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回忆往事,写下一首七律,质朴凝练,又富有禅意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9-27 04:11:44

生命就像一个容器,人们每天都会塞一些物品进去,也会经常从中取出很多东西。年少时精力旺盛,朝气蓬勃,这个容器一般都会处于一直填充状态。人到中年之后,如果总是入不敷出,很多人就会产生一种极其焦虑和迷茫的情绪。

当容器处于不断输出的处境,有些人不仅可以做到不急不慌,而且显得极其淡定。既然人生只是一个过程,生命也不可能无限延续,所以又何必表现得如此悲愁和楚楚可怜的模样。中唐一位诗人就在晚年看淡得失,从而让每天的生活都显得非常轻松。下面一起读诗:

思往喜今

唐 · 白居易

忆除司马向江州,及此凡经十五秋。

虽在簪裾从俗累,半寻山水是闲游。

谪居终带乡关思,领郡犹分邦国忧。

争似如今作宾客,都无一念到心头。

白居易是中唐杰出诗人,他在27岁举进士,后又拔萃吏部考试,顺利进入仕途。虽然难比一些神童惊艳的身世,不过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唐代,白居易可谓少年得志。

白居易在唐宪宗年代初授拾遗,他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最后由于触怒龙颜而被贬江州,暂时结束了在朝堂中行走的经历,直到须发染霜之时,他才得以重回京城。

白居易年轻时因为知遇于君主,便以饱满的热情追求理想,渴望大展宏图、造福苍生。中年之后,随着人生际遇的变化,他忽然开始徘徊于儒释之间,甚至还赋诗告诉朋友面上灭除忧喜色,更希望胸中消尽是非心。这首诗就明显地具有这样的思想倾向,展现出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波动。

开篇抒写作者的回忆,“忆除司马向江州,及此凡经十五秋。”诗人晚年分司东都洛阳,工作轻松,生活闲散,再也不用案牍劳形,也无须参加无聊应酬。乐天有一天追忆往事,忽然想起15年前被贬远地的经历,一时间感慨万千。

“虽在簪裾从俗累,半寻山水是闲游”,这两句承接首联中的一个“忆”字,继续刻画他在宦途的坎坷经历。簪裾本指显贵者的服饰,此处代指宦途。

乐天之前经常要为俗事奔波劳累,还要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心里更会考虑如何才能做到八面玲珑。不过白居易又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并不善于隐藏内心,所以便觉得自己活得很累。

于是,乐天就会想办法排遣心中的愁绪。他每到一地都会寻幽访胜,并逐渐地开始结交僧侣人士,思想上也从最初的笃信儒学,开始向释家观点靠近。

颈联采用了对比手法,“谪居终带乡关思,领郡犹分邦国忧。”诗人满怀深情地说,在那艰难的谪居岁月里,由于经常形单影只,孤寂彷徨,他总会不停地思念亲人和故土,更盼望早日结束贬谪生涯。

不过,乐天在工作上一直表现得兢兢业业,既然身为父母官,就要为当地百姓谋福利,也要为君王分担忧愁,“领郡”是指担任地方州郡的行政职务。

乐天就像一朵开放在峭壁上的野花,孤独傲放,不管是否有人欣赏,他都会不断地吸收水分、沐浴阳光,并积极地向上生长,从不气馁,很少抱怨。

“争似如今作宾客,都无一念到心头”,最后两句颇有禅意。诗人晚年担任太子宾客,没有繁杂事务缠身,也不再追慕名利,就像王维那样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白居易觉得,生活不能只是工作,还要懂得休息和娱乐。所以他在洛阳时不仅组织了家庭乐队,还经常隔三岔五地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赋诗,畅谈通宵。乐天也会不时地前往寺院与大师交流,渴望获得一种超凡脱俗的体验。

白居易回忆往事,写下一首七律,质朴凝练,又富有禅意。全文从一个“忆”字开篇,到最后心头“无一念”,可谓层层递进,反映出乐天在仕途中的观念转变,也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2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