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听花酒“神奇功效”。
据央视财经,2020年开始,一款名为“高端商务白酒”——听花酒出现在消费市场上。短短3年时间里,行业期刊、电梯海报、机场广告牌、楼宇灯光,甚至电影里,到处可见到这款听花酒的身影。铺天盖地的宣传里,其宣传用语也可谓石破天惊:“开创白酒制化增益时代”“世界酒史的里程碑”等等,更令市场和消费者吃惊的是听花酒的价格,“标准装5860元/瓶,精品装58600元/瓶”!
据央视报道,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本期刊《中国食品》,自称“中国第一家食品行业媒体”,期刊内白底黑字写得很清楚,“适量饮用听花酒,不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还能减少心率波动产生的风险。”“对绝经期女性起到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提高活力,改善睡眠,平复情绪,调节生理紊乱,也呈现出改善自主神经失调的作用。”“男性饮用7天后,焦虑评分改善率为19.38%。女性饮用后,焦虑也得到明显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酒类广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听花酒的宣传违反了这些法规。
央视记者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官网查询,听花酒提交的《酒精和凉味剂的组合物在调节性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肿瘤、提高免疫及睡眠质量上的用途》在国家处理状态一栏显示空白,负责这份专利的代理人解释:谁都可以申请公布自己的所谓发明专利,但能不能被认定为专利,则是另一回事。
此外,他告诉记者,听花酒的专利里,提到的凉味剂,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物质,就是常见的薄荷提取物。
公开显示,宜宾听花酒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李蓉全,注册资本为147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白酒的生产和销售、配制酒的生产和销售等。另外,该公司涉及多个法律诉讼纠纷,曾被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起诉。
听花酒背后上市公司已连亏4年而“天价白酒”背后站着一家A股上市公司——青海春天,该公司于2018年开拓酒业务板块,至今尚未形成盈利能力,公司净利润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持续亏损。
1月31日,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亿元至-2.8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05亿元至-2.7亿元;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至2.4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7227.69万元至8821.97万元,同比增长45.12%至55.08%。
据媒体报道,青海春天酒水业务高昂的销售费用,成为其亏损的重要原因。2020年至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832.48万元、5505.08万元和1.23亿元;反观同期其酒水业务营收,仅为1687.26万元、2539.48万元、9364.32万元。
青海春天酒水业务收入在2022年的暴增,也曾引发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企业持续亏损,青海春天走向退市边缘,但主要产品听花酒销量陡然上升,这一不符合常理的现象引起了上交所的警觉。同时,青海春天还面临酒水业务重要经销商注册资金较小、交易金额大、成立时间较短、履约能力存疑,且与青海春天实控人存在股权交易等问题。
2023年6月21日,青海春天延期回复了上交所问询函,对不正当操作予以否认。但进入2023年后,青海春天酒水销售的增速“神话”停止。2023年上半年,青海春天酒水快消品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425.86万元,同比下降52.88%。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4.93%;扣非净利润亏损6982.72万元,上年同期亏损7710.55万元。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规定,若上市公司组合指标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连续两年则将会被终止上市。
在连续亏损的第四年,青海春天若要保壳,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营收高于一亿元。【综合自中国基金报、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