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典籍:1950年代的《中国名菜谱·第四辑》解说注解版(十九)

粤厨宝典英俊 2024-03-06 10:40:01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广州饮食业有两个重要的饮食行当,就是酒家与茶楼,它们的经营范围及经营时间各有分工,可谓井水不犯河水,

酒家以肴馔,并以两饭市吸引食客,两饭市是指午饭市和晚饭市。

茶楼又称茶居,则以点心,并以三茶市吸引食客,三茶市是指早茶市、晏茶市及晚茶市。

酒家与茶楼为了增加经营收入,分别有低柜——销售烧卤熟食和饼柜——销售糕饼食品。

正是有了这种的经营分工,其所使用的术语也有所区别的,

例如“茸”与“蓉”,

酒家有姜茸、蒜茸,

茶楼有莲蓉、豆蓉,

现在有些人将两者合二为一,是错误的,茸是生料糜,蓉是熟料糜,区别在于一生一熟。

以下是广州莲香茶楼的五彩皮蛋酥、莲子蓉酥盒、酥皮莲蓉包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中国名菜谱·第四辑》

正文:

莲香茶楼

莲香茶楼,是广州大茶楼之一,有六十余年的历史,以莲子蓉食品著称,所制月饼,亦久已脍炙人口。

该号选 料严格,莲子选用湖南出产的湘,颗粒要饱满,呈虾肉色者, 并以多当年产品为合格。

所用猪油,选用上等肥肉自行提 炼,使莲蓉更加香美。

煮莲子蓉时,用慢火煮至凝结适用, 不掺其它(潘老师按:其他)淀粉质。

因此,所制莲子蓉鲜香滑腻,色 泽美观。出名点心师有陈棠、梁潜等人。

潘老师按:

新注:“莲香楼”位于广州第十甫路,是由一位陈姓的饼师创建,原称“连香楼”。

清宣统二年(潘老师按:1910年),因饼师区能长师傅创出“莲蓉”,当时翰林学士陈如岳先生赠写“莲蓉第一家”而更名“莲香楼”。

该号另一饼师对有过千年历史的化州“拖锣饼”的饼皮进行改良,以莲蓉与咸蛋作馅,创出闻名世界的“咸蛋莲蓉月饼”而声名煊赫。

不过,在《中国名菜谱·第四辑》里没有介绍莲香茶楼所擅长的莲蓉月饼的做法。

五彩皮蛋酥

一 . 原料

麺粉(潘老师按:面粉)八两半(潘老师按:353.6 克),猪油四两(潘老师按:166.4 克), 白糖一两二钱(潘老师按:50 克),皮蛋五个,红姜一两五钱(潘老师按:62.4 克), 莲子蓉①十两(潘老师按:416 克),橄榄仁一两五钱(潘老师按:62.4 克),肥猪 肉一两五钱(潘老师按:62.4 克),鸡蛋半个,料酒五钱(潘老师按:21 克)。

二 . 制作方法

1. 水皮:

将麺 粉(潘老师按:面粉)过箩(潘老师按:使勿成团),取五两(潘老师按:208 克) 放在案板上,放入将猪油一两(潘老师按:41.6 克)、白糖一两二钱 (潘老师按:50 克)、清水二两(潘老师按:83.2 克),用手拌匀搓透,使糖溶化, 再加入清水一两,搓质软滑。分两次加水系使糖易溶化, 麺 (潘老师按:面)有劲;如天气冷时要用温水,以便糖与猪油容易溶化,便成水皮。

2.油酥:

取麺粉(潘老师按:面粉)二两半(潘老师按:104克),加入猪油一两半(潘老师按:62.4克)拌匀,搓揉成团,便成油酥。

3.水油酥皮:

将水皮和油酥都分成十份,再分别将水皮略压扁包入油酥。然后用擀面杖擀成长条,再卷成圆筒,又复叠(潘老师按:覆叠)成团,再用手略压扁,用擀面杖擀成直径约二寸(潘老师按:6.7厘米)长的圆皮,便成水油酥皮。

