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嘴。
2024年最后一天,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和总裁莫斌在新年致辞中表示:
2024 全年碧桂园已累计交付房屋约38万套,近两年累计交付近100万套房屋交付量位居行业前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房企极度热衷排名,之前热衷于销售业绩排名,买地排名,如今连“交楼”这种本分的事情,也要拿出来说“交付量位居行业前列。”
2024年3月份,碧桂园官微曾官宣,在这一年要交付超过48万套房子,2025年的新年致辞:交付了38万套。
差了10万套,也意味着10万个家庭必须接受这个逾期的命运。
上个月,沪深交易所决定对碧桂园及其董事会主席杨惠妍、总裁莫斌、财务负责人伍碧君等人进行自律监管,并予以通报批评。
理由是未按照规定披露2023年的年度报告。
刚刚公布的2024年房企销售排行榜单中,碧桂园销售额605亿,对比2023年的销售额,零头都没够着。
回想起2024年年初,杨惠妍在碧桂园经营会议上信誓旦旦表示:2024年,碧桂园的核心三项工作是: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
忙了一整年,信用越保越低、交付没保成,经营也是保了个寂寞。
在2024年的倒数第二天,碧桂园发了一份公告,出售长鑫科技约1.56的股本权益,作价20亿。
20亿,对于负债万亿的碧桂园来说,实属杯水车薪。
2021年,碧桂园尚且还有268亿元的净利润,2022年净亏60.52亿元。2023年中报暴雷,巨亏489.3亿元。
此后,碧桂园再未披露财报,而是一再发公告延迟披露财报。
2023年年报?2024年中报?
还有25天,碧桂园将迎来2025年的第一个大坎。
2024年的4月2日,碧桂园停牌,6月6日,清盘呈请聆讯延期7月29日,又延迟至2025年的1月28日。
去年10月底,碧桂园向部分债权人提交了境外债重组方案的初步条款,方案细节至今未公布。
25天后,香港高院的审理结果将决定碧桂园会不会进入最终清盘结局。
12月31日,碧桂园公告,核数师正在审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在实际可行情况下尽快刊发2023年度业绩及年度报告、2024年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
根据相关上市规则,联交所可将已连续暂停买卖18个月的证券除牌。对碧桂园而言,这一期限将于2025年10月1日届满。
也就是说,最晚2025年10月1日23:59之前,碧桂园还没发的2023年报、2024年半年报都要公开。
做审计和税务的朋友告诉大嘴,一般的公司,就算优化营收数据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三个月的时间也是足够的。
而事实上,距离碧桂园9月3日更换核数师,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了。
所以,大概率碧桂园的年报早就做完了,只怕发出来就是一个可能比恒大还大的大炸弹,只能秘不发丧了。
年报的推迟,在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境外债重组方案,而重组方案还在进一步商议,也就是谈不拢。
旧债未了,新的债务还在继续增加。
公开消息,碧桂园今年到期的境外债还有7笔,最近一笔到期时间是1月17日,金额7.08亿美元,票息5.125%。
此外还有3月27日到期的2.95马币,5月27日到期的5.16亿美元、7月20日到期的11.561亿泰铢,9月17日到期的4.71亿美元,10月22日到期的9.53亿美元,11月27日到期的5.18亿泰铢。
合计将近28亿美元,就说,国内哪家银行账面有2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内债可以拿卖不动的房子可以拿去抵债,境外债谁要你国内的房子?还不上,就谈展期,展期谈不成,那就只能苦一苦当初的担保银行了。
根据碧桂园自己的说法,自2022年以来已处置难销类资产及盘活沉淀资金回笼超600亿。
万科三季度财报显示,仅今年1-9月,万科甩卖大宗资产收入是467亿。
企业要想保交付、要想恢复信用,要么项目销售能够提供足够的进账,要么,通过甩卖资产割肉回血。
虽然万科这两年被诟病很多,但真卖资产起来,倒也不含糊,而碧桂园呢,磨磨唧唧、在2024年最后两天才卖了20亿的股权。
这是保交付、保信用的态度吗?
都这个时候了,难道真的要上面给你一鞭子才动一下吗?
真要保交付,真要显示自己的担当,就应该大家看的是你卖了多少资产,而不是让大家私下计算你藏了多少资产。
比如你那个碧桂园创投公司,官网显示:已投企业数90家+,IPO企业数量10家+,独角兽企业26家+,家底还是相当殷实的。
既然这个要保、那个要保,那贝壳、菜鸟、紫光、比亚迪半导体的股权,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出售?
撇开销售,不谈甩卖资产,空喊“穷尽一切办法保交付”,那就是在耍流氓。
我们5月份被裁员工的工资和赔偿金都发放到位了!从这点来看还是良心企业,必须点赞![点赞]
看看给供应商的结款就知道了,20万都结不了!
交的是烂尾的半成品算交房吗
武宣碧桂园延期了,封顶一年内部装修一点未做,只有几个工人在做工
顺德企业
哎,碧桂园恐怕盐水都快吊完了,还不见有喘气的样子
交个p的房
改吊茅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