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得罪了士族,又无益于寒门,曹丕推出九品中正制的动机何在?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7-25 09:14:33

九品中正制,从推出之初就饱受争议。

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下令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有人认为这是曹丕试图笼络士族,为其篡汉做准备。

可实际上,士族对曹魏的忠诚度并不高。曹魏通过九品中正制,将人才选拔的权力收归朝廷,一方面夺取地方选拔人才权力,另一方面也让士族“制造”名士干预人才选拔的行为失效。

可以说反倒让一些士族入仕的渠道变窄了。

有人觉得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初衷是“唯才是举”,选择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效力。

但随着制度的推行,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僵化局面,寒门的上升渠道也渐渐被关闭。

这样看来,既得罪了一些士族,又对寒门无益,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的究竟是图啥?其真正动机究竟何在?

让我们不妨从利益的角度着手分析,这项制度究竟是让哪些人获益?又争取到了哪些人的支持?   

我们会发现,真正的获益者是颍川士族。他们吃尽了制度红利,一举成为曹魏时期名闻全国的显赫群体。曹丕之所以能够篡汉,显然离不开他们的大力支持。

由此可见,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对士族的一次洗牌,剔除掉华而不实的名士,让真正有资源、有能力的顶级豪门浮出水面,并重点扶持,从而为其强化集权、增强朝廷实力夯实了基础。

但凡事都有利弊,曹魏的短命也和这项制度离不开关系。

曹魏的班底

“九品中正制”并非曹丕首创,曹操早已开始推行“中正制”。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既然他倡导“唯才是举”,那直接套用秦朝的军功制不就完了吗?

显然秦朝军功制那套是行不通的。因为从东汉后期开始,士族渐渐成为社会主流。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同时还设置营垒,招募私人军队。这样士族豪强就将一方的钱、粮、人都牢牢握在手中,几乎垄断了地方资源。

这种情况下,还能指望就凭过人的实力就能打出一片天地吗?根本就不可能,武力值爆表的吕布殒命于白门楼,就是那帮纯技术流最后的归宿。而刘备就是认清了这个事实,在漂泊半生后,最终争取到了荆州势力合作,才得以进军益州站稳了脚跟。

所以在三国的世界里要想混出头,能力和资源,一个都不能少。

曹操对这一点很清楚,所以他得依靠士族的帮助,否则乱世之中无以立身。

群雄逐鹿,有资源有能力者胜

既然是需要依靠士族的支持,那么汉末的察举制不就够用了嘛,为何还非要搞创新,提出“唯才是举”呢?

因为察举制正日益走向衰弱。

东汉时士人出仕中央的主要渠道为“察举制”,通过察举孝廉、茂才的方式迈进仕路。当时的察举考核看重道德层面,重视士人在家乡的风评,要求被举士人既要有较高的才能,又要明礼仪、知孝悌、有德行。

但察举制的选人权在地方管理者手中,地方长官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好友亲朋,甚至营私舞弊、朋比结党,就成了察举制最大的弊端。

此外,士人们为了做官,便结党交游,相互营造名声,这便是浮华之士。甚至有人公然造假,比如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在父母墓道中守丧20年被地方官举荐,但其在守墓期间生了5个孩子,这算哪门子服丧呢?桓灵年间流行一句童谣:“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而随着地方豪强的坐大,他们更是开始插手,直至将人才选拔渠道垄断。

在这种环境下选拔出的人才,往往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难以胜任地方治理工作。如果是太平光景,这种做法勉强还能够维持。

但到了三国乱世,这种浮华虚伪的选拔方式只会带来残酷的灾难。  

而曹操则遇到了更为棘手的问题。

在汉末战乱中,世家大族为了保命纷纷出逃。比如诸葛亮和他的家族就为了躲避战火,从琅琊一路逃到了襄阳。

等战争过去,这些世家大族再返回家乡,却失去了过去的土地和租客,没有了经济基础,势力和影响力便大不如前。

这些破落户,表面光鲜,拥有着祖上传下来的显赫声名,但已经外强中干。

曹操要想平定北方乃至称霸天下,靠这些虚有其表的士族肯定是不行的。

怎样才能寻找到那些既有资源又有才能的士族子弟呢?

