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轻轻地叹了口气。
那娼女回过脸来,用着亲热的眼色问:
“爷怎么不乐哪?”
……
这是施蛰存先生短篇小说《石秀》里的片段,描写石秀在娼馆的经历。
他在这篇创作于1932年的小说里,讲述了水浒梁山好汉石秀与义兄杨雄的故事,确切说是投奔水泊梁山之前发生的故事。
梁山好汉石秀,是我最喜欢的水浒英雄之一。
施耐庵的《水浒传》,石秀是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姿态亮相的。
一个叫张保的无赖军汉,带着几个混混,在大街上纠缠绰号叫“病关索”的杨雄。
这时,流落他乡卖柴度日的落魄汉出现了,他就是“拼命三郎”石秀。
石秀放下担子上前劝阻,并将几个无赖打得东倒西歪。
石秀拔“拳”相助,干净利落,淋漓尽致,这也难怪一旁观战的梁山好汉戴宗、杨林,“暗暗喝彩道:‘端是个好汉!真正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最能体现石秀“拼命三郎”绰号的,莫过于《水浒传》里的“劫法场石秀跳楼”。
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拼命三郎”,典型的石秀式的神勇,不同于武松式的豪迈之勇,鲁智深式的豁达之勇,李逵式的率真之勇。
尽管石秀暴烈如火,但施耐庵笔下原创的石秀,总让人感到缺了点什么,似乎刚有余而柔不足,《水浒传》里不是说他是“乖觉的人”吗?
缺了点什么呢。
施蛰存小说《石秀》,破解了我的疑惑。“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施姓人,不约而同描写了石秀。
老施说的是英雄本色,小施道的却是男儿本色。
小说《石秀》里,当石秀遇到潘巧云之后,陷入最不应该也最难自拔的感情纠结:爱上了义兄杨雄的妻子潘巧云。
这无疑“大逆不道”,石秀不敢爱更不能爱,这是英雄道义的底线,也是樵夫石秀之所以成为梁山石秀的试金石。
石秀郁闷极了。他借酒消愁,寻找刺激和宣泄,跑到勾栏厮混,于是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当杨雄手刃女人时,老施《水浒传》里寥寥几笔的杀人场面,小施的《石秀》里,却极尽渲染,浓墨重彩。
在树上被绑着的潘巧云,发着悲哀的娇声叫道:“叔叔劝一劝。”
石秀定睛对她望着。……杨雄把潘巧云的四肢割了下来,看着这些最后的桃红色的肢体,石秀重又觉得一阵满足的愉快了。……
这就是友谊信义和内心情欲不断冲突的石秀。
他不是“乖觉的人”么?
我喜欢“拼命三郎”石秀,并不是他在好汉中有什么特出的表现和本事,完全是因为施蛰存《石秀》的精妙解读。
施先生的妙笔,使《水浒传》“缺了点什么”的单薄石秀,有血有肉地站了起来,让石秀这样急公好义的草莽英雄,更接近于人性的真实。
《水浒传》里的那些血性男儿,没有让女性喜欢的本钱和条件时,作为体魄强健的成年人,汹涌如潮的荷尔蒙如何释放?只能靠杀人来排解。
人杀得越多,越血腥,就越有快感,就越能掩盖心理的扭曲、不成熟和深深的苦闷!
不能成为完整的人,石秀爷当然不乐哪。
石秀最大问题是帮人没个度,结果导致自己出了力别人还嫌弃。以杨雄事件来说吧!石秀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么多年难道杨雄自己就不知道,还故意借醉酒说出捉奸计划。人家自己都不想深究结果他非要帮,导致杨雄家破人亡不说还成了通缉犯。这要在现实生活中故意也没人喜欢
胡扯八道
石秀朱仝史进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