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场英姿现,巾帼英雄美名扬!

来自彩云之南 2020-03-10 11:34:43

抗疫防控战场,由于职业的关系,女同胞占了多半数,她们顶起了抗疫防控的半边天!一线战场上,到处是她们美丽的身影,她们用爱心、智慧、辛勤的工作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抗疫之歌。      三八妇女节,向抗疫防控战场上的女同胞致敬!     先说说抗疫防控战场上的女帅,科学院院士李兰娟。     李兰娟院士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及时地提出了“武汉封城”的重大决策并被采用。这一英明决策,有效地切断了传播途径,为湖北以外的省份切断了输入病例,阻止疫情的蔓延起了重要作用,打好了疫情防控的第一仗!      武汉封城带来了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根据专家团队的科学模型预测,如果武汉封城延后5天执行,将使疫情的感染人数增加3倍,感染人数大约会达到30多万人。如果当时没有及时采取这一强有力的防控措施,疫病这么可怕的蔓延,不知会有多少人丧生病魔的毒爪。      李兰娟院士在疫情期间,每天只睡三个小时,研究抗新冠肺炎的药品和救治危重症病人的医疗方案,在电视上向老百姓传授隔离的基本知识。她已经73岁了,还为民如此辛劳,让人钦佩!

在抗疫防控的战场上,我军专门制造生物盾牌的女将军陈薇上战场了。       陈薇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曾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的她,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制中被寄予厚望。      1月26日,陈薇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深入疫区开展科研攻关。     1月28日,由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1月30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确诊速度,有力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

据3月3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由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闻令即动、争分夺秒,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视频中,陈薇说,“我们一定要牢记领袖的嘱托,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我们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我们期待着他们的好消息!

在这次疫情中,医务人员是最美“逆行者”。女医生甘如意的逆行之路却很不平常。因为别人的逆行之路可以乘飞机、火车和汽车,而她却只能骑自行车。

武汉封城的时候,甘如意正在湖北省公安县斑竹垱镇杨家码头村家里休假,她认为自己应该迅速返回工作单位参加抗议防控的战斗。可这里离她的工作单位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有300多公里路程。此时,道路交通已经封锁。可以找到许多理由不回去,但是,这位23岁的姑娘已经坚定了信心,一定要回去参加抗疫战斗。      没有车,她就骑自行车,用手机导航。有的地方不让自行车走,她只有步行,300公里的路程,甘如意艰难地走了四天三夜。

一路上,她遇到下雨路滑,风吹雨淋,遇到一个人走夜路的惶恐,遇到找不到旅馆的担忧,遇到没有地方充电的担心,遇到长途跋涉的劳累,这一切都是甘如意以前没有经历过的。她也得到了帮助。如在潜江,警察同志的帮助下,帮她找了一辆顺风车,让她从潜江搭车到武汉。

她在2月3日下午6时赶到了工作单位,马上就投身到抗疫防控的战斗中去。

郭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2005年毕业后进入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工作,是一位业务精湛的护理人员。      1月12日,繁忙工作的郭琴不幸被感染新冠肺炎,她由医护人员变成了患者,住进了她所工作的科室。住院期间,她高热胸闷口渴,很难受,但是,她看到医护人员很忙,她就忍着没有吱声。当她退烧以后,看到当时医院的病床很紧张,她就回家去隔离治疗。      1月27日,经过隔离治疗,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并经过专家评估身体状况良好,郭琴顺利康复。此时,疫情越来越严峻,医院的病人数量不断增多,危重患者也不断增加,医务人员奇缺,郭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决定重返岗位。

当郭琴重返工作岗位后,她由患者变成医护人员。她把自己的康复经历告诉患者,以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只要一看到她,心就安了。郭琴结合自己得病时的感受,添加了一个主动询问项目,就是她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主动询问患者的需要,然后为他们提供及时地护理服务。      郭琴所在科室的重症患者在他们的精心救治下,一个个转危为安,有的治愈出院了,郭琴感到很欣慰。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7支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17个重症病区,来自同济医院和各医疗队的18名麻醉医生混编成一支插管小分队。两人一组,24小时三班倒。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治医生王晶晶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工作,因为被插管的患者都是危重病人,在插管的瞬间,病人口中分泌物会喷溅到操作者身上,给操作者带来感染风险。      这又是一个和死神赛跑的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因为此刻,患者只能靠体内储备的氧气维持循环,他们必须要在30秒内将一根导管从患者口腔插入气道。      王晶晶他们每天就是这样工作的。她说:“听到监护仪那个噔噔噔的声音不一样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的心率开始往上飙了,知道这个病人的氧饱和度在往下掉了,如果没插进去,这个病人说不定就没有了。”      王晶晶他们就是这样努力工作着,为每一个危重病人带来生的希望。看到救治的危重病人转危为安时,王晶晶高兴地说,很有成就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隔离病房收治了一位2个月大的小患者盈盈。      2月初,盈盈一家都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她的爸爸、妈妈、哥哥等都入住了潮州当地医院隔离病房。盈盈才2个月大,为了更好地救治她,小盈盈转院来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治疗。      隔离病房护士彭纷霞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抱起盈盈时,在她的襁褓中发现的小纸条。盈盈妈妈这样写道:我在这里给你们磕头了,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她才两个月15天,她都没有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虽然现在不太美好,但是我相信你们,相信领导,这都只是暂时的。      所有护理小盈盈的护士都成为了小盈盈的代理妈妈。

