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有感

身边事续续谈 2024-07-26 07:36:55

偶然品读东坡先生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心绪瞬间变得繁杂,一时竟难以找到恰如其分的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词中写道:“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东坡先生借这首词,描绘了无人欣赏的清幽美景,以及从梦中惊醒后无处寻梦的迷茫。通过燕子楼的变迁和佳人的离去,他感慨世事无常,古今皆如梦,人们往往难以把握永恒。同时,他借助“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之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在外的疲惫与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此外,他意识到人们常常深陷于旧欢新怨的情感纠葛之中,却难以真正觉悟。整首词深刻地抒发了他复杂而深沉的人生感悟与情感体验。

当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存在着诸多分歧。由于国家、种族、团体、性别、价值观、经历、见识等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事件时有发生。

许多人也处于一种内心矛盾的状态。他们的内心一半是快乐,另一半却是悲伤;一半怀揣希望,另一半却充满沮丧;一半如海水般深沉,另一半似火焰般热烈。一种强烈的“撕裂感”在他们的身心间撕扯,使其感到疲惫不堪。

苏轼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他既骄傲又失落,既快乐又痛苦。他虽反对新法,却因身为朝廷官员而不得不坚决推行。面对世俗与官场的污浊,他渴望隐退回归田园,但士大夫的使命感又驱使他继续前行。

在担任徐州知州期间,他面临着诸多困难。水灾、旱灾、盗贼横行……诸多事务接踵而至,令他应接不暇,疲于应对。而更让他感到疲惫的,是那无休无止、无所不在的党争。

在这首词中,他将自己形容为“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有一天夜晚,他留宿于燕子楼,据传此楼是唐代张尚书为爱妾关盼盼所建。苏轼梦到了关盼盼,因而创作了这首词。词的开头看似随意落笔,实则蕴含深意:“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味,总能发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它能够慰藉每一位身心疲惫的旅人。

而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至关重要。“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敏锐的苏轼捕捉到了这一景象。 正如后代点评家、学者顾随所言:“曲港之鱼,人不静不跳;圆荷之露,夜不深不泻。此乃眼前之景,若非慧眼则不能见,若非高手则不能写。更无论钝觉与粗心之人矣。”

接着往下看,“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我们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苏轼先是梦到关盼盼,随后被鼓声、叶声惊醒,夜半在小园中徘徊,“觉来小园行遍”,这才看到了开头所描绘的景象:“明月如霜,好风如水……”

在词的结尾,苏轼感慨道:“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一切美好的事物似乎都终将消逝,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无论是黄楼、燕子楼,还是关盼盼,乃至苏轼本人,皆无法逃脱这一命运。 顾随曾说:“纵观宇宙,彻古通今,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无一不是在大梦之中,且毫无觉醒之期。正因如此,我们愈发觉得,在睡里、梦里,那月如霜、风如水、鱼之跳、露之泻的景象,是如此可悲可痛。”

在梦中的人无法看到:“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而醒来的苏轼却能洞察到这些景象。正因有苏轼的提醒,我们也将铭记,并去寻觅每一个“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的日子。正是这样的记忆,这样美好的感受,将我们从一个充满分歧的世界中拯救出来,使我们重新变得温暖、清新,从而充满能量、满怀希望地继续生活下去。

正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困境,但我们不应因此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可以像苏轼一样,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从身边的点滴美好中汲取力量,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洒脱。

总之,苏轼的《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词作,它让我们领略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人生境界。通过对这首词的品读,我们能够穿过了暴雨,看到清景无限。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