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书法50年,山西农民花8年抄4大名著献礼,专家痛批:感动自己

冉冉阅览世界 2024-12-23 05:22:55

一位挂满勋章的93岁抗美援朝老兵,打车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

就在司机夸赞老人家身体好的时候,老人家一脸的风轻云淡的表示,自己现在使不完的劲儿,即便是已经93岁也还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司机也被老人家的骨子里透出的都是满满的爱国情怀而感动,司机更是大赞,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辛苦付出,也就没有现在幸福的生活。

相对于现在的年轻人,那些经历过苦难和战争的老一辈,似乎更懂得如何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就像山西的张喜才老人,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花费8年时间手抄四大名著作为献礼。

可是他的这一举动却被专家痛批,这又是为何呢?

贫困学生自学书法

书法作为我国几千来传承下来的一种书写形式,它是以文字为载体的线条艺术,作为我国古代的瑰宝一直流传至今。

而现在为了书写便利和方便携带,书法也逐渐没落了,现在只能被当做一种兴趣爱好存在。

可是学习过书法的人都知道,从蘸笔、舔笔到书写无一不透露出高雅,在书写完后闻着浓浓的墨香满满都是成就感。

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需要人沉心静气,这就是为何古代文人墨客肆意挥毫时如此潇洒的一大原因。

可是现在的孩子学习毛笔书法很多是为了培养兴趣,毕竟现在很少有场合和机会能够展示和使用。

可是在上个世纪,学习书法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接触到的。

他们在学校里无论是学习还是写作业用到的都是毛笔,但那个时候能够上学就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农民的孩子几乎没有机会能够接触的到。

出生于山西某个小山村里的张喜才,如今已经年过7旬。

回忆起小时候,他能够记起的就是干不完的农活,那个时候张喜才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进学校上学。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学写字似乎成了张喜才心中的执念,可是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张喜才也没有找到学习的机会。

直到应征入伍去到部队,张喜才才有了学习的机会。

虽然有了学习的机会了,可是那个时候毛笔已经逐渐被钢笔取代了。

张喜才根本没有拿毛笔的机会,而且那个时候根本找不到人教授毛笔字,他只能看着字帖自学书法。

在部队的那段时光,或许是张喜才最“有空”的时候。

在日常的训练之外,张喜才把时间都放在了练习书法上。

一开始他的字实在是惨不忍睹,就连战友都劝他不要瞎练,毕竟毛笔字也不常用还不如把钢笔字练好就行。

而且他们回去以后大概率还是回去当农民,张喜才这样的练习在战友看来完全就是多此一举,毕竟哪家农民都用不到书法,很可能连写字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张喜才的所有努力不被任何人看好,可是他还是将练字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忙碌半生梦想变泡沫

张喜才没有想到,战友的话居然成了真。

从部队退伍后的张喜才,再次回到了家乡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回来以后的张喜才依旧干着繁重的农活,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每当张喜才想要继续练习书法的时候,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耽误了。

那个时候张喜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村里有人办红白事,这个时候他总是被主家请去登记账簿。

可是村里人并不在意张喜才的字写得好不好,毕竟人家的要求,只是能够登记清楚姓名和礼金就好了。

即便如此张喜才还是乐此不疲的干着这份工作,可是除此以外,张喜才的这个才华再也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了。

之后他在家人的要求下,结婚生孩子按部就班的生活着。

每天为了一家老小的口粮不停的奔波着,时间一长,他曾经拿笔写字的手,因为长时间浸泡在农活中也悄悄变了形。

因为自己没有拿笔的机会,他有心培养孩子们学习书法。

可是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去学这种耗时又费力的东西,毕竟那个时候,能填饱肚子能挣钱才是第一要务。

