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周总理
哨兵因开枪差点引发事故,周恩来曾遇到过两次,甚至其中有一次,子弹差点击中了他。
可在处理这两次事故上,周恩来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不仅仅是严厉,更重要的是,从两次事故处理中,能够看到周恩来对大是大非清醒的认识,还有对身边人无私的关爱。
一曾任毛主席警卫员的高富有,就谈到过一件往事。
1947年9月,中共中央驻扎在陕北佳县阎家峁期间,中央警卫团补充过一批新战士。
据高富有回忆,这批新战士大多数都是从老解放区选拔而来,各个身经百战,而且思想素质也高,被选到中央警卫团工作后,每个人的工作热情都很高,而且工作上也确实很突出,让他们这批老战士也都很钦佩。
不过,这批战士毕竟是新补充到警卫团,虽然工作的热情很高,但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岗位,毕竟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正如高富有说的那样:
“新战士变得像老战士一样成熟、稳重、处事不慌,还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磨练和考验。”
果然,事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
一天凌晨两三点,高富有照例巡查完最后一班岗哨,刚回到住处和衣躺下,就被人叫醒,高富有抬头一看,见是周副主席的哨兵,心里也吃了一惊,忙问出了什么事。
那名哨兵带着哭腔说了一句:
“连长,周副主席让你马上去一趟。”
高富有大感诧异,随口问道:
“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哨兵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高富有一听,心中暗道不好。
图|1947年毛主席率党中央转战陕北
原来就在他刚躺下那会儿,哨兵正在执勤,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啪、啪、啪”三声枪响,周恩来听到外面动静以后,当即跑出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哨兵说不清楚,周恩来就让他叫来了值班的班长,结果两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周恩来就吩咐把高富有找来。
高富有一听,脑袋瞬间就炸裂了,在党中央周围发生枪击事件,不能算是一件小事。
几乎是一瞬间,高富有立即拿定主意,他嘱咐哨兵回去继续执勤,然后到了值班室拿起电话打给总机,请求总机协助调查这件事。并给团部、连队、执勤的哨位都打了电话询问情况。
就在高富有整理着装的时候,总机回过来电话:
“高连长,情况查明,是三连一名新兵,执勤时发现树后草丛中有飒飒的响声,急呼口令,未答,又似乎感到有个黑影晃动,误以为敌人偷袭,随即开枪,还好未伤及人,估计草丛中是只狗。”
高富有弄清楚事情原委后,立马到周恩来住处告知情况。
图|转战陕北途中(左一为周恩来)
不过很显然,这件不寻常的小事还是引起了周恩来的重视。
“新兵同志胆子太小,连是人还是狗都没搞清楚,就随便开枪,这样怎么能行!假如是人,是个哑巴呢?人命关天呀,打死可是要偿命的!”
周恩来对新兵盲目开枪的举动很不满意。
“听到枪声,你们一不报告,二不采取有效措施,门里、门外的哨兵都不当回事;带班的人也不管,这样不负责任的警卫怎么能行!”
面对周副主席的批评,高富有显然也很委屈,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他们连队,按说没有连带责任,但时隔多年后,让高富有依然耿耿于怀的是,他在当时不顾场合,竟然辩解了几句。
周恩来自然不满意高富有的辩解,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
“噢,不归你管归谁管?难道警卫工作的负责人,明明听到枪声,不应该提高警惕,马上调查了解情况吗?如果真有一天,警卫工作出了问题,我究竟该找谁,应由谁负责?你们就是这样分工的吗?明天召开警卫工作会,好好研究一下,今后的工作究竟应如何做好!”
