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的新能源销量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要知道在2017年,我国新能源产销仅为75万辆,如今已经是2017年的4倍多,并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还预测,在芯片供应平衡的条件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
诚然,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几年大街上的新能源车也是随处可见。不过一个新兴行业的壮大,其中总是会伴随着一些阵痛,新能源汽车自燃、电池续航严重缩减、新能源三电系统无保障等问题成为新能源车主们心中“永远的疼”。
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20年电动汽车起火事故分析”显示,2020年夏季我国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58起,6-8月平均3天就有一辆新能源车发生自燃。大家都知道,汽车自燃的取证难度非常高,车主在后期维权过程中往往困难重重,一旦厂家不愿承担责任,那么车主将很有可能自己承担所有损失。
关于这一问题终于有了新进展了,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格局条款内容显示,相比传统车险,新能源汽车的险责任进一步扩大,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自燃、三电系统,甚至还涉及到充电桩,这些将都会是保险赔付的范围,也就是说以后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包括充电桩损坏、电网损坏,保险公司都会配置,车主在也不用担心蒙受不白损失了。
更为重要的是,以往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只在厂家的保修范围内,但并不在保险的赔付范围内,三电系统作为新能源车最为关键的零部件以及核心,它的价格和维修费用都相对而言比较高,能够纳入保险责任是新能源车险“专属”最大的体现。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备受大家关注的电池续航里程衰减的问题,此次试行条例中就并未涉及,在免除责任条款中,条款有明确规定,因为自然磨损、电池衰减、故障、本身质量缺陷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和费用不负责赔偿。
大家都知道,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缩减问题应该算是整个新能源行业的通病,一辆正常的新能源汽车,3年后电池的缩减程度大概在40-60%之间,时间超过5年,电池的削减程度将会达到60-80%,也就是说,一辆500km续航的新能源车,5年之后只能跑100多公里。
其实理论上讲,新能源电池续航削减过快的问题本就不属于保险理赔的范围,电池损耗严格意义上讲属于设计问题或者质量问题,而不是风险问题,相关责任理应由生产和销售厂家负责。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厂家并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因为行业潜规则认为,这属于正常耗损,大家都这样,所以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事实上,一旦电池续航缩减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我相信,5年之内燃油车将会彻底成为配角,甚至提前退出历史舞台,只不过碍于目前电池技术瓶颈依然存在,电池续航缩短的问题才暂时无法避免,相信要不了多久,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个“最大的痛点”终将成为历史,现在大家只好忍一忍了,当然了,也希望车企能够更加负责任,让车主们用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技术不够就只能售后来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