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爱国教育,是向历史人物学习▲文化观察31

国学传播 2024-09-04 04:29:03

引文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任何强制性的教育都很容易带来反效果,甚至让原本积极进取的人变得逆反而愈加危险。

所以,即使是孔子,在教育上也喜欢和学生们打成一片,随时针对学生们的所作所为进行现场教学,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才是效果最好的,于是,才有了孔门七十二贤。

那么,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又该如何进行呢?

楷模即是力量

人类在幼年直至青少年阶段都有着模仿的天性,所以,家长的言传身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家长素质的良莠不齐,为孩子树立几个优秀的偶像也是引导孩子成长的正确方式。

那么,如何在爱国主义教育上为孩子们树立优秀的偶像呢?

偶像的知名度太低难免会影响孩子们的心态,所以,在此介绍几个大众都耳熟能详的适合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楷模!

岳飞

提到爱国主义教育,岳飞应该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历史人物。

岳飞是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将领,也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民族英雄。

从二十岁起,岳飞曾先后四次从军。古代不比当代,生存条件更加艰苦,尤其是行军作战,即使是身为将领,也只能一路颠簸,更有随时败逃的风险。岳飞能够四次从军,可见他的爱国心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如此,岳飞在整个从军生涯中,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为了守护南宋,为了保护南宋的人民,岳飞奋不顾身的活跃在抗金前线,并不断取得成功,可以说,他是典型的爱国主义将领。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这句名言直到今天仍旧在激励着无数爱国人士,配合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业,可以说,诸葛亮也是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爱国主义人士的典型。

提起诸葛亮的传奇人生,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开始,诸葛亮就开始兢兢业业地为刘备谋划经营,一生未曾懈怠。

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指挥夷陵之战战败后,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为了帮助后主阿斗恢复汉室,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却未能如愿,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的一生是勤勉的,乃至劳累的一生,他的爱国之心足以感天动地。

辛弃疾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的济南已经是金国的实际统治区,很多北方汉人心甘情愿成为金国治下的民众。

辛弃疾则不然,他一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北伐收复国土。为此,辛弃疾曾组织过一支两千多人的反金义军,也曾两度甘愿冒着风险在敌占区成功追杀叛徒。

尽管辛弃疾一生试图恢复中原,也因此一生郁郁不得志,辛弃疾却从未放弃过,他那份饱含爱国热情的心绪很多都体现在他所创作的爱国诗词中。

辛弃疾的爱国之心,有言有行,绝不是沽名钓誉,而是真正的爱得深沉。

李白

在这里提及李白,难免会被人质疑,有些人认为李白加入永王李璘幕府是一大污点。

事实上,当时唐玄宗命令太子李亨和永王李璘征兵剿灭叛乱,李白加入李璘幕府其实是打算为国效力。奈何,太子李亨不甘心当个老太子,索性架空了唐玄宗,直接登基为唐肃宗。新皇继位了,自然就不能容忍亲王拥兵的永王李璘,于是,永王李璘的起兵就被定性为叛乱了。

理清了这个过程,我们就知道李白加入永王幕府的初衷仍旧是他年轻时政治理想的延续,他仍旧想在晚年有一番政治作为。他能够在56岁高龄加入永王阵营进行平叛剿匪足以证明他的爱国之心。

如果这样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那么,李白在流放被赦免后,60岁高龄时仍准备去参军报国,可惜行进到半路生了大病,未能成行,但从中足以看出李白深厚的爱国情怀。

结语

在教育过程中,强行说教其实是最下乘的教育手段,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根本就不需要说教。只要让学生们更多地接触那些富有爱国情怀的古代英雄人物,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就会深入学生们的心中,长此以往,爱国主义自然就会植根于大众心中,哪里还需要什么特别教育。

当代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传统文化不再受重视,数典忘祖之徒多了,爱国自然就会成为一场自上而下的笑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