周恩来把高富有批评了一顿后,又让他将将汪东兴找来。
图|1947年7月毛主席随转战的机要人员在靖边县小河村合影
第二天下午,周恩来便召集司令部有关单位,警卫、保卫部门、警备团开警卫安全责任会议。
在会上,周恩来阐明了形势的危险性,针对警卫部门出现的麻痹情绪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这也是周恩来第一次就警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大发雷霆。
二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率党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一直到3月25日下午,一行人到清华园火车站下车,步入颐和园益寿堂休息。
尽管毛主席一行人路上十分安全,但进入北平并不代表着绝对的安全,警卫战士们的神经更是一刻也不敢放松。虽然北平已经解放了近两个月,但在暗处依然还有不少潜伏的特务组织伺机破坏,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警惕是很有必要的。
事实上,早在毛主席决定率党中央迁往北平时,李克农就建议暂时住在香山双清别墅。
图|李克农
在毛主席来之前,李克农就派了警卫日夜守候在双清别墅,特别是毛主席的卧室,在毛主席入住双清别墅的当晚,李克农亲自带着战士们在双清别墅检查,不料却发现,在预备给毛主席居住的房间一角,发现了一枚炸弹。
按理来讲,双清别墅有哨兵日夜看守,理论上不会给敌特有任何接近的可能,但这枚炸弹却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李克农也惊出一身冷汗,立马下令对双清别墅进行了一番地毯式的搜查,确定没有安全隐患后,才安排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入住。
即便是以李克农之能,这桩案子后来一直没侦破,一直到一名潜伏的国民党特务被俘后,据他交待,香山上有个老尼姑是特务,炸弹就是她安放的,可在如此戒备森严的情况下,这个老尼姑是如何穿过重重守卫,还在毛主席住的卧室安放炸弹,则始终没有揭秘。
李克农也始终为此事愧疚。
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的安全事关国家大事,每一名警卫都是绷紧了神经,可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紧张的情绪下,后来又出了件意外事故。
在党中央决定迁到北平之前,中央警卫团就按照上级指示进行了一次扩编。
中央警卫团扩编的理由也很简单,毕竟依靠原来的人手与力量,想要保卫党中央毛主席进北平难度很大。
图|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装甲部队
1948年5月4日,警卫团在平山县东黄泥村开会,决定警卫团在原来三个营的基础上扩编第四营,并且要求团直属的骑兵连、机枪连、宣传连不动,从其他部队抽调部分人员组成炮兵连、机炮连,这样一来,警卫团从原来编制上增加了一个营、两个团直属连。
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与李克农也先后做了讲话,提醒警卫团的干部战士做好警卫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
警卫团的领导也在日常过程中,多次提醒战士们:
“这里是前方的前方,战场的战场。我们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就是睡觉时也要睁着一只眼睛。”
不仅如此,警卫团还同时规定: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值岗时一律上红子(子弹上膛)。”
不过,也因为过分的渲染紧张的气氛和情绪,使得许多干部战士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哪怕是睡觉休息时,也一刻也不敢放松,时间一长,自然容易出事。
一天晚上,周恩来刚看完文件,正坐在床边洗脚,突然传来“砰”的一声枪响,子弹穿过窗户从周恩来的头顶飞过,打到了房顶上。
这一瞬间,本就神经紧绷的警卫班听到动静后,立马出动,见值班的小张傻愣愣的站在周恩来房门外,盯着手中的驳壳枪,不由分说,上去就把人摁住,并没收了他的驳壳枪。警卫连连长何有兴也立马带着人赶到了现场。
一看见连长,小张像见到了亲人似的,悔恨的蹲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起来。
在当时的环境下,小张的行为无疑很是危险。
周恩来、邓颖超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走出屋子,他一看蹲在地上哭的小张,哪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几乎就是在一瞬间,周恩来把蹲在地上的小张扶了起来,并安慰他:
“好了,好了,不要哭了,这里没事了。”
紧跟着,周恩来又回过头嘱咐大伙:
“今天我们就当做是一次实战演习,大家都累了,回去休息吧。”
图|周恩来与邓颖超合影
就在大家都离开的时候,周恩来叫住了何有兴,并叮嘱他:
“不要过重地批评小张,他出了事故,够难过了,回去要多做安慰工作。这一点,也告诉同志们。”
显然,周恩来并没有打算深究这件事。
只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何有兴也不大可能瞒得住,思来想去,他还是找到了刘辉山,把事情详细的经过说了一遍。刘辉山(开国少将)是警卫团的团长,也觉得兹事体大,立马去找了古远兴(时任中央警卫团参谋长),并吩咐他:
“何有兴报告,在周副主席门前的哨兵枪走火了,没有伤到人,你到周副主席那里去解决一下。”
古远兴到了周恩来住处,先是到了警卫班,一连问了几遍:
“到底出了什么事?”
可闯祸的小张受了惊吓,只是蹲坐在地上痛哭,一个字也说不出。
古远兴这下也没辙了,只好带着何有兴一起到了周副主席住处,一进屋子,古远兴很明显的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以往周副主席对他们身边的这些人都很和蔼,也很热心,一进门就招呼人坐下,可这一次,周副主席只是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脸上神色阴沉,半晌没有开口。
图|古远兴
周恩来严肃的神情,是古远兴之前从来也没有见过的,这让一贯镇定的他,脑门上也不由自主的沁出冷汗来。
“怎么?你们是为枪支走火的事情来的吧?”
