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根大葱也被诱导分期?互联网平台为啥抓住网贷不肯放?

海凡资本 2024-08-16 16:51:27

海闻社讯 你有没有发现,在刷手机的时候,经常能刷到“借钱”、“分期”、“月付”,点一点,你就很容易陷入网贷。“在网上买根葱都要我开通贷款”、“买份早饭被分了36期支付”、“互联网企业的尽头是放贷”,这类话题曾长时间“霸占”热搜榜,引发质疑。有网友称,别人的高科技是促进社会进步的,而我们的高科技是网贷,是各种各样的套路。

天下苦网贷久矣,不知不觉中,很多人的征信上充满了查询记录和网贷记录,买根葱都要开通网贷,这着实有点黑色幽默。8月12日,天津金融监管局发布了防范贷款“套路”行为的风险提示。该局明确指出,贷款不当营销“套路”侵害公平交易权,“一些网络平台基于自身大数据资源优势,分析和滥用消费者行为数据,引导甚至操纵消费者需求。这种利用优势信息地位不当诱导借贷行为,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公平交易权。”

天津监管部门的发声,是年内首次有地方监管部门提到互联网平台的“套路”,引发舆论关注。

天津金融监管局明确指出,互联网界面设置暗藏“套路”侵害自主选择权。当前,通过互联网购买金融产品、使用金融服务已十分普遍。部分放款方在互联网页面暗藏各种“套路”,给自主选择设置障碍,一些使用智能设备不熟悉的老年消费群体、金融产品风险定价不敏感以及缺乏理性消费观念的消费群体更容易被“套路”。例如,在购物、社交、游戏等互联网场景中,借贷产品广告泛滥,平台直接提供贷款服务或为贷款业务引流以完成流量变现,并在产品展示或支付等环节诱导优先使用消费信贷。此外,还有平台以默认勾选、强制勾选等方式捆绑搭售,强制要求购买非必要的产品或服务。

为什么互联网平台都在大力发展网贷,甚至不洗“套路”用户?最大的原因是,利益驱使。金融行业,尤其是网贷业务,往往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通过提供贷款服务,平台可以获取利息收入,这是其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这是增加收入来源、实现多元化盈利的重要途径。网贷业务有助于平台将大量用户转化为潜在的借款用户,从而增加资金流动性。这种资金流动性的提升,有助于平台更好地运用资金,进行其他投资或业务拓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于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网贷作为一种在线借款方式,能够满足消费者在紧急情况下对资金支持的快速需求。一般来说,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有较高要求,而网贷平台则能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降低借款门槛,为更多信用状况一般或收入较低的人群提供借款服务。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吸引用户、提高市场份额,平台也在不断“创新”,推出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网贷业务。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增强用户粘性,提高用户留存率。

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网贷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风险等级,提高贷款审批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贷后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降低不良贷款率。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网贷业务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例如,智能风控系统、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网贷业务的安全性和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消费者来说,网贷往往意味着高息。别看不少网贷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最低日息万分之二”“年利率6%起”“年化7.2%起”,你只盯着6%,却忽略了那个小小的“起”字,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稀里糊涂借了钱,等还款的时候才发现账单里有不少之前完全没留意的费用,实际费用甚至接近或超过年化36%的红线。

黑猫投诉平台上,类似的投诉非常多,有网友称,某APP宣传广告称“1千元借12个月,日费用低至1毛2(年化综合息费率7.2%起)。然而实际息费率都超过了30%,有的甚至接近或者超过36%的红线,而这,已经是行业潜规则。

对互联网平台来说,网贷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信用风险、合规风险等。正如监管所说的,互联网平台也存在大数据滥用的现象,基于平台本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资源优势,不当地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地位,通过算法推荐、个性化广告等方式,引导甚至操纵消费者的需求,使消费者在不自觉中接受并选择了分期贷款等金融服务。部分平台在贷款营销过程中,采用夸大宣传、模糊信息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进行分期贷款。例如,在购物页面设置醒目的贷款广告,或者在支付环节默认或强制勾选分期选项,使消费者在未经充分了解和考虑的情况下就接受了分期贷款。还有的平台可能通过捆绑搭售的方式,将非必要的贷款产品与其他商品或服务一起销售给消费者,增加了消费者的贷款负担。

部分平台在贷款办理过程中,对贷款的真实利率、费用、风险等关键信息提示不明确、不醒目,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了高额的贷款成本。一些平台通过界面设置、流程设计等方式,给消费者的自主选择设置障碍,使得消费者难以做出真正符合自身需求和利益的选择。

买根葱也要贷款引发舆论关注,监管也在行动。四月初,为进一步指导上海属地网络借贷平台规范开展业务,上海市委网信办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召开网络借贷平台分类指导会(2024年第三期)。

“会上,监管要求各家注意展业合规,不要出现类似‘买根葱也能背上网贷’这样的情况。”业内人士介绍道。

今年以来,各地监管部门也纷纷发出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防范“套路贷”等。

海闻君觉得,金融创新没错,但是诱导分期诱导借贷就有点太夸张了,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平台的贷款营销行为;同时,也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