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在人际关系里面,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在《新华词典》里面,专门对权威的概念进行过介绍,它是指对权力的一种服从和支持。人们对权力安排的服从可能有被迫的成分,但是对权威的安排服从,则属于认同。
这句话背后会透露什么意思呢?会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压迫”。这种压迫,不是心甘情愿去做的,有可能会碍于环境、利益等方面的因素而被迫做出的从众行为。
这种情况现实太多了,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频繁出现。
例如你在单位加班,领导跟大家通知,最近三个月有个项目,大家不得休息,必须全程加班,周末不准回家。
你听到消息,一定会感到愤怒,不会同意领导的意见。
但是碍于领导是BOSS,你的老大,跟你发工资的人。要是你说“反对”,人家一生气把你开除了,你就没有饭吃。
为了生活稳定,于是对于领导说三个月加班的决策,你也只能服从,畏惧权威之下所做出的违背内心感受的决定。
第二个方面,是讨好。如果说权威会存在压迫,具有强烈的剥削和控制属性,那么讨好就是其应对的态度。有的人感到权威压力,为了缓解内心苦闷的情绪,就会用讨好的策略来面对他人。
领导骂我,要开除我,我没饭吃了,那我就去讨好他吧,让他心情高兴一点,不要开除我;
老婆生气了,要跟我离婚,我很爱她,不能没有她。那我就去迎合她的感受,她舒服了就不会离开我了;
权威之下,大概率会存在讨好行为,这是无法避免的。
因为人会存在恐惧,害怕未来不好的结果,为了避免事情的恶化,就会做出这番举动。认同的背后,也未必全是信任和心甘情愿,会存在对于现状的无可奈何。
既然如此,那畏惧权威,面对比自己厉害的人会刻意回避,这就比较好理解了。有的人他会意识到权威存在的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权威属性,有人对我压迫,居高临下用不良的态度来对付我,那我该怎么办呢?
讨好吧,不可能,太压抑感受了,有点违心主义,与内心真实感受相悖,做不出这样的行为;反抗吧,也不行,情绪激烈之下闹得太僵,场面不好意思,到时影响自己利益怎么办?
于是“中庸之道”就出现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回避行为就此出现。
我讨厌你,看不惯你,又不想待在你身边,怎么办呢?我就回避。老子眼不见心不烦,总可以了吧?
你对我下命令,对不起,我会当耳边风,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管你怎么说的,就是不完全服从你;
你要剥削我,很遗憾,我不会完全按照你的态度做事。看在钱的分子上,我会和你打太极,虚与委蛇的态度来面对你;
我的回避,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得被你的权威压迫所造成伤害。
这种刻意的回避,它不是心理异常,也不是心理紊乱造成的结果,而是良性的保护机制,来让自己不受侵犯。
人是这样的,外界有攻击性,那么内在为了保护必然就会做出合理地对应,回避正好就是处理这些事情最好的态度。
反正我对你不冷不热,你比我厉害,总是压迫我,我也不会搭理你。忙完自己的事,该保持距离会保持距离,你的权威我压根就看不上。
从现实和保护的角度来说,我还是蛮赞同人畏惧权威,刻意回避的行为,某些方面来讲他并无好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然而事情有利就有弊,心理学有趣的就在这里。为了保护自己回避是好事,但如果回避的背后,其核心特征是“怕麻烦,不敢反抗”,这也不好。
人面对关系冲突还有问题时,必要时还是得强硬,保持稳定的边界感。有人侵犯我了,我就得拒绝,一副强硬的态度怼回去。
尤其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时,人应该要鼓足勇气去进行抵抗,面对他人的压迫。保持边界,还有不怕人际关系冲突的态度,也是人良好心理特征的表现。
害怕解决不了问题,鼓起勇气面对才能自我成长,每个人也需要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