4.皮蛋莲蓉馅:

将皮蛋剥去灰泥,洗净,放在蒸笼内蒸约五分钟(潘老师按:如皮蛋醃得好,亦可不蒸),取出晾凉,剥皮蛋壳,每个蛋分成两半,用料酒浸过。红姜切成薄片亦分为十份。将肥猪肉蒸熟,切成二分(潘老师按:0.67厘米)见方的块,与莲子蓉、橄榄仁拌匀,分成十份。将莲子蓉略压扁,再将皮蛋半只、红姜一份包入如圆球形状。

5.皮蛋酥:

将皮蛋莲蓉馅包入擀好的水油酥皮内,再以收口处向下排在铁盆来。然后用毛笔蘸水塗(潘老师按:涂)湿酥面,将铁盘放进烘炉内,焗(潘老师按:烘)约五分钟,至酥面呈黄色时取出,再以毛笔蘸鸡蛋塗(潘老师按:涂)在酥面,又复放进炉内,焗(潘老师按:烘)约十分钟便成。

焗(潘老师按:烘)时用火不宜太旺,否则酥面会焦黑;但亦不宜太小,否则色泽不鲜艳。

潘老师按:

原注①:

莲子蓉制法:

一.原料

莲子十斤(潘老师按:6650克),鲜猪油三斤二两(潘老师按:1413.2克),花生油一斤十四两(潘老师按:1247.4克),白糖十五斤(潘老师按:9975克),碱水二两半(潘老师按:10.5克)。

二.制作方法

1.将莲子拌以碱水,醃(潘老师按:腌)约十分钟,盛入盆内,倒入开水(潘老师按:浸个莲子约两寸),加盖焗约半小时,然后换入冷水,用手搓去莲子的外衣,边搓边冲入水,以去净莲子衣为止。

再将洗净的莲子用手擘开,拣去莲心,放入铜锅内加清水(浸过莲子约两寸)用旺火煮(潘老师按:烚)约半小时,停火后再焗10分钟(如莲子不烂,可多煮一些时间,以煮烂为度)。

然后取一竹筛铺以洁净布,放在盆口上再倾入莲子,使其去沥水分。随后(潘老师按:将沥去水分的莲子)放在案板上擀烂成蓉,再用密竹筛滤过,使其细小无团粒。

2.将铜锅(潘老师按:镬)放在火上,倒入猪油一半,再加入白糖及滤过的莲子蓉,煮至糖溶时,加入花生油和另一半猪油,先用旺火煮至(潘老师按:莲子蓉呈)淡黄色,再改用慢火煮,以免色泽太深,约煮二小时。

在煮的过程中,边煮边用铲搅动,防止锅(潘老师按:镬)底焦糊,煮至冷却后不黏手即成。

莲蓉要用塗(潘老师按:涂)花生油的瓦盆盛装,在莲蓉面上亦塗(潘老师按:涂)一些花生油,使它不黏盆、不生硬,便于保藏。

莲子蓉酥盒

一.原料

水皮(潘老师按:制法阅“五彩皮蛋酥”,但不要糖)十两(潘老师按:416克),油酥(潘老师按:制法阅“五彩皮蛋酥”)三两五钱(潘老师按:145.6克),莲子蓉十二两(潘老师按:499.2克),橄榄肉二两(潘老师按:83.2克),花生油一斤(潘老师按:实耗二两。665克,实耗83.2克)。

二.制作方法

1.将水皮分为二十份,每份用手略为压扁,包入油酥一钱七分(潘老师按:7.14克),成为小团,然后用擀面杖擀成长条,再用手卷成圆筒,随后又复(潘老师按:覆)摺叠成团,用手压扁,再用擀面杖擀成直径约二寸(潘老师按:6.7厘米)的圆皮,便成酥皮。

