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军史上,著名的阻击战、保卫战,自古以来如恒河沙数,经典案例比比皆是。但战争毕竟是残酷的,这些著名的战役背后,免不了都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在这些惨烈的阻击战中,发生在抗美援朝期间的铁原阻击战,绝对算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硬仗!
李奇微的阴谋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正式打响第五次战役。从这次战役的打响来看,似乎是志愿军牢牢掌握着主动权。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联合国军”在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之前,就已经有所动作了。
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打算以仁川登陆为模板,再次上演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战术,从而击败志愿军。志愿军迅速窥破敌军的阴谋,最终决定发起第五次战役来粉碎敌军的计划。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五次战役的发起,其实包含了一定的“被动”成分。
彼时,“联合国军”与志愿军交手已经半年时间,志愿军凭借超高的军事素养和出其不意的战术,将“联合国军”打得措手不及。李奇微成为“联合国军”的指挥者后,仔细复盘了“联合国军”与志愿军数次交手的经过,最终寻找到了志愿军的一个致命弱点——进攻只能维持七天。
志愿军之所以会有这个弱点,是因为综合因素造成,其中包括了制空权被敌军掌握、补给线过长、随身粮袋容量有限等等。
即便是七天的进攻时间,还是志愿军将士们凭借顽强的吃苦精神,节衣缩食,这才让进攻时间最大化。也就是说,七天时间基本上已经是志愿军进攻时间的极限了。
因此,在第五次战役发起以后,李奇微立刻利用志愿军的这个弱点,谋划了一个惊天的阴谋,打算将此次参战的志愿军一举围歼,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说麦克阿瑟是一个嚣张跋扈的莽夫,那么李奇微堪称阴险狠辣的毒蛇,他不声不响的谋划着一切。
李奇微的计划是,利用有预谋的节节败退,吸引志愿军快速向三八线以南深入。等到志愿军的“礼拜攻势”达到极限以后,再派出提前准备好的机械化部队,以及空军部队,利用机动性的优势,对处于强弩之末的志愿军进行合围,实现大量围歼志愿军的战略目标。
李奇微的这个计划,真可谓煞费苦心啊,几乎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志愿军的弱点,而全面发挥了“联合国军”的长处。若此战真如李奇微构想这般发展,志愿军的后果不堪设想,幸亏在志愿军节节胜利之际,彭德怀及时意识到了问题,果断下令志愿军快速回撤。
可惜,这样的反应速度固然难得,却还是有些太晚了。
彭德怀的命令就在志愿军撤退之时,“联合国军”的反扑开始了。“联合国军”的飞机迅速掌握战场的制空权,对志愿军的补给线疯狂轰炸,使志愿军顿时陷入缺粮少弹的境地。同时,“联合国军”的机械化部队展开高速追击,对有序撤退的志愿军发起猛攻,并打算利用速度优势进行穿插迂回,围困志愿军。
志愿军临危不乱,且战且退,但由于李奇微蓄谋已久,“联合国军”此次追击十分迅猛,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志愿军若被敌军分割包围,缺粮少弹之下,基本不可能有援救的机会。因此,志愿军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敌军包围,必须有人站出来阻击敌军,给友军争取撤退时间。
当时敌军对志愿军威胁最大的当属有路敌军,这路敌军由美军四个师的兵力,还有其他数个国家的精锐部队组成,与之对阵的是志愿军第19兵团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一旦此时被敌军缠住,将再也无法脱身。
眼看着我军伤亡不断扩大,战局越来越危急,彭德怀果断下令,命第19兵团断后,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也要在铁原阻敌15至20天。
杨得志率领的19兵团虽然是一支入朝时间短,武器装备相对精良,具有相当战斗力的部队。但问题在于,当时的19兵团也是疲惫不堪,与敌人周旋期间伤亡同样不小。接到彭德怀命令时,也就只有傅崇碧的63军还算稍微完整,想要在疲惫不堪又缺粮少弹的情况下阻敌15天以上,难度非常大。
杨得志是一员久经战阵的出色指挥员,对战场形势有着非常强的判断力,自然清楚第19兵团完成彭德怀的命令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但他满肚子的为难却没有吐露出半个字,从他口中说出的话,还是那句经典的“保证完成任务”,这就是中国军人!
傅崇碧接下任务后,将麾下的三个师以倒“品”字形排兵布阵在铁原,左前方是189师,右前方是187师,188师则担任预备队,被安排在两个师的后方,随时待命。傅崇碧了解此战的难度,也了解铁原无论如何也不能丢,铁原被敌军突破,身后的所有友军可能就要全军覆没。
惨烈之战很快,“联合国军”的炮火开始向铁原阵地倾泻,铁原阵地顿时遍地硝烟,飞机的呼啸声、炮弹的爆炸声、子弹被击发而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画下的是一幅惨烈景象。对于敌军如此猛烈炮火猛攻,志愿军将士们并不陌生,这是武器装备占据优势,粮食和弹药补给充足的敌军所惯用的伎俩。
这样的战法虽然谈不上高明,但“一力降十会”,用炮火犀利志愿军阵地,志愿军以血肉之躯很难抵挡。这是一场勇气的比拼,也是一场双方指挥官智慧的较量,为了阻敌于铁原,189师师长蔡长元决定化整为零,将前沿阵地的两个师分散开无数个小阵地,如同一颗颗钉子一般星罗棋布。
“联合国军”的火力虽然猛,但志愿军有十名战士,或者有100名战士,他们需要投入的火力其实差不多。这样一来,不愿意将一些志愿军阵地留在身后的“联合国军”,便开始了一次从头到尾的“拔钉子”作战,极大的拖慢了进攻节奏。
189师的战术奏效以后,187师也开始效仿,敌军因此陷入苦战。同时,志愿军深知如何以攻代守,不能一味防守,否则绝对无法完成阻敌任务。在这一点上,志愿军某部8连连长郭恩志表现出色,他自创了“三朵花”战术,痛击敌人。
就这样,63军将士在敌人的炮火中寸步不退,坚守了十几个昼夜,让李奇微的阴谋彻底粉碎。当然,63军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顶在前沿的两个师的兵力,到转移阵地时,已经只剩下700余人。
这是一场惨烈的阻击战,63军创造了军事奇迹,虽然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但敌人也因此遭受重创,被志愿军毙伤美军1.5万余人。这是一个令全世界都震惊的数字,除了志愿军以外,能够在武器装备极度落后,丧失制空权,补给几乎断绝的情况下,一役毙伤美军如此人数的军队,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