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锄禾日当午是错误的,作者在胡扯,哪有人顶着烈日干农活的

一舟热点 2022-07-11 13:02:1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二)当中的诗句,这首诗创作于中唐时期;诗人用简短精炼,通俗质朴的词语,刻画出一幅,穷苦老百姓在烈日炎炎的当空下,不畏酷暑,辛勤劳作的画面;既表达了作者当时悲天悯人的真挚感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

这首诗既描述了农民耕作的辛苦,更说明了粮食来之不易;它是农民用无数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粒粒都饱含着劳苦农民的心血。

由于这首诗通俗易懂,并且,极具劝导教育人们珍惜粮食的意义;因此,千百年来它广为传诵,一直以来也都被列入小学语文教材。

以前这首诗的标题就叫《锄禾》,后来不知何故改成悯农(二)。

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诗,人们一直都觉得这是一首很经典完美的诗;可是,现在为何有人质疑这首诗词当中的“锄禾日当午”是错误的?

有人说:作者就是在瞎扯,哪有人会“傻傻”地顶着午间的烈日,在田地间辛苦劳作的?就是再忙,再勤快也不差这么一点时间吧!

有人认为,即使是在现代机械化的今天,也很少会有农民,在午间烈日暴晒的时候,仍然在田间劳作的。

农民伯伯不都是趁着太阳没出来的时候,早早就出去干活,等太阳一热辣的时候,就收工回家休息的吗?更何况,在古代那种恶劣的耕作条件,恶劣的劳动环境下,怎么有人受得了毒辣太阳的炙烤?

所以,有人据此认为作者这首诗的第一句:“锄禾日当午”的表述是有误的,不够贴切,不够实际。

说这话的人,也许多半是那些,一出生就在现代大都市里长大的人;他(她)们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农民的生活,只是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质疑这句诗的正确性。

当然,这也难怪了,有些十指不沾泥,久居都市的人,就算是五谷不分也不足为奇;更何况是古代农业生产的事。

那么,古人为何要在太阳最热辣的午间锄草耕作呢?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距离现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那个时候的一切都与现在有天壤之别,农业生产就更是原始落后;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穷苦不堪,为了养家糊口必须要对田地进行勤耕细作;锄田锄地、播种、除草、施肥等等;一大堆繁琐复杂的耕作工序要完成。

而在这些繁琐的工序当中,除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除草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着农作物的生长和最终的收成。

古代又没有农药,更没有除草剂;而且,夏季的时候雨水多,农作物长得快,杂草长得更快;因此,为了把田地间的杂草,更高效地清除干净,以给农作物创造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农民都会选择在太阳最热辣的午间,用锄头或用手把田地间的杂草连根弄起来;然后,把杂草置于猛烈的太阳下暴晒,以让这些杂草死得更快,死得更彻底!

有人又会说,难道就不能在早上太阳还不出来的时候,先把杂草清除干净,等到午间太阳热辣的时候,不也是一样可以把杂草暴晒死吗?

要知道,夏季的天气说变就变,这一刻可能是晴空万里,下一刻就有可能是倾盆大雨;而杂草的生命力都是很强的,早上把它弄起来,一下雨,它很快又会重新生长了,这样的话就要进行重复的清除了;与其这样增加劳动成本,还不如趁着午间太阳热辣的时候,把杂草弄起来暴晒一下,效果反而会更好。

况且,由于古代的农业生产、劳动耕作的效率非常低,而农作物的播种、耕作、收割都是有季节时限的;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时间,就要大打折扣,甚至会劳而无功,颗粒无收。

由于劳动效率太低,为了在最佳的时间节点,完成整个农业生产的工作,农民不得不抢时间,或者增加劳动时间的长度来赶农忙;所以,别说是在烈日当头的午间劳作了,即使是早出晚归,全天候在田地间顶着太阳劳作,也是必须要做的。

结语:这首诗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证明它是经得推敲的,“锄禾日当午”这句诗,站在作者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思考,自然,也是无可置疑的。

1 阅读:160
评论列表
  • 2022-07-11 20:36

    本人农村,十四前就干过锄禾日当午,十二点半才收工。旱时半夜两三点起来挑水浇地。没下过地的人才会说锄禾日当午不对时。

  • 2022-07-11 21:02

    那些城市里的人,如果不方便去农村,可以去建筑工地看看楼顶扎钢筋的。

  • 2022-07-11 20:29

    就是现在也是在日头好的时候除草

  • 2022-07-23 09:01

    的确不全对,有的地方穷人衣不遮体,一家只有一两件衣服,如果有女儿,都是轮流穿,所以怕大家看见都是凌晨天刚亮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