2.将橄榄肉用花生油以慢火炸香(潘老师按:约炸三分钟),加入莲子蓉内和匀,分为十份,便成莲蓉馅。

3.将酥皮一块摊放在左掌上,放入莲蓉馅一份,再取一块酥皮盖在面上,然后把两块酥皮边捏合一起,再用手指把边缘摺成水波形,便成为酥盒十个。

4.将油锅(潘老师按:镬)放在火上,倒入花生油烧开后,放入酥盒,用慢火炸约五分钟。炸时要注意火候,火太旺,会炸焦或不酥。油的温度要维持在摄氏95度(潘老师按:“摄氏95度”是旧有写法,现在写为“95摄氏度”)左右,以慢慢浸熟为佳,炸好时以色白發(潘老师按:发)酥(潘老师按:为佳)。

三.特点

盒皮酥松,式样美观,馅料甘香,有莲子鲜味。

潘老师按:

新注:历史如果没有“陶陶居”将“酒家”与“茶楼”的经营模式合在一起,“酒家”与“茶楼”的交流甚少,以至于他们有自己专用的术语。

有很多人每当看到“茸”“蓉”两字,都会不自觉地认为“蓉”是正字,常常将“蒜茸”写成“蒜蓉”。

“茸”与“蓉”虽然同音,但两者意思并不相同。“茸”为“酒家”所用的术语,如“蒜茸”“姜茸”等,为生料;而“蓉”则为“茶楼”所用的术语,如“莲蓉”“豆蓉”等,为熟料。

酥皮莲蓉包

一.原料

發面皮①(潘老师按:发麪皮)十两(潘老师按:665克),油酥二两(潘老师按:83.2克),莲子蓉六两(潘老师按:249.6克),肥猪肉二两(潘老师按:83.2克),橄榄仁一两(潘老师按:41.6克)。

二.制作方法

1.将發面皮(潘老师按:发麪皮)及油酥各分为十份,每份發面皮(潘老师按:发麪皮)包入油酥一份,(潘老师按:用)擀面杖擀成长条,再用手卷成圆筒。然后又复(潘老师按:覆)摺成团,用手略为压扁,再擀成直径约一寸半(潘老师按:5厘米)的圆片,便成饱皮(潘老师按:包皮)。

2.猪肥肉蒸熟,切成约一分半(潘老师按:0.5厘米)的小丁。橄榄仁用花生油炸香。然后把肉丁、橄榄仁与莲子蓉拌匀,分成十份。再分别用饱皮(潘老师按:包皮)包上,用手略为压扁。随后使捏口处向下,在底部黏一四方纸片,放在笼屉内,用旺火蒸15分钟便成。

三.特点

此饱(潘老师按:包)饱皮(潘老师按:包皮)分层,入口酥松,莲蓉香甜,鲜美可口。

潘老师按:

原注①:

發面皮(潘老师按:发麪皮)制法:

一.原料

面粉(潘老师按:麪粉)一斤(潘老师按:665克),白糖六两(潘老师按:249.6克),泡打粉二钱(潘老师按:8.4克),面种(潘老师按:麪种)二两(潘老师按:83.2克),臭粉(潘老师按:碳酸氢铵)一钱(潘老师按:4.2克),碱水三钱(潘老师按:12.6克)。

二.制作方法

1.将面粉(潘老师按:麪粉)去过箩,免有团粒,取九两(潘老师按:374.4克)放在案板上。加入面种(潘老师按:麪种)和清水五两(潘老师按:208克),用手拌匀并揉至滑软,放入瓦盆里加盖使之发酵。天暖时约八小时便可發酵(潘老师按:发酵),便成面种(潘老师按:麪种)。

2.面种(潘老师按:麪种)内加入白糖、泡打粉、臭粉(潘老师按:碳酸氢铵)、碱水(潘老师按:潘老师按:这里的碱水可能是指陈村枧水),用手揉拌,使白糖融化后,加入面粉(潘老师按:麪粉)七两(潘老师按:291.2克),搓揉成团,候半小时后再揉一次,使白糖与面粉(潘老师按:麪粉)更加融合便成發酵皮(潘老师按:发酵皮)。

待续……

粤厨宝典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