那就势必需要对过去的世家大族进行一轮洗牌,将走下坡路的家族剔除出去,让实力强劲的优质家族脱颖而出。

找到优质士族资源,才能从群雄中脱颖而出

于是九品中正制便应运而生。

这是一种全新的制度,是针对察举制短板的一轮人才洗牌。

察举制中选人权在地方长官手中,容易引起营私舞弊、朋比结党?那九品中正制就通过设立州中正掌控地方选拔,朝廷官员就能将自身影响力扩大到地方。比如东汉时袁绍的家族号称四世三公,但袁氏并没有掌控人才选拔的权力。但有了九品中正制之后,有实力的世家大族便可以通过中正官来干预朝廷人才选拔,从而进一步占据顶端优势,从地方性豪强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华族。

也就是说地方性的士族,将从制度上失去插手人才选拔的机会。而那些虽然在朝廷有些影响但实力不强的家族,也会在和其他家族的竞争中渐渐失去优势。

这两类士族群体,将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推行,被逐步边缘化。

但是这些群体自然是不乐意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交游结党形成所谓“浮华”的名士圈子,点评天下人才,试图制造社会舆论来左右朝廷对人才的选拔。

对这种恶意刷好评的行为,曹操自然不能姑息。

曹操对许劭一类的民间点评大师亮出了屠刀,迫使其四散而走不再扎堆,并且为此不惜杀掉了讥讽反对自己名士边让。而在杀孔融时,所定罪状中有一条就是孔融和祢衡商业互吹,祢衡称孔融“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颜回复生”。对这类“浮华交会之徒”,曹操是极力打击。 

这样评定人才的权力,也全被曹操集中到朝廷手上。 

从此实力不强的豪强,被洗牌出局,并被彻底锁死了上升空间。

士族迎来一轮竞争

那些真正强势的大族,开始快速起飞,成为显赫的超级豪门。

比如以司马炎的定品为例。一开始中正官自然给其定了极高的品级。但按惯例,给司马炎定级的同时,还需要另外有人和他定同样的品级,以示公平。但找到和司马炎一样的人才可不容易,为此先后有十二个郡的中正一起合议,最终选出九卿的郑袤的儿子郑默和司马炎同品。为此司马昭还特地为此事写信感谢郑袤。可见当时地方人才选拔已经被豪门所把持。

但这些超级豪门的子弟,才是曹操、曹丕需要考虑重用的人选。

众所周知,曹魏的建立离不开一股势力的鼎力协助,那便是颍川大族。

从东汉开始,颍川人士就在朝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桓帝、汉灵帝时期,李膺、杜密等不畏强权,让颍川士族闻名于天下。

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都,更是在以荀攸、郭嘉、荀彧等为代表的颍川士人群体的辅佐下得以平定北方。

毫无疑问,曹丕若想篡汉称帝,就必须重点搞定颍川大族及其他超级豪门。

而九品中正制的提出者陈群,恰恰就是颍川人陈群。

那么曹丕真正想笼络哪些人,就十分清楚了。

倡导者陈群

虽然曹操曹丕通过九品中正制优中选优,选拔并笼络了以颍川大族为首的超级豪门。但这也为曹魏的短命埋下了伏笔。

为何如此呢?

首先,来源单一造成人才衰落

从曹魏开始,颍川人才除了陈氏、荀氏、钟氏、杜氏、枣氏、褚氏等大族之外,很少再有其他姓氏的人才出现。

过去颍川士族通过奋斗崛起,比如颍川陈氏,在汉末还只是并不太起眼的寒族,到陈寔之孙陈群时已经成为名门望族。这类情形此后再难以出现。

也就是说,九品中正制造成颍川地区世族之外人才难以发展,这等于逐步缩小了人才选拔的渠道,最终导致颍川地区人才的衰落。

其次,豪门的堕落腐化

颍川士族得以发达,是依靠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儒家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些优秀品质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但自从抱团后,他们开始进行各种投机和钻营,过去的优秀品质他们弃之如敝屣,这就导致他们不断腐化堕落,直至成为空有其表的豪门。 

最后,尾大不掉,对朝廷形成威胁

颍川世族为了维持利益选择抱团,他们在姻亲上构筑亲缘关系,在朝堂上也形成抱团、提携和帮助的关系,彼此表现为一体,几乎形成了闭环。

虽然暂时维持了表面繁荣,但也造成了深层次的负面影响。比如司马懿就是被荀彧所举荐,并通过颍川士族错综复杂的关系,最终逐步掌控了曹魏的核心权力。

曹魏的士族,经过野蛮生长,通过筛选洗牌,实现强强联合,造就了顶级豪门,但这一切过后,仍旧摆脱不了“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结局。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九品中正制在充分发挥了革新作用后,又无奈地被科举制所替代。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