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后,教育部高校辅导员专项课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立项中分离开来,在人文社科项目中,教育部专门为辅导员立项,每年设立200余项研究课题,鼓励辅导员申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质量。该项目类别为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课题,原则上每项资助2万元,研究周期为2年。
对此,麦可思研究将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布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结项情况一览表中,项目类别为“高校辅导员研究”(2018年和2019年有部分项目也以“高校辅导员研究”为项目类别结项,本文将属于“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类别的均囊括计算)的情况进行了整理。发现——
☞ 共有205个“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结项情况为同意结项,其中本科有156所院校182个项目同意结项,高职有20所高校23个项目同意结项。
☞ 共有1个项目被批注结项未通过:天津一高校于2023年9月结项情况为结项未通过,原因是无项目负责人为第一署名人的论文。但该项目已于2024年1月结项。
本科:滨州医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结项数最多
共有156所本科院校的182个项目结项情况为同意结项。其中滨州医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结项数最多,均有3个项目结项。需要注意的是,华南理工大学还是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2020~2023年4年来立项最多的本科高校之一,共立项6个。
华南理工大学依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设立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每年资助数十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课题研究。注重提升辅导员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鼓励辅导员开展“组团式”研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从项目批准年份来看,共有108个2020年批准立项的项目同意结项,59个2021年批准立项的项目同意结项,7个2022年批准立项的项目同意结项。
从结项所用时间来看,在立项的第二年就同意结项的有10个项目(以结项时间为准,审核时间为12月,结项时间为1月的,不算在此统计内)。需要注意的是,目前,2023年仅有1个本科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通过结项,并于2024年2月审核,也是从立项到结项历时最短的项目,该项目为2023年滨州医学院的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
滨州医学院2021年就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旨在通过该项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创新工作实践、推广实践成果,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效,构建辅导员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成长模式。同时,每两年举办一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实施辅导员与思政科教师理论研究团队共建计划。
从院校性质来看,共有14所民办院校的“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同意结项。
从省份来看,浙江高校通过结项的数量最多,共有18个项目结项,其次是广东,共有17个通过结项,湖北和广东均有16个项目通过结项。
高职:20所院校23个项目同意结项
高职共有20所院校23个项目结项情况为同意结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项数最多,均为2个。同时,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是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2020~2023年4年来立项最多的高校之一,有3个项目立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4年内均立项了2个项目,目前均已通过结项。
从项目批准年份来看,共有16个2020年批准的项目同意结项,7个2021年批准的项目同意结项。
从结项所用时间来看,在立项的第二年就同意结项的有3个项目(以结项时间为准,审核时间为12月,结项时间为1月的,不算在此统计内)。均为2020年批准立项,2021年11月或12月审核结项。
从省份来看,高职中广东院校结项最多,共结项7个,其次是江苏和山东,均结项4个。
一方面,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力军,肩负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的职责。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要求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责任感、思政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组织、引导、调研等专业能力,并强调辅导员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的建立,提升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推动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在高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中,不可仅限于学生对德育工作队伍的评价,应结合本校德育工作实际,确定评价主体,选取评价维度和相应指标,建立一套量化可测的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引入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当中,有效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另一方面,辅导员开展研究也十分必要。在2017年新修订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中,明确提出“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参加相关学科领域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是高校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之一。
在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必要性上,西华大学校长曾提到,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因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重要使命,必须抓好教学和科研两项重要工作,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提升这支队伍的科研能力也是高校发展的现实需要。此外,提升科研能力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辅导员只有不断做出开创性工作,打造亮点工作,取得亮眼成绩,才能不断强化这支队伍的标杆性作用。
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高校辅导员研究)对辅导员来说是一个利好,不少高校将该专项立项纳入了破格晋升条件。对此,高校或可加强辅导员在课题研究、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针对性培训,为辅导员提供必要的支撑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教育部、各高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