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价格战:汽车越卖越贵,经销商越卖越亏

丹烟聊汽车 2024-10-22 16:36:39

在过去的两年里,汽车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价格战持续了整整两年,汽车的均价却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出现大幅下降。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的均价竟然越来越贵,再次颠覆了认知。

日前,乘联会发布9月份乘用车价格段市场结构分析。数据指出,2019年乘用车总体零售均价是15.1万元,今年累计平均数值已经上涨来到18.2万元。乘用车市场存在普遍降价的情况,但新车的平均售价却越来越贵,啥情况?

图源:乘联会崔东树

对此,崔东树给出的分析是:影响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乘用车结构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国内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明显,传统豪华车下降的趋势较严峻,中低价车型销量占比减少,这是由包括换购群体在内的用户进行消费升级推动所致。说白了,消费升级是重点,就是大家的购车预算提高了,主流消费群体希望购买更加高级的新车。

数据的变化可以直接说明一些问题。作为以往的销量主力、市场重要构成,5-10万区间的乘用车占比,已经从 2020年的22%下滑至2024年的13%,降幅超40%。另一边,售价15万以上的车型销量,也在猛增。以10万元为单位跨度,几乎各个区间都在增长。其中,20-30万的车型占比,从2020年的14%升至18%;30-40万的新车从7%升至11%;40万以上的车型,市场份额基本保持不变。

图源:乘联会崔东树

到这里,车价变贵的主要原因就显而易见了。就是高端车型的热销,拉动了平均价格,与前面提到的消费升级是相互印证的。

首先,国内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销量提升,拉动了平均价格。比如问界M9上市9个多月累计大定突破15万辆,理想汽车今年已交付34万辆新车,今年3月份发布的小米SU7累计交付超5.5万辆。

其次,传统主流豪华品牌的销量虽然略有下滑,但依然保持强劲的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5.26万辆,同比下降6.5%;奥迪销量为32.04万辆,同比下降1.9%;宝马销量为37.59万辆,同比下降4.2%。

同时,在汽车消费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出行需求,而是开始追求更加舒适、豪华和个性化的驾乘体验,这种消费升级的趋势为高价位车型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价格战下,高端车型的价格走低,拉高了单车价格的平均数。

吊诡的是,车越卖越贵,作为连接消费者,服务于汽车市场的经销商却越卖越亏?

中国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无底线的“价格战”已致使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1380亿元。且卖车的经销商损失最大,上半年平均每家4S店亏损178万元,经销商成为“价格战”最新倒下的一批受害者。

而让汽车经销商“饭碗”端不牢的核心在于价格严重倒挂。比如一辆车建议零售价30万元,经销商按照30万元在银行获得贷款付给主机厂,同时把汽车合格证抵押给金融机构,等待销售回款后向银行赎回合格证。但这辆车在市场上只能卖25万元,中间5万元的差值需要经销商自己贴钱还给银行。

主机厂并非不知道这会使得经销商持续性亏损,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仍然把新车销售和库存压力都转嫁到下游经销商身上。最近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的信息中显示,多家主机厂在“转嫁”的过程中采取的不合理限制,已经涉嫌垄断。

市场监管总局经核查,向多家品牌汽车供应商送达《提醒敦促函》,指出其经营行为存在的垄断风险,要求强化合规管理,自查整改。不过,经销商们并不能大松一口气,在卖车、定价等受到主机厂限制,且没有经营自主权的经销商,只能从头梳理主机厂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当打破经销商面临的库存压力大,进销差倒挂的现象。

或许有人认为经销商体系已经不再适应如今新势力的直销模式,所以倒下并不可惜。这种宏大叙事听上去很振奋,但全国的经销商多达2万家,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倒闭,受伤的不仅是购车人,还会导致大量的失业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稳定的冲击。牺牲了这么多的价格战,真的赢了吗?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就是,如果价格成为购车的唯一指标,那么随时担心会被价格被刺,对汽车品牌是不可能建立起忠诚度的。对于行业而言,“价格战”注定不会是产业升级的最终出路,因为无论是从历史经验,还是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从来都没有靠一味低价建立起来的行业优势。“价格战”带来的销量,最终也无法转化为企业、行业、产业的竞争力。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