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耀眼才女到苍老离别,凌叔华回到史家胡同的心酸历程

梧桐说历史 2024-12-14 14:22:09

有人说,为什么人临终前总是想回到故乡?这是不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寄托?今天,我要讲的,就是一位著名作家凌叔华,在她生命最后时刻,回到北京的故居史家胡同24号,完成了一场感人至深的告别。

1990年5月的某一天,北京的史家胡同24号小院里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当时这里是史家胡同小学的校园,一个接近九十岁的老人,被家人抬着担架回到她小时候的家。这个老人就是凌叔华,她被誉为“第一个征服欧洲的中国女作家”。

尽管她的作品在国内不如在国外那么有影响力,但凌叔华的生平还是非常值得一说的。她在1953年出版了自传小说《古韵》,成为了欧洲文学界瞩目的焦点。然而在国内,她的文学地位并不高,这可能和她的丈夫陈西滢被鲁迅批评过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她的情感生活过于复杂,被人们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凌叔华出生在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她的父亲是直隶布政使,一家人住在一个大宅子里,有许多套院和房子。她的正门开在干面胡同,占据了大片房产。这样显赫的家庭背景,也为她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社交平台。

在燕京大学,凌叔华不仅学习古典文学,还学习英文,接受了当时著名学者辜鸿铭的教育。她的才华和美貌,使她成为校园里备受瞩目的存在。她在燕京大学期间,还结识了徐志摩和陈西滢,并最终和陈西滢结为夫妇。

不过,鲁迅在杂文《新的蔷》里曾讽刺陈西滢“找到了有钱的女人做老婆”,可见他们的婚姻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凌叔华的婚姻生活并不简单,但她在文学创作上却有着不凡的成就。

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天,她在家人的陪伴下,躺在担架上被抬着走过北海,看着蓝天白云下的白塔,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她急切地想再去史家胡同24号,那里是她童年的乐园,是她青春的回忆。

她回到了史家胡同24号,完成了与故居的告别。这个画面被拍照定格下来:鲜花般天真的小学生们围绕着苍白虚弱的老人,胸前放着一束鲜花。这样的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残酷。

凌叔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争议。她作为一个富家女,在那个革命的年代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她的才华和成就,不容忽视。她的作品《古韵》与另一位民国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对比鲜明,前者如同富贵花在清贫的古城中绽放,后者则是平民社会的真实写照。她的故居史家胡同24号,曾经是“小姐的大书房”,一个文化名流云集的沙龙。这里不仅是她的家,更是她青春和梦想的象征。凌叔华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也留下了最深的记忆。

凌叔华用她最后的力量,完成了与故乡的告别。这段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凌叔华这个人物的传奇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流逝。每个人都有自己珍视的地方和记忆,或许在临终前,回到曾经温暖自己的地方,是每个人内心最深的渴望。凌叔华用她最后的力量,完成了与故乡的告别,让人动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