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笔下的中秋,皓月当空如玉盘,亲人千里盼团圆。

靖儿爱诗词 2024-09-04 03:02:52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如果对西方人来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于中国人而言,一千个人心中,更有一千个月亮。但是,无论如何,对于中秋节而言,团圆和相思才是具有最大公约数的主题,而真正的相思,其实正如“冷露无声湿桂花”,透着丝丝凉意,却又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写中秋的诗词有很多,最著名,也最旷达的,当然是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野心勃勃的,是《红楼梦》中,贾雨村吟出的“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最空灵婉转,如诗如画的,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中秋这个象征团圆的节日里,他的很多词作往往蕴含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既有对亲人的牵挂,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同时还能流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旷达。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赏析】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韵。

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赏析】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黄州时写的,当时作者仍在被贬谪之中。此词上片写天国景象,热情赞咏了月光的美好和月宫的迷人;下片着重抒情,写归天意愿,流露出词人对美好自由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全词描绘月宫世界,真切动人,似实似虚;词中既有实景,又有想象,意境恢弘广阔,风格清新豪迈,显示出苏词独有的豪迈飘逸的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这是一篇狂放不羁。洒脱飘逸的作品。当时,苏轼居住黄州,政治处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为了排遣个人政治上的失意的苦闷,为了摆脱庸俗污浊的现实,于是他越发热烈追求那超凡的清空境界。虽然是带有消极成分,不值得称颂,但它之所以产生,正是由于黑暗现实所促成。它是深深滴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

《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赏析】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八月十六日,当时苏轼在徐州任上,而弟弟苏辙在南京留守签判任上。前一年中秋时节,兄弟二人在徐州同赏月,苏轼在《阳关曲·中秋月》中就已感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一年之后,兄弟二人天各一方,而苏轼自己又憔悴病卧,心情哀伤。苏辙写了《中秋见月寄子瞻》寄给苏轼,其中流露出“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的感慨,苏轼就写了这首和诗来宽慰他。

全诗景情交错,从天宇山川写到社会民俗,再到家庭亲情,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哀婉,实为中秋咏月长诗中的上乘之作。

《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作于徐州。是年二月胞弟苏辙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这首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全词记述的是词人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此词从月色的美好起笔,转而描述“人月两团圆”的欢愉,再从当年那个夜晚的回忆延伸至次年中秋,最后归结到深深的离别之情。词中以简洁的形象、集中的情感,创造出深远意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创造出一个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这是一首中秋望月怀人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他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从艺术成就上看,这首词构思独特,畦径独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公认的中秋词中的佳作。全词以咏月为中心,展现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同时,词人表达了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意境清新,富有哲理和人情味。这首词的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自然情感的流露。此首词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了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总结

随着节俗活动的演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唐宋时期主要是对于中秋明月这种自然美景的欣赏,明清以后转为家庭团圆、庆贺丰收和对月神的崇拜、祭祀。

自唐代中秋节产生的时代起,人们就将月圆与人间团圆联系起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团圆的主题越来越突出、重要。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民间极重视中秋节家庭内部的团聚之礼,从中体会亲人欢聚一堂的天伦之乐和生活美满的幸福感。如果这天有儿女在外,不能回家团圆,家长和儿女双方都会觉得特别遗憾。

除了家人团聚,朋友间也有聚会赏月、交流诗文等习俗。而在现代社会,其文化内涵主要有如下几种:

1. 通过团聚、联欢、赠送礼品等活动,加深亲人、朋友等的感情联系。

2. 通过赏月、泛舟、观潮等欣赏、亲近自然美景的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 通过尝新粮、吃新果、观看演出等活动,欢庆丰收。

4. 通过电视节目联欢晚会、各族民众共同参与的娱乐联欢活动,营造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喜庆祥和的氛围。

中秋节最突出的主题是团圆,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亲友团聚,对于国家来说就是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社会和谐。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