每当张喜才想再次拿起笔写字的时候,他的家人总是把他当做异类。

毕竟在家人看来一个农民最重要的就是把地种好,这样强行改变自己在家人看来实在是太矫情了,人总要学会认命才行。

可是张喜才并不在乎周围人的反对,就像当年在部队时一样,他还是坚持学习书法,他也经常“苛待”自己,只为省点钱能够去买笔墨纸砚。

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也让家人看到了他的决心,可是人总要面对现实,学习写字改变不了家庭状况也不能让家人填饱肚子。

张喜才只能放下自己的执念,继续为一家人的生活奔波忙碌。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张喜才看着女儿出嫁张罗儿子娶妻,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的家中已经有了第三代的人。

张喜才望着镜子中的自己才发现,自己的鬓角已经悄悄染上了白发,额头也已经爬满了皱纹。

自己有心想看看字帖却发现眼睛也已经花了,必须得佩戴上眼睛才能看清。

原来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溜走,而自己放下爱好也已经很多年了。

如今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家中的顶梁柱也从自己换成了儿子,张喜才也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准备。

国庆献礼筹备8年

张喜才是十分典型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孩子,他一直觉得如果不是当初应征入伍自己或许到现在还是个睁眼瞎的文盲。

他十分感谢当初去到部队后,部队给他们开设的文化课程。

张喜才一直在计划着用自己的手和笔为国家做一些事情,计划了很久,决定抄写四大名著。

别说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相信很多人连看都没有看完过这四本书。

在告知家里人这个想法的时候,家里人一度觉得张喜才着魔了。

四大名著到底有多少字谁都不知道,这样抄写不知道要抄到猴年马月去了。

虽然这个愿望看上去无法实现,但是张喜才还是付诸了行动。

本来儿女觉得父亲年纪大了,练练字看看书都无可厚非,但是父亲这样的决定完全是在折磨自己。

可是看到父亲如此认真的决定,儿女们也不再反对。

自那以后,张喜才除了睡觉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用来抄写书籍。

张喜才经常一坐就超过十几个小时,这样他的身体也出现了吃不消的信号。

儿女们经常劝慰父亲慢慢抄写,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可是张喜才根本不愿意停下来。

手腕酸了转一转,脖子酸了揉一揉然后继续斗志昂扬的进行抄写工作。

在抄完《红楼梦》的时候,张喜才的身体就出现了告急。

张喜才女儿为了父亲的身体强行收走了父亲的笔墨纸砚,可是张喜才并不打算放弃,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想要继续抄写。

可是女儿死活都不肯让父亲“糟蹋”自己的身体,张喜才找到孩子们说道:

小的时候想要学写字,没有那个机会也没有那个能力,长大以后他成为了家中的壮劳力,每天都在为一家人奔波忙碌。

如今他终于有机会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了,他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

听完父亲的话,孩子们也不再反对,只是要求父亲按时休息注意自己的身体。

终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以前,张喜才完成了四大名著的抄写。

家人们也将张喜才的故事发到了网上,很多都觉得不可思议,纷纷觉得张喜才十分有毅力。

可是有赞扬就会有批评,很多书法家在得知张喜才的故事后,十分残忍的点评张喜才的字毛病很多,也并不能算得上好的作品。

被专家批张喜才抄写四大名著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只是感动了自己。

这些东西即便作为礼物送给国家,可国家又能拿来干什么呢?

还有人说,张喜才这样大张旗鼓的抄写无非是想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这些批评的言论在张家儿女看来十分的刺眼,父亲日复一日,如此辛苦的抄写在这帮所谓的专家眼中居然成了毫无疑义的事。

但是张喜才在得知专家对自己的点评后,并不生气,而且他还十分大度的劝慰孩子们。

他表示自己的书法本身就是自学成才,在专家眼中不标准不好看也是一定的。

而且自己抄写四大名著为祖国献礼,本身就是自己的一个决定。

自己并没有想过什么现实意义,也没想过国家会因为自己的“辛苦”,就将自己的成果当作什么十分特别的礼物而选择收下了。

而那些专家所谓的没有意义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只要自己觉得有意义就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