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有饭吃,隔壁日本却在闹米荒,日本人慌不慌?

公子讲故事 2024-09-02 18:08:13

01

大家好,我是公子。

再过几天,9月7日,就是袁隆平老先生的诞辰。公子今天还刷到,他的孙女新生入学,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感谢袁老在杂交水稻上的付出,把14亿中国人喂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头,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却闹起了“米荒”,还持续了四五个月。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今年4月至5月就有民调显示,日本居民遇到“买米难、买米贵”的难题。

如今,10斤大米在中国卖二三十元,在日本却标高价3200日元,折合成人民币一百五十多元,比往年高出了近一倍,创下了近20年的新高。

米贵就算了,重点是有钱都买不到。

不少超市的大米货架空空如也,85%的大米销售商吐槽进货困难。供不应求之下,只能限制每个家庭的购买量。

甚至推出了“粮票”。大阪市政府为了缓解民怨,延期大米券的使用时间。

日本人根本不像有的网友说的“一点都不慌”。

相反,有日本人没有大米券,甚至找出了咱们国家在上世纪发布的粮票代替。

对于这种乱象,日本媒体取了个名字——“令和米骚动”。

“令和”是日本现在的年号,“米骚动”一词来源于1918年在日本爆发的全国抢米暴动,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的信息一出,日本民众紧张,也就兴起了抢米潮。

而上一次发生的“米骚动”,是仅在30多年前的“平成米骚动”。1993年,日本因天气原因,大米大幅减产,社会发生动荡,逼得日本首次从邻国进口大米,来缓解大米的供应问题。

日本总是遇到粮食危机。

那么,这次的“令和米骚动”出在什么原因?

02

原因既有天灾,也有人祸。

天灾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去年夏天,日本遇到了极端热浪天气,气温创下了自189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热死了很多当地居民。

高温+干旱,直接导致了稻米产量下降,品质下滑。

相对应的,日本整体的大米库存也随之减少。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今年6月底,日本私营部门的大米库存只有156万吨,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

考虑到今年日本也很酷热,明年可能还会出现米荒。

另一个是地震预警和台风袭击。

日本位于地震带上,地震几乎是日本的“家常便饭”,这个不用多谈。

而台风,今天台风“珊珊”还席卷日本本土,造成7死127伤,弄得日本民心惶惶。

所以,日本民众化身囤米大军,你八袋我十袋,生怕囤得太少、太慢。

加上日本的大米价格一路水涨船高,就像买股票的追涨杀跌,紧张的气氛下,大家抢米、囤米更加疯狂。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也戳破了“日本人素质高,不抢购”的意林式文章。

那么,人祸呢?

日本媒体称,前段时间日元贬值,吸引了很多人来日本旅游,“吃光”了日本大米。

但日本专家算过了,哪怕每个月有300万名游客来日本,每个游客待7天,还顿顿吃米饭,消耗量也就5.1万吨。

而现在日本大米的缺口高达40万吨,真怪不到境外游客的头上。

实际上,人祸不在这里,而是在于日本的政策和国情,比如保护本国农业资本家的利益。

怎么保护?

日本一拍大腿,想到了维持米价的点子,限制大米进口之余,还引导本国农民减产大米。

毕竟,老龄化的日本,出生率也不高,没那么多嘴需要喂养。全球化时代,饮食也多元化,今天吃寿司,明天吃面包。实在没米了,去美国买就行了。

所以,即便日本多灾多难,米饭又是主食,还是敢于将大米的产量控制在刚好够吃的程度。

当然,口号喊得很好听:“谷贱伤农”。

口号喊得震天响,不如给钱到手上。日本通过补贴鼓励日本农民不种稻米,改种别的。

在政策的影响下,日本的大米产量逐年下滑,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

这注定了日本稍有意外,粮食供给就出问题。

03

讽刺的是,日本民众吃不起饭,纷纷呼吁“开仓放粮”。大阪府第一个站出来,向中央政府发出请求,希望他们投放储备粮入市。

但日本政府还是不紧不慢,没有要放粮的趋势,当然不排除他们手里可能根本没有粮。

8月30日,日本农林水产大臣表示:新米很快在9月上市,为了大米市场的稳定,农林水产省不会投放储备米。

大阪府得知中央的态度后,留下一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具体事务的危机感上存在差距。”

可见大阪府的失望程度。

粮食是国家的命脉。正如“仓廪实,天下安”,古代很多朝代走向末期,大多是人均粮食不足的问题。

以史为鉴,我国如今依旧强调“三农”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连续9年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

懂得居安思危,这就是咱们“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

0 阅读:89
评论列表
  • 2024-09-04 14:54

    没事的,有方便面呢,乌东面是日本的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