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李海婵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8月23日版面图
罗浮山之南、显岗水库旁,湖镇镇凤安围古建筑恢宏壮观,占地3000多平方米,共有108间房屋,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保存完整。
凤安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林氏祖先重建家园用心良苦,寓意“凤凰高飞”;“猎龙”习俗别具一格,寄托着人们对于好兆头、好运气的美好期盼。凤安围不仅有浓郁的客家文化特色,还是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上演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可惜的是,这一民间瑰宝正逐渐“凋零”,最高峰居住着上百人的大院,如今几近空置。“村民都很关注老宅的未来,我们希望它能够被开发,有了开发才能更好地保护。”当地村民对凤安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古屋的保护发展。
凤安围建筑历史悠久
实地走访:“九厅十八井”宛如迷宫 鼎盛时期曾居住上百人从惠州市区出发,驱车一小时便来到位于湖镇镇东风村的凤安围古建筑。远远望去,凤安围恢宏壮观,一旁风水塘满池绿意,四周步道、公园一应俱全,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凤安围是我们村的宝贝,对村民意义重大!”据东风村林屋村民小组组长林新根介绍,这座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规模宏大,由九栋三进两并结构的厅堂式建筑组成;两条纵贯南北的直街和四条东西走向的横巷,将建筑分割成九个方阵,俗称“九厅十八井”,共有房屋一百零八间。
走访当天深入凤安围,可见其中院落相连、曲径通幽、自成一体。如不熟悉道路,走进去宛如进入迷宫。凤安围外观朴素庄重,但在屋脊、祠堂的梁头、门罩等处仍有不少的灰塑、木雕。
“凤安围保留着昔日的面貌,数十年来都没有变过,”村民林炳明今年70岁,自小在凤安围长大。这里承载着他美好的儿时记忆,家家户户相连相通,谁家有点事,全村都来帮忙。高峰时居住数百人,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鞭炮连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陆续迁出,凤安围仅剩下零星几户。虽然颇为冷清,但凤安围依旧保存较好,屹立不倒。“这得益于用材结实,精心设计建造,光是泥瓦匠便倾注了三代人的汗水。”林炳明介绍凤安围时,言语中充满自豪。凤安围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五世祖林梧岡(字太和)始建。在凤安围,随处可见大块麻条石,每块上百斤,铺设在门前屋内小巷、墙基半腰处及大门小门的门框,“你看,连缝隙都是用红糖加石灰或者生铁来填补嵌入,坚不可摧。”
凤安围用料扎实、坚不可摧,缝隙内用生铁嵌入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为防止强盗入侵,林氏族人在修建大门两侧房屋时,房屋比大门要凸出一部分,凸出部分设有枪眼和瞭望孔,如果强盗来攻大门,两侧的族人就可以通过枪眼射击进攻的强盗。
凤安围设有枪眼和瞭望孔,抵御强盗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有价值的古物被毁坏或被盗,其中就有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状元潘世恩为道光二十一年(1841)国学生林登青所题写的“国魁” 古匾,现古匾已不见踪迹。
当地村民对凤安围有着深厚的感情,期盼其能被开发
历史渊源:因“木炭变金”发家 择“两水合金”之地如此宏大精巧的建筑群,背后有一个神奇故事——木炭变乌金。“我们的始祖起源于中原,从中原迁徙福建。清代初期又从福建迁往广东的柏塘、响水一带,故事得从在柏塘居住的林氏第十四世祖说起。”林炳明绘声绘色地向记者讲起数百年流传至今的故事。
那时,林氏第十四世祖生了三个儿子。老三林太和自幼聪敏过人,喜欢做生意,开起了银店。由于他老实憨厚、勤奋好学,又热心助人,愿为人排忧解难,又有很多朋友,银店铺生意越做越红火,名气也逐渐大起来。
有一年的春天,下了好几个月的毛毛细雨,天气寒冷。傍晚,林太和正准备关门收铺,门外突然来了七八个挑担人,他们每人挑着一担木炭,求林太和让他们借宿一晚。老实憨厚的林太和很是同情他们,便同意卖炭人借宿一晚,并吩咐伙计做饭给他们吃,还拿干净衣服给他们换,烧姜汤给他们驱寒。第二天一早,卖炭人求林太和买下他们的炭。林太和见他们可怜,便答应说按原价买下来。
有一天,林太和去石龙赶集,路过一珠宝店,见有人拿着一块黑似炭的石头在过秤,忙跑过去看,了解到这个黑色的石头竟然是乌金,联想到自己家里买的八担“木炭”,会不会也是乌金呢?他心里顿时兴奋起来。次日,他拿了几个黑“炭”去石龙珠宝店一验,果然是乌金,林太和十分兴奋,就将其换成现钱。
积累了财富后,林太和决定另选屋场,重建家园。于是,他从响水河坐船而下,沿岸看到一处风水宝地:两面环水,右有横河水从罗浮山流下,左有响水河流过,两河在显岗汇集流至东莞石龙再流入东江,谓“两水合金”。
林太和果断开始家园建设,首期工程完成后,林太和生得三子,可谓丁财两旺。随着“九厅十八井”的林氏大屋建成,林氏族人声名鹊起,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晓。
此处因背靠高山,远望是一片旷野,寓意凤凰可在此展翅高飞,过上太平安静的生活,因此称为“凤安围”。虽然凤安围是典型客家围村,但其屋顶上建有龙船脊,这是典型的闽南风格。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林氏族人不忘祖先历史,把祖先从闽南迁徙的来历结合起来。
