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雄才伟略,追求长生

宗宝聊历史 2023-06-02 13:29:14

刘彻是汉景帝的儿子,史称汉武大帝,此人心机深沉,开创了汉武盛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是出类拔萃的。

汉武雄风,大国崛起。在汉武大帝以前,“文景之治”还算得上是太平盛世,国土面积并不算大,加上常年受到匈奴人的侵扰,所以从刘邦开始,他就采取了“和”字诀,唯唯诺诺的态度。内乱不断,先是诸侯叛乱,接着是吕后和她的亲信专权,最后是窦太后干政。越是恶劣的情况,对一个皇帝来说,就越有可能成为一代君王,而在这方面,汉武帝比其他的历代君王都要优秀。在汉武帝时代,人才荟萃,这就为西汉王朝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他采取了“推恩令”和“削藩”等措施,强化了中央权力。在此基础上,打压外戚,对窦婴进行了反制,以消除其对皇室的潜在危险。在此期间,他曾击败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并以一己之力攻下了大宛国,从而建立起中华的领土。李陵,卫青,霍去病,都是这一代的名将,他们都曾经说过:“冒犯我汉者,虽远必诛!”在此我要说的就是打败了匈奴,他们从一开始的进攻,到后来的骚扰,再到后来的全军覆没。其中缘由,在我看来,根本就是因为没有了文明的传承所以才会一蹶不振。即使是在汉武帝去世之后,匈奴人也没有能够从霍光的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领土,反而被他打得溃不成军。不过,因为太过霸道,在战争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变故,所以他虽然是一个雄主,却并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汉武帝痴迷于权势和力量。他崇尚力量,如果让他知道有人在力量上不把他放在眼里,或者对他造成了什么影响,那么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文化大一统,千秋万载。在文化方面,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他在思想上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终结了“师异道、人异说、百家殊方”的历史格局。这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也为国家的统一和统一打下了坚实的精神根基,从而避免了国家内部的分裂。但董大家却因为两次以天灾为由,向皇帝进言,险些被处死,如果不是董大夫立下了汗马功劳,早就被处死了。塞翁失马怎知非福,董教授终于离开了权力中心,他终于可以安心地度过余生,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写书上,为弘扬儒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穷兵黩武,以求永生。跟在皇帝身边,就像是跟在老虎身边,更别说跟在皇帝身边的人了,大部分人都在为皇帝卖命,很少有人能有好下场。像是主父偃,他发出了“推恩”的命令;像是李陵,他在战乱中被捕;像是将军军卫青;像是董仲舒,他罢黜百家,推崇儒家。皇帝麾下的十四位大臣,最终只有四位落得了好的下场,卫子夫和太子都是因为皇帝的废长立幼而死的,而皇帝之所以会选择卫子夫和太子,你们能猜到是什么人么?当年的刘邦也是这样做的,但最后的结局,谁都心知肚明。其中最倒霉的就是太史公司马迁,他只是为李陵辩解了一下,然后就被皇帝处死了。对于司马迁这种历史上最伟大的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奇耻大辱,所以在《史记》中,并没有太多的描述汉武帝的事迹,而是强调了他对鬼魂的崇拜,相信长生不老。为了获得永恒的权势和力量,他开始相信鬼魂,相信他们,这并不是一种信仰,只是一种对权势和力量的渴望。这一部分记录了汉武帝登基40多年以来,对天下万物进行的祭拜。李少君,齐人少翁,栾大,公孙卿,这些所谓的“术者”。虽然他们的手段很低级,漏洞百出,但汉武帝还是相信了他们的话,一心想要得到永生。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觉得汉武帝有多愚蠢,相反,他很固执,他很坚信自己能够得到永恒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他拥有一切,唯一的权利就是永恒。正如当年秦始皇派遣徐福去海上寻仙,求得永生,因为他们没什么追求了,所以才会以永生为唯一的追求。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