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零一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10-17 02:01:35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一百零一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二章 "探析苏轼与黄庭坚:文人书法中的艺术意蕴与美学追求"

第七节 黄庭坚论“拙”与“质厚”

“拙”最初的含义为笨拙。东汉末期的赵壹在《非草书》中提到:“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赵壹所表达的是,心灵手巧之人方能写好字,而笨拙之人写出的字自然欠佳。

“巧”与“美”相关联,“拙”则与“丑”相联系。在汉、魏、晋、南朝时期,人们一直将“工巧”视作书法的一个优点。唐朝的张怀瑾虽将“工巧”的价值置于次要地位,大力推崇“风神骨气”,但并未完全否定“工巧”。

黄庭坚却把与“巧”相对的“拙”当作优点提出。在《跋翟公巽所藏石刻》中写道:柳公权《谢紫丝鞭鞋帖》,笔势往来犹如铁丝纠缠,诚然得古人用笔之意。《道林岳麓寺诗》,字势豪逸,着实奇崛,所遗憾的是功巧过深罢了。若能让巧拙各占一半,即使王献之复生,也不过如此。

黄庭坚觉得柳公权《道林岳麓寺诗》这个作品过于工巧,倘若增添一些朴拙,王献之重生也不过如此。他仅从风格的调整方面进行论述,与唐朝李华所讲的“华质相半”观点相近。而在《李致尧乞书书卷后》这一题跋里,黄庭坚将“拙”与精神层面的价值相联系。

文中称: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同新媳妇梳妆打扮,百般点缀,终究没有烈妇的姿态。黄庭坚认为书法的风格应当多些朴拙,少些巧媚。他把新娘子的华美和烈妇的清刚进行对比,前者巧丽,后者朴拙,前者使人悦目,后者令人起敬。这有点类似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崇高倾向,不追求令人愉悦的形式感,而是要肃然凛然之情。

“拙”从原本的技艺笨拙粗劣,引申至精神层面的质朴厚道;而“巧”从技艺精巧高明,转变为巧媚做作。造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将人格问题引入书法价值的评判,正如《韩非子·说林》中所讲“巧诈不如拙诚”。“巧”往往滋生欺诈,“拙”却蕴含着诚实。

在那个充斥着狡诈的世态环境里,这种对“拙诚”的推崇自然也投射到了艺术的价值观当中。于黄庭坚而言,字的朴拙与人的忠厚相互融合。这一点同样在他对“质厚”的尊崇中得以体现。他表示:笔法纵然想要清劲,必然要以质厚作为根本。

但凡书法的弊端,姿媚属于小瑕疵,轻佻则是大毛病。必须落笔逐一端正,等到放笔时自然就能成行。草书即便为草,可笔意也要端正,最应忌讳刻意装点修饰,否则就不成书法。他将“质厚”与轻佻相对比,鄙夷轻佻装饰,崇尚质厚端正。

《老子》讲“大巧若拙”,意思是真正的巧看起来笨拙,大巧即为自然。因此,“拙”与“质厚”的本质仍是自然,是德性道义内在充实的自然流露,并非故意表现得艰涩。

黄庭坚在《题意可诗后》将此道理阐述得十分明晰,文中写道:“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宁字不工而不使语俗,此庾开府之所长也。然有意于为诗也。至于渊明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巧于斧斤者多疑其拙,窘于检括者辄病其放。

孔子曰:‘宁武子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渊明之拙与放,岂可为不知者道哉!”他称庾信诗歌的长处在于遣词新奇脱俗,而不在意声律对偶是否工整,不过这是有意作诗,并非艺术的至高境界。陶渊明的“不烦绳削而自合”乃是浑然天成,这才是黄庭坚所向往的境界。(全文共计:1319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10月14日星期一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