如今,虽然绝大多数村民迁出凤安围,但逢年过节都会回来祭拜。村民们还将节庆活动使用的锣鼓、旗杆等器具统一存放,上面印着一个名字“林太和”。村民自豪地介绍,外乡人或游客看见大鼓上的姓名,感到好奇便会询问。他们期待,能通过这一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林氏先祖及林氏的历史故事,扩大凤安围的知名度。
乡贤纷纷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家乡发展。已是耄耋之年的林玉清,思维清晰,浑身透出的精气神一点也不输年轻人。他自16岁离家,先后辗转多地打拼,最后落地深圳从事房地产行业。2016年,林玉清回乡身体力行投入到建设家乡的行动中。在往后的时间里,他出资出力修建了凤安围门楼、凤安围桥、文化广场、村民中心、音乐喷泉等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音乐喷泉开放当天,吸引了两万多人观看,让东风村一举成名。如今,他为家乡建设已捐资超过3500万元。
非遗瑰宝:“猎龙”“送中秋”别具一格 寄托美好寓意作为凤安围的标志性建筑,祠堂香火旺盛、干净整洁,可见村民精心维护、保存良好。记者看到,祠堂门匾、梁上雕栏虽残缺不全,但仍能从建筑纹路样式中,窥见几分当年的壮阔。
祠堂墙上,还张贴着一排排“添丁之喜”的鲜艳红纸。林炳明介绍说,这是村内延续百年的习俗,保持这项习俗一是与村内众人分享添丁喜事;二是不忘先祖、事事挂念。
凤安围保留着完整的客家传统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七是点灯日,开展买灯、上灯、结灯和“猎龙”等活动。其中,“猎龙”颇为独特热闹。当晚,凤安围的大鼓“咚咚”擂响,爆竹“噼啪”响,全村人都把家门打开,门开得越大越好,迎接好运的到来。晚上8时半,全村男丁敲锣打鼓放鞭炮,沿着祖先曾经走过的那条山路“龙脉”走一圈,把“龙”赶回家,祈求风调雨顺、百子千孙。村民们还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大笼粄”糕点,分享喜悦。
敲凤安围大鼓也十分隆重、喜庆。大鼓由4位壮汉抬大鼓,一人站在鼓前擂大鼓指挥,下面是林氏各家的人敲小锣,村里许多男子都参加。敲大鼓时,鼓声、锣声、鞭炮声、掌声与人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气势磅礴,场面震撼。据悉,凤安围大鼓相传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凤安围大鼓高1.7米,鼓面直径约1米,外表呈桐油颜色,鼓腰间箍一捆篾青条圈,当地有一个百年历史的凤安围大鼓,用整块牛皮制作的,鼓皮上还能看到一些细细的毛孔。
除了“猎龙”,当地的中秋习俗也很特别,与其他地方不同。凤安围嫁进来的媳妇在八月十五日期间要为娘家人“送中秋”。“送中秋”的时间十分讲究。出嫁女在八月初一至十五期间,一定要送完“中秋”,即中秋节期间要到娘家去送月饼或者水果等礼物。送礼时间不能在农历八月以前,一定要到了八月初一以后才行。如果“送中秋”者未生过小孩,娘家人要买一对灯笼给她带回婆家,把灯笼挂在门上,意指明年要生小孩;如果是生了孩子的,娘家人也要买一对灯笼送给女儿带回给小孩玩。
【文脉走访】
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亟待活化利用“这就是以前的政府旧址,现在已少人知道那段历史了。”在凤安围外,伫立着一座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引人关注。近日,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走进旧址,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
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
据村民介绍,这座麻石青砖建筑共有9间平房,面积为300平方米,因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房屋局部残缺,呈现出荒凉景象,只能在外围观望,实感可惜。
很难想象,这个地方一度是罗浮地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时间回到1945年7月7日,博罗县各界群众在长宁坪埔岭举行庆祝中共诞生24周年和抗战8周年纪念暨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宣誓就职典礼大会后,在凤安围设立博罗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是原东纵第五支队政治处主任韩继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凤安围群众参加抗日民主政府组织的生产自救、开展减租减息和退租退息运动,积极参加民兵组织,维护治安,保护人民安全,打击日伪及反动势力,健全和建立农抗会、妇抗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东江纵队领导机关撤离罗浮山后,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于1946年6月间从凤安围撤出,疏散隐蔽转入地下活动。2008年,凤安围被评为革命老区,并设立一座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碑座长1.3米、宽0.9米、碑高2.6米,碑身为花岗岩打磨而成。
“这里已经很荒废了,需要人气来维护,而不是只能静静等待着自然破坏。”村民们对旧址现状深感遗憾,也希望能重现原貌,将之打造成红色景点,不忘过往岁月、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