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跌倒在寒冬

声道观察 2022-01-05 18:12:30

文\守一

当看到一位西安孕妇,因为等核酸检测而不能及时入院,八个月的胎儿因此流产,相信再理性的人也有些看不下去了——何以至此?

01何为“精准防控”

西安的疫情当然是严重的。

在专家看来,这是武汉之后最严重的一次。除了直观的过千的现有确诊人数之外,德尔塔病毒的强传染性,也不容小觑。

可是不管病毒如何“进化”,既有的防疫策略依然有效。

张文宏曾经这样概括:北京所做的精准防控,及时处置,不影响全局的防控策略,应该是今后全国各地防控的常态。

这不只是张文宏的个人观点,事实上也是多个城市实践验证的结果。面对德尔塔的西安,理论上本也是执行这种既定策略。

可是不得不说,网上反映出来的不少现象,让人根本看不懂西安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西安这位孕妇来说,孕期8个月出现肚子疼,常识都感觉属于高危情形。如果是“精准防控”,应该对这些特殊病人有绿色通道,而不是让他们像普通病人一样排队等核酸检测。

把“精准防控”简单理解成绝对依赖核酸检测,而无视病毒之外的其他风险,对于更广泛的群体,会造成很大安全隐患。这在其他城市疫情防控中,早有各种经验教训。

西安这一轮非但没有尽可能避免这类问题,反而给人更严重、混乱的观感。

比如,此前还有大学生发热,却连续跑了五六家医院被拒收。发热人员应该是首要接诊对象,医院及时收治观察,是“精准防控”的题中之意。让其到处奔跑求医,万一是新冠患者,不是扩大隐患吗?

更匪夷所思的,是有居民明明是密接人员,身边有同事确诊,可他打遍电话,竟没有人把他接走观察诊断,只让他居家隔离,最终导致了一家六口均被感染。

如果“精准防控”体现出的结果,是让普通患者求医无门,却漏掉最需要接诊的人员,这算哪门子“精准”?

02打乱常态秩序的理由

质疑不是添乱,不是否定西安方面尤其是基层防疫人员的辛苦。

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大范围停摆之后,出现一些问题,从概率上说确实也难以避免。

有些小区居民面临买菜难的问题,这在情理上可以理解。

“最后一公里”的生活保障看似简单,其实需要非常庞大的人力资源、非常细致的社会分工,当市场看不见的手失效,要靠基层部门看得见的手全面接管,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只是吃菜难,生活质量下降,特殊时期居民可以大局为重,忍耐配合。

可有些情形不管从情理上看多么可以理解,对于遭遇困境的个人和家庭来说,那都是不堪承受之重。

但要避免这些情形,只把批评指向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很难找到求解之道。

正如一些反质疑声音所说的——换你去你能做得更好吗?反正我没这个信心。

社会的常态秩序被打乱之后,要靠人力迅速去填补各种缺口,说句难如登天都不为过。所以问题其实回到原点,打乱常态秩序如果真是基于“精准防控”的需要,那是一种无奈。

可如果是为了规避责任,人为加码防控措施,那就是给管理者自己出难题,就是让居民做无必要的牺牲。

03如果西安是一家公司

如何评估西安如今的千头万绪,现在言人人殊。不妨换一种思路,如果西安是一家公司,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其管理者的表现如何?

评价公司行为,标准会清晰很多。这家公司有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目标能不能层层分解到不同业务线,具体岗位的权责是否清晰,具体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能不能很好发挥,等等。

如果以这些标准来看,西安很多做法的合理性显然存疑。防疫的目标毫无疑问是动态清零,可是实现一个目标,是要考虑最优资源投入的,而不是动员全公司的人都扑上去,就能解决问题。

相反,如果所有业务线都打乱既有工作,人员全堆到一个临时项目上,很可能过犹不及,让项目进展更混乱,失去常态化的支撑。

而对不同岗位的具体人员来说,如果新目标压过日常考核,又没有明确的权责分配,在高压氛围下,人就会本能地逃避责任,本来可以发挥作用的自由裁量权,也会优先用于自保。

这很能解释西安最近出现的很多现象。当一个公司从目标确定到任务分解到权责分配,都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公司要正常运转就太难了。

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在问题之中,只是需要勇于面对。

面对还在持续的疫情,多一些公司视角、市场思维,确实也挺有必要。

这意味着不要动辄把批评上价值、扣帽子,而是需要更客观理性地思考,怎么用最小的代价,去实现追求的清零目标。

作者简介

0 阅读:276
评论列表
  • 2022-01-05 20:24

    已经无力去埋怨,只剩下恨……

    盛世佳人 回复:
    兄弟,别恨了,没用,还是选择追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