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死观事死如事生

闽兴福谈文化 2024-03-21 05:07:56

无论我们多么珍惜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都不能忽视生命的无常性。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疾病、意外或其他突发事件,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并应对。

人类是自然界中一个微小而脆弱的存在。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应该保持敬畏之心,并尊重自然规律。每个人都将经历死亡这一过程。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它,但可以通过积极地面对来减轻恐惧感。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命和死亡方面的思考与智慧。例如“百岁之后方算长寿”、“以诚相待”等等。对待死亡应该抱有平静、坦然和接受的态度。只有当我们正视死亡并从中汲取力量时,才能更好地享受活着的时光。

国人“灵魂不死”的观念,可以上溯至原始社会。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这一观念被儒家的“事死如事生 事亡如事存”的伦理思想推到了极致。对于这一理念,我们一直以来都有着比较模糊的认识。毕竟我辈生活在科学技术与思想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特别是伴随着特殊时期政府狂风骤雨般的社会改革,旧有的文化传统正在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隐。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人来说,有时候要想弄清楚古人的某种生活状态或者生活理念已然并不容易。

龟山汉墓是西汉初年楚襄王刘注的墓,整座墓室依山而建。墓道沿着山体向下蜿蜒行进,游人行走在墓道上,可以看到许多被精心分割的墓室。墓室中有储藏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恐怕就是墓室中专门辟出的如厕空间。厕所的形制如同农村露天的那种茅坑,在蹲着的位置还有鲜明的两处脚印标识。让人看后,真是忍俊不禁。至今记得,当时很多游客聚集在这位两千多年前的诸侯王的“厕所”前指手画脚、嘻嘻哈哈的景象。正是这个“厕所”,让我非常直观地认识到,当初的陵墓设计者和建造者们,一定是相信即使在百年之后,依然会同阳世中一样地生活。

这样的情形,并不仅仅出现在一两处西汉的王侯墓中。通过相关资料可知,满城汉墓的墓主人、《三国演义》中刘皇叔每每念念不忘的那位先祖刘胜,生前“乐酒好内”,喜欢美酒与女色。在其死后,在墓室中便储存了大量的美酒。同时,考古学家还出土了一些铜祖(铜制性用具)。显然,这些美酒和用具,也多半是为了刘胜在阴世间寻欢作乐准备的。满城汉墓的出土文物,在另一个层面也在印证着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其实,如果我们将思绪再稍微展开,再来看一下西汉的祭祀制度,可能这种意涵便会更加清晰。在汉代的陵寝制度中,帝王死后有着一整套严格的丧葬礼仪制度。其中,仅就祭祀而言,便有着“日祭”、“月祭”和“时祭”之分。据《西汉会要》等古籍记载,日祭由专门供职于陵寝的侍卫人员,按一天中的固定时辰分四次对逝者进行献祭。月祭则在每个月的朔日(每月的第一天),由皇帝在祖庙中对先人进行祭奠。时祭则是皇帝或由皇帝指派的专门人员在每年的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对其先祖进行祭祀,时祭一般在陵寝的偏殿中举行。

从祭祀,特别是日祭来看,尽管帝王在阳世的生命已然终结,但是在阴间,帝王的生活依然在持续。所不同的,在阳世生活的是肉体,而在阴间活动的是灵魂。灵魂不死的观念,是如此深刻地印刻在了古人的身上。当然,这一观念,不仅仅在帝王身上有着体现,在一般平民百姓身上同样有着反映。只是普通民众的坟墓和随葬品远远没有帝王的规模宏大和储备丰厚而已。并且,一般百姓的坟墓也极易遭到毁坏,给后人留下的可资参考的遗迹也很少罢了。郭于华教授曾用“生的执着与死的困惑”来高度概括民间丧葬仪式中所潜藏的深刻的生命文化内涵,这一概括是非常精到的。

新中国成立后,一场以“唯物论”、“无神论”为指导思想的殡葬改革运动在神州大地迅猛展开。然而,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历史的脚步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传统的“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似乎也并没有改变多少。每当清明时节,殡葬用品市场上陈设着的纸制别墅和纸扎洋楼,还有小姐、二奶、笔记本电脑、IPAD等纸扎用品,这些“陋俗”尽管看起来滑稽可笑,但谁又能够否认不是这一传统观念在持续作用的结果呢?毫不夸张地说,“事死如事生”的传统观念,历经两千余年,已然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在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迁,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与挑战。如何在新环境下重新审视并建立起健康成熟合理正确的生死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在中国文化中,“事死如事生”,即把对待人类最终归宿——“死”的态度同样看作处理“活”的态度一样重要。“既然已经出发了就不必回头”,让我们珍惜眼前拥有并积极地迎接未来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