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2024年05月13日版面
董阿朋(左)和同事抓获了一名犯罪嫌疑人。
2023年12月底,胶州市公安局追逃民警赶赴1200多公里之外的西安市,将一名负案在逃34年、隐藏在西安市的在逃人员抓获。这背后,离不开一名自学计算机技术、搭建“追逃模型”的青年刑警的努力:追逃两年以来,他已参与抓获历年在逃人员178名。
最强大脑锁定在逃34年嫌犯
2023年底,西安市一小区门口,居民纷纷在小区门禁前刷脸进入。可是,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却不愿刷脸,一直等在门前,直至其他居民刷脸进入后,他才上前一步拉住铁门,跟随进入。
连续好几天,这名男子都是这样:独自回小区时,他等着别人刷脸开门,自己再跟着进入;有时有一名女子同行,每次都是女子刷脸。男子的奇怪举动被门口的监控记录下,12月9日,被胶州市公安局追逃专案组掌握。“当时,我们在追捕一名潜逃多年的命案在逃人员,线索显示他可能躲藏在西安。”负责研判视频的民警董阿朋回忆,他初步判断这名男子有问题。
民警根据线索来到小区物业,调取门禁系统资料,未发现这名男子的照片。民警在小区布控,将这名男子控制住。经过盘问,民警确定他就是胶州警方追查了34年的命案在逃人员龙某。
董阿朋,胶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五中队副指导员,从警15年来一直奋战在刑侦一线。正是凭着董阿朋对追逃工作的执着与坚持,一个又一个在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
刑警自学技术搭建追逃模型
在董阿朋眼里,追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实现警察梦想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头脑灵活的董阿朋捕捉到了“机遇”,他决心把追逃工作逐步升级为一项“技术活”。有了这个想法后,董阿朋在业余时间学习Python代码编程、搭建大数据模型,创新性地把“科技战、信息战”积极贯穿于工作当中。
研判是整个刑事侦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董阿朋的“主战场”就在电脑旁边,通过他设计的数据抓取模型,警方掌握的一个电话号码、一张监控图片、一段活动轨迹,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他不断调整自己的数据模型,一套全新的信息化追逃战法逐步成型,并在实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线索获取工作得到了量数级的提升。自2023年4月份该模型正式启用以来,已先后获取追逃线索200余条,成为他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的“杀手锏”。
两年参与抓获178名在逃人员
“在逃人员是动态的,战机稍纵即逝,你获取的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都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复核。所以,无论你在做什么,都必须立即放下赶回单位。”董阿朋介绍,追逃工作的对象是全国的在逃人员,发现线索往往是在外地。正因为如此,在董阿朋眼中,追逃工作没有昼夜之分,也没有周末假日,半夜两三点突然冲出家门是家常便饭。 两年多来,董阿朋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状态,一旦接到线索报警,就立即行动。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办公室里有一个行李箱,里面洗漱用品、换洗衣物一应俱全,一旦需要出差,他就立即出发。
在董阿朋负责追逃研判工作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撰写相关报告300多篇,参与抓获历年在逃人员178名,其中36人潜逃十年以上,还有12人涉及命案。4月29日,胶州市公安局“董阿朋追逃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为公安追逃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贡献力量。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刘海鹏 朱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