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最好的富养:两不动,三不止

人情在艺境 2024-09-27 00:00:40

古语有云:“养身靠动,动则长久;养心靠静,静则不乱。”

时光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生命宝贵,人生下半场,每一天都不可多得。

在剩余的时光里,最重要的是自我活得精彩。

物质之外,你自身才是最宝贵的一切。

建议退休之后,学会“两不动,三不止”,让生命有品位,让人生多快乐。

1

两不动

一、不动攀比心,福缘常伴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只独脚的虫子对一只多足的虫子说:“我仅有一足,而你却拥有众多的脚,真是令人羡慕。”

多足的虫子回应道:“这算得了什么,你看那蛇,没有脚也能迅速地移动,那才是真正的令人羡慕。”

蛇则说:“这又算得了什么,风连形体都没有,却能无处不在,自由来去,不受束缚。”

风接着说:“我虽然自由,但我看不见任何东西,不如眼睛,能看见一切。”

眼睛则说:“我能看见一切,但我没有隐私,总是暴露在外,还是心更好,它不用看,却能知晓一切。”

而心,沉默不语。

人们总是动不动与他人作比较,却忽略了自自身独特的价值。

《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憾且无缺的人生。

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它不会偏袒任何人,也不会吝啬于任何人。

想一想,当你羡慕他人的生活时,也许对方也在羡慕你所拥有的。

即使你没有豪华的汽车,但你用脚步走出的健康之路是宝贵的;

即使你没有豪华的别墅,但你在简朴的家中感受到的温暖是真实的。

何必四处张望,失去了体味幸福的感觉;

又何必不断比较,让自己失去了快乐的时光。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自有各人的福缘。

退休后的生活,更要懂得知足,莫与他人攀比。

只有放下攀比心,内心才能保持平和,才有精力去享受美好生活。

二、不动坏情绪,和气常存

常言道:“和睦堂里福寿广,和气家中人为贵。”

家庭中,怒气多则福气少,脾气大则和气弱。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容易变成压力和情绪的俘虏。

很多人不能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时间一长,反而影响到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在《家之上下四旁》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清朝乾隆年间,朝廷大力推广汉人的礼仪文化。

乾隆皇帝推崇以“孝”为核心治理国家,命令文武百官及普通百姓都要学习孝道。

然而,在湖北的一个原本富裕的家庭,却因为婆媳之间的矛盾而走向了衰败,这个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婆媳二人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执,起初只是口角,后来竟演变成了肢体冲突,家中常常是一片混乱。

连续不断的争吵不仅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也打扰了邻里的安宁,最终邻居们忍无可忍,将此事上报给了总督府。

在那个强调孝道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家庭矛盾无疑是对地方形象的严重损害。

总督得知后极为愤怒,以不孝的罪名对夫妻二人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同时对未能有效劝解的兄弟姐妹也给予了重罚。

这个曾经富裕且人丁兴旺的家庭,因为这场风波而迅速没落。

古人常说:“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

子女犯错时,父母应先引导孩子知错就改,而非情绪化的发泄;

家有争执时,彼此应避免相互指责,要懂得换位思考,理性沟通。

一个家庭要想美满幸福,福运多多,家人之间就要学会遇事情绪稳定。

不动坏情绪,修一颗平常心,让整个家庭处于一个积极的能量场,福气自来。

2

三不止

一、手脚不止,忙能生趣

古人说:“人闲事非多,一忙解千愁。”

忙碌时,我们常梦想着闲暇,盼望能稍作休息。

然而一旦真的空闲,却又感到无所事事,心神不宁。

传说,有个人在前往阎王殿的路上,偶遇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

宫殿的主人热情邀请他留下居住。

这人问道:“此地可有劳作?我一生奔波,死后不愿再受辛劳。”

宫殿主人答道:“此处唯有美食佳肴,任君享用;舒适床榻,随时安眠,无人打扰。”

听闻此言,他心想这正是他生前所向往的生活,便决定留下。

起初,他享受了一段惬意时光。

但不久,他便开始感到一阵空虚,于是找到宫殿主人,“我每日只是吃睡,毫无乐趣,这里可有什么活计让我做的?”

宫殿主人微笑道:“抱歉,此地无需劳作。”

数月后,他无法忍受这种生活,他再次找到宫殿主人,愤怒地说:“我受够了这种日子!若无事可做,我宁愿下地狱,也不愿留在这里!”

宫殿主人摇头叹息:“你以为这里是乐土?这里本就是地狱啊。”

很多人认为,退休之后,终于可以停下手里的一切,享受清闲。

但其实,闲如同罂粟一样,有着迷人却致命的芳香。

《一生的忠告》里说:“有事可做,是一个人保持最佳状态的唯一途径,否则他就会陷入空虚和无聊。”

人不应无所事事,若有能力,应找些事情做,这样生活才显得有价值。

否则,一旦过于清闲,也就离变成废人不远了。

只有当我们投身于日常的忙碌之中,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与充实。

二、运动不止,动能养身

研究表明,“中年以后若长期不运动,身体机能可能下降30%;而有氧运动则能让人的生理年龄年轻10至12岁。”

虽然运动可能不是最轻松的养生方式,但它对身体的长期益处是显著的。

清华大学的体育名人马约翰,即使年过八十,依然保持着青春活力,工作充满生机。

他曾与同事合作赢得北京市网球双打冠军,成为76岁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纪录保持者,令人钦佩。

看了他的人生过往经历,马约翰的健康状态得益于他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

他日常跑步,假日骑行,即使年轻人超越,他也不甘示弱,总是与他们竞速。

即使没有专门的运动场所,他也会在人民大会堂的楼梯上锻炼,坚持上下楼梯,从不懈怠。

《诸病源候论》:“运动骨血,则气强。”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无法对抗自然,阻止身体的老化。

但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来延缓身体的衰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充满活力的外表和强健的体魄,是长期汗水下给予自身的回报。

生命不止,运动不息。

你迈出的每一步和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最终都会拉长你生命的长度与高度。

三、学习不止,知能益智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事情:

父母和子女打电话,话筒里充斥着不耐烦的声音:“哎呀,我都教了你快八百遍了,你怎么还学不会呢?算了,就这样吧!”

医院里,需要看病的老人,面对复杂的挂号流程,老人们东问西问急得团团转……

林语堂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有些人回顾过去,觉得自己前半生工作得太辛苦,错过了享受生活的机会。

退休后,他们认为终于可以放下一切,不再追求学习和成长。

于是放弃了学习,将书籍束之高阁,将时间全部用于享乐。

然而,另一些人则选择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

他们说:“年轻时心浮气躁,现在正是静下心来阅读的好时机。”

在阳光的照耀下,他们反复阅读,逐渐领悟书中的深意,更加珍惜现在的宁静。

还有一些老年人,他们不愿意被时代淘汰,因此努力学习新事物,如使用智能手机、制作短视频、上网冲浪,不放过任何年轻人喜欢的事物。

在时代快速更迭的今天,退休后,如果停止学习,很快就会与时代脱节。

正如俗话所说,“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保持精神上的活力。

每天阅读、学习新技能、培养爱好,思想才能更新,境界才会提升。

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人生将更有价值,生活也将更有意义。

《素问》中说:“气血极欲动,精神极欲静。”

人生后半程,较好的养生之道,宜动静结合。

适度动一动,强健体魄;内心静一静,滋养灵魂。

退休生活,当思来之不易;一言一行,当思富人富己。

余生,愿你我都能自在安宁、顺遂祥和地过好未来的每一天。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