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楼市,我们最缺的是房子,最不缺的还是房子!
这句话看似前后矛盾,但却是目前我们国家楼市面临的现状。一方面,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户均1.5套,其中,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31%,拥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占比为10.5%,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40平方米,位居世界前列水平。
而另一方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189元,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国的平均房价已经达到了9860元/平,相比1998年全国平均房价,涨幅约5倍左右,如果是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的一、二线城市,平均房价达到30000元/平以上也是普遍现象,更有甚者房价或超过80000万/平以上,比如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1998年,房价涨幅普遍达到了8~20倍。
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国家的住房资源已经过剩,而另一方面,老百姓仍买不起房。这样一来,我们再来理解文章开头的那句话“我们最缺的是房子,最不缺的还是房子”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此类情况?在我看来,无非七个字,就是住房的分配不均。也就是说有些人手里有十几套、二十几套房子,但是,很多刚需老百姓手里却一套房子也没有,这就造成了即使住房资源已经过剩,但是,老百姓仍然买不起房的情形。
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情形可能要发生改变了!楼市传来“2大消息”,房价或“超乎想象”?
消息一:关于房地产的金融政策不断收紧,房企或面临资金链紧张以及“去杠杆”的压力。
去年8月底,央行和住建部联合多家头部房企召开房地产座谈会,会上确定了房企的“三道红线”,分别是: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目的就是轻质要求试点房企降负债,去杠杆。时间来到2021年,试点房企的范围开始扩大化,逐渐延伸至整个行业。
此外,今年年初的时候,央行还开始限定房地产贷款额度,不仅严格控制房企的开发贷款,对于购房者的按揭贷款,也要进行严格审核。与此同时,银保监会、央行等部门还严格限制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出现,尤其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银保监会开始大力整治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全国楼市陷入金融收紧的状态。
如此一来,房企的融资以及银行贷款受限制是必然的,再加上“去杠杆”“降负债”的政策压力,房企为了自救,采取“以价换量”的政策是大概率事件,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这就是近几个月多家头部房企带头打折促销、降价的主要原因。
消息二:房产税呼之欲出,专家预测在“十四五期间”或正式立法以及进行试点。
今年的5月1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建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四个部门联合召开了房地产税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了专家学者以及各城市负责人的意见。
此外,经济专家马光远也曾直言: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十四五期间”,房产税立法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凡此种种,都在表明,房产税的正式实施或许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要知道,房产税的实施,最重要的作用是加大房屋的持有成本,遏制炒房行为以及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途径,缓解土地财政的压力。两者叠加,对于遏制房价的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2大消息”的释放,毫无疑问,必然会对房价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而且,还会促使房企降价,让老百姓看到实惠,甚至,加速楼市的分化,让很多中小城市,人口流出型城市,房价出现大幅的调整,那个时候,房价或真的“超乎想象”了。
不过,面对这个情况,这2类人要早做打算了。其一是中小城市的多套房持有者。随着调控的持续深入、金融政策的收紧以及房产税的实施,楼市分化是大概率事件,那个时候,中小城市的房价或迎来大幅调整,如果不想让自己手中的资产大幅贬值,尽早优化手中的房产或许是最优选择。其二是刚需无房家庭,买房的时候要多做调查,尽量做到多看、多查、多咨询,选择口碑好的房企,地段好的项目以及居住体验优的房子才是上上之选,而且,还要保证买的房子在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不要过分加杠杆,做到量力而行。对此,你怎么看?
满足刚需住房,就断了炒房客的后路
2手房全款,就可以打击炒房了。另外要控制一手房价格
我其实很鄙视,即使我手里有十套房,那也是我辛勤劳作努力奋斗争取到的,但有些人好吃懒做,当然一套房都买不起,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和我同事,大家都有同样的工作,同等的平台,同等的机会,但我一直爱岗敬业,所以我有三套房了,但跟我一起毕业的同事,整天浑浑噩噩应付式的工作,到现在也只是勉强供一套房,所以这就是区别,得认真思考
有钱人,几套房子,人家也不是卖的
多套房的也不是国家专家送的,人家也是祖父辈或自己努力的。买不起房的眼红啥[笑着哭]
一家发一套看还有人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