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习惯,如果别人不提醒,你是永远不会意识到的。
像什么说梦话,打呼噜,撒癔症.......不一而足。
我打小就特别喜欢唱歌,喜欢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我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场合随时随地不停地唱,具体表现是:没人的时候,我会大声唱出来,有人的场合,歌声就会变成我喉咙里的一种低啭徘徊的调门儿。对,就是哼哼。
有意思地是,大声唱是一种有意识地主观行为,因为我很清楚自己在唱歌,在唱什么歌。而哼哼绝对是百分之百地下意识行动——大多数情况下,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哼着小曲儿,更别说哼得是什么小曲儿了。
这是我一辈子都改不了的习惯,或者说是毛病。再次提起这个话题让我有了动笔欲望的,是我媳妇。
就是最近吧,有一天吃午饭时候,媳妇突然停下了筷子,一脸嫌弃地看着我:我说老赵,咱能不能吃饭的时候别再哼哼了。我也停下筷子,一脸无辜:谁哼哼了?!话刚说完,突然意识到:噢,我好像刚才真的在哼曲儿,媳妇:你说你,吃饭时哼哼,出门散步哼哼,最让人受不了的,你坐电梯居然也哼哼......如果有一天,咱小曼领着未来女婿来家里吃饭,你还这么哼哼,多丢人!
媳妇这番话犹如“提壶灌顶”,深深地伤害了我的自尊。是,我承认,有些场合确实不适合这种自由散漫、略带些“轻佻”的哼哼,可要据此就认定这种行为很丢人,那我完全不能同意。
为了洗刷这个“耻辱”,我决定上网检索,看看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的分析,哼哼到底是不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别说,这网上还真有一些大咖对我和一些同道中人的行为进行了一番认真细致地“会诊”。
排除掉吸引异性注意这个可能性,我觉得网友的分析还是比较中肯的,也就是说,其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和我一样,没事儿就爱哼个小曲儿啥的,这当然也是毛病,但绝对没有到危害社会,危及人类文明的程度,甚至有时候它不但给自己带来愉悦和放松,还能给别人传递快乐......
这么说是有依据的,也是在前一阵时间,我和媳妇早晨下楼遛弯儿,附近一家卖煎饼的小店是我俩几乎每次都光顾的,老板是来自外地的小两口儿,女的每天都化着精致的妆容,负责给顾客打包;男的留着板寸,手脚麻利地舀上一勺面,用夸张的动作迅速摊出一张又圆又脆的煎饼,一边和顾客聊着天儿,一边嘴里哼着小曲儿,哼到兴处,甚至大声歌唱。这种快乐的情绪是很容易感染人的,煎饼好吃,来买的人也开心,所以生意就特别好做。
对了,有一次媳妇也受到这种快乐情绪的传染,忍不住给煎饼小哥拍了一段抖音。说到这件事儿,正好让我抓住了把柄:媳妇,为什么煎饼小哥哼哼给你带来是快乐,而你的丈夫,你亲生的丈夫哼哼却让你感觉到丢人呢?
当然,这只是夫妻之间斗嘴的玩笑,最终分不出所谓胜负。
其实,要是仔细回忆下,哼哼,在我们这个家族里还真的有着强大的基因:小时候,我们一家四口围坐吃饭,老妈、老妹、还有我会不约而同的哼着小曲,有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三个人哼着哼着就共鸣到了一起,真是说不上来的神奇。
刻在基因里的东西是很难改的,我也没打算改变,不过媳妇说的这点倒是真应该引起我的注意:万一未来的女婿上门来,我应该收敛一些,拿出老丈人该有的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