还是邓颖超从外面走进来,打破了屋子里的沉寂。
古远兴从邓大姐的口中,才详细的听了事情的经过。
“好险啊,恩来同志刚看完文件准备休息,他坐在那里洗脚,就听到砰的一声枪响,子弹穿过窗户从他头上飞过打到了房顶上。”
饶是以古远兴的镇定,听了整件事情的经过,也不由得吓了一跳。
“这件事情我们一定严肃处理。”
古远兴转头看了一眼周副主席,
“怎么严肃处理?”周恩来抬起头,一脸严肃的望着他质问道:
“我看不能光从战士身上找原因,更要从你们干部身上找原因。”
图|毛主席在香山双清别墅接见柳亚子
古远兴额头上的汗流了下来,他忍不住用手擦了擦,一听周副主席教育,连忙拿出笔记本记录。
“现在的形势没有那么坏嘛,你们搞得那么紧张干什么?他们都是人,又不是机器,他们休息不好,不出问题才怪呢。现在形势发展很快,全国的解放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以后你们的警卫工作怎么搞,也要考虑一下啦。不能再用从前那样的方式来搞啦,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你们也要改变。警卫工作怎么搞好,你们要搞个东西出来,要让部队的干部、战士都知道怎样做,这样才能做好警卫工作。”
谈到最后,周恩来要求警卫团,不要给小张处分,更不要调动工作,要他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就可以了。
古远兴走出来后,回到了团部,立马把周副主席的话告诉了团长刘辉山。整件事情确实让他心有余悸,他告诉刘辉山:
“我从长征到现在,从没有见过他发这么大脾气。”
刘辉山也摇摇头:
“他能不生气吗?他这一生经历了那么多危险,都没有被敌人搞掉,却差点倒在了咱们哨兵枪下。老古啊,你想一想,这件事情确实很严重呀,咱们要开个会研究一下。”
事后团领导组织开了一次会,并深刻的反思了自身工作中的不足。
三针对这两件事,周总理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确实与当时环境有关。
第一次三连新兵冒失开枪一事,是发生在毛主席率领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那时胡宗南大军就跟在屁股后面,中央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在周围没有部队的情况下,哨兵警卫就是第一道防线。对于警卫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周总理自然是需要小心应对。
第二次哨兵枪支走火,如果细细追究,性质更加恶劣,也更危险,好在当时子弹是擦着周总理头顶飞过去了,如果一个失误,其实后果不堪设想。
可周总理在这件事中选择了轻描淡写的处理,是因为当时全国解放在即,党中央也即将迁往北平,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自然不需要警卫战士们再把神经绷得紧紧的。
不过,话虽如此,周总理在处理整件事中,依然有他的重点,他选择原谅小战士的疏忽,批评了警卫工作中因循守旧,不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调整工作模式的行为。
从毛主席率党中央进入北平到开国大典这段时间,周总理日常工作虽然很繁忙,却依然抽出时间来检查警卫工作的布置,因为新政协召开以及开国大典在即,任何可能细微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严峻的后果。
当时,宋庆龄乘火车从上海到北平后,住在了什刹海,考虑到敌特可能的行动,周恩来专门派了一个警卫班的兵力负责她的安全,还在宋庆龄身边安排了哨兵贴身保护。
图|当年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居住的香山来青轩
宋庆龄一开始很不理解,还找周恩来“告状”:
“我到哪里哨兵就到哪里,是不是在监视我。”
周恩来马上解释了前因后果,宋庆龄这才恍然大悟。
因为宋庆龄身份地位,她到北平后的日常活动特别多,因此派驻在她身边的哨兵也很忙碌,宋庆龄理解这些执勤战士的不容易,每次出门都会给他们带食物,送书本,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让许多哨兵十分感动。
无独有偶,张治中最初也对安排在自己身边的警卫表示不满,但他一开始没说,一直到开国大典前,周恩来去探望他,张治中这才支支吾吾的说:
“你们是不是不信任我。”
张治中之前是国民政府和谈代表团团长,因为身份的不同,让他心里有很大包袱,周恩来安慰了他,并仔细解释了安排警卫的缘由,张治中这才放下了包袱,他也如宋庆龄一般,每次出门都带礼物给哨兵警卫,几乎把哨兵、警卫当做自己子侄一辈儿疼爱。
也正是因为周恩来认真负责的态度,警卫在后来工作中,果然侦破了数起敌特企图破坏、刺杀的案件。
图|开国大典前,毛主席同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
在开国大典前,针对警卫问题,尽管中央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但周恩来依然不放心。
1949年10月1日凌晨5时,纠察总队一大队队长吕展奉令向周恩来汇报警卫安排情况。
当时,纠察总队一大队之前奉令执行新政协会议的警卫工作,在任务完成后,又接到任务负责警卫开国大典期间的天安门广场,本已经万无一失,但周总理见到吕展后,并没有听他汇报,而是主动提出:
“我们到现场去看一下。”
周恩来沿着警卫路线,仔细的查看,凡是毛主席要经过或者停留的地方,都要询问情况,还专门到供毛主席休息的大厅里去看了看,并在沙发上坐了坐,确保没有安全问题。
对开国大典当天任何可能出现的状况,周恩来都做了细致的安排。
周总理这份举重若轻的的心态,才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人民的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