是俗是雅,那跟天津普通人一点关系没有。天津人听相声就是听个乐,除了哈哈一笑、放松一下之外,没有那么多讲究。拿着一个本身就是深深扎根民间的曲艺形式说三道四,您别是个老坦儿吧。你去研究研究当年在天桥听相声的都是些什么人,你去跟他们聊聊什么是俗,什么是雅,看看人家搭理你吗[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