她们为小盈盈冲奶粉、换尿布、买玩具、抱着逗她玩、为她唱摇篮曲,还把小盈盈的生活情况通过微信传给她妈妈看,盈盈的家人非常感动。      2月17日,小盈盈病愈出院了,8位“代理妈妈”还给宝宝家人写了一封信,信里,“妈妈们”详细地写着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孩子的寄语:“祝福宝宝健康成长!”      在抗疫防控的战场上,在儿科病房的女医务人员,全是病儿的最美“代理妈妈!”。

生孩子是女人一生中艰难痛苦的经历,特别是快要分娩的孕妇又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担心孩子又担心大人,忧虑笼罩着孕妇全家。      孕妇刘丽在孕期37周时,感觉腹部不适,去医院检查,在做例行CT时,显示肺部明显磨玻璃样病变。她成了新冠肺炎高度疑似患者。      刘丽尝试联系了附近的私立医院,发现大家都不愿意接收她这种“麻烦”的产妇。反复拨打120,由于太繁忙,1个小时都没有空车。    “绝望,真的绝望。我和妈妈在路边急得大哭,最后还是120把我接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刘丽说,医院知道她是高度疑似病例,但还是接收了她。   “我们不救她,产妇和孩子都会有生命危险。”当班医生直接把刘丽送到了住院部。      凌晨2点,医生紧急在负压隔离病房为她进行了手术。麻药生效后6分钟,宝宝就呱呱落地了。

在疫情期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生的产妇中,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就有70名,其中,确诊患者有7名。      省妇幼产科病区副主任操冬梅就不止一次为新冠肺炎产妇接生。她清楚的记得,刘丽来时,宫口已经开了0.5公分了。    “道路交通管制,小病不看,慢病可缓,但生孩子可不能拖。”操冬梅说,她当时就知道刘丽是高度疑似患者,但也顾不了那么多,情况危急,必须救,不然就可能是一尸两命。   “身着三级防护服后,缺氧,人难受,最困难的是戴上护目镜视线看不清。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绝不能出错,只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产妇的安全。”操冬梅说。这名个子娇小的女医生,离家一个多月,住在医院,最多一天要做六七台手术。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在1月20日~3月5日,累计有3200多名新生儿在这里降生。由于准备充分,技术精湛,隔离设施完备,他们不但实现了胎儿存活率百分百,还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寻找杨护士!武汉小伙刘猛在病愈后重回方舱医院,寻找江西医疗队的杨护士。      一月下旬,刘猛和父亲先后成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整个家庭被乌云笼罩,紧张、不安、惶恐。

他们住进了方舱医院,由于很担心病情,刘猛整天忧心忡忡,很焦虑。     一位护士走近了他,对他说:“你不要怕,我们会竭尽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护士的话,如一股暖流,滋润着他紧张不安的心,他感到轻松了许多。

由于护士穿着防护服,他看不清她的模样,只知道她叫杨辉利。     方舱医院的夜晚,病人已经入睡,刘猛睡不着,在病床在辗转反侧。这时,杨护士来了,他们俩聊起天来。   “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她问起刘猛。   “24岁了。”刘猛说。   “你是做什么的?”她继续问着。   “个体生意。”刘猛答道。     刘猛向杨护士说起了自己和家人这段经历,年前他们家还聚会了两次,之后家里多人感染,分散在湖北多地。     听完刘猛的故事后,杨护士也聊起了她跟随医疗队来武汉的经历。    “我们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我们也会怕。”杨护士说,可是为了救治患者,来不及多想,第二天就得穿好防护服进舱,接收第一批患者。

“第一次全副武装,不一会儿我就头发晕,呼吸困难,还有点想吐。”杨护士说,只能心里给自己加油、鼓劲。    “你不要怕,你还这么年轻,相信自己一定会没事的。”杨护士说,我们江西医疗队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你们的。简单的交流,朴实的话语,刘猛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我是和她一番聊天后,才走出了心里的阴影。”刘猛回忆着在“舱”内的点点滴滴。刘猛坚定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治疗。     2月中旬,刘猛和父亲病愈出院了!出院时,刘猛向医护人员道谢留影,可是没有看见杨护士。据说,杨护士调到其它病区。     出院后一周后,刘猛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杨护士。     刘猛说,我一定要向她当面道谢,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还要和她留个影。

在武汉抗疫防控战场上,活跃着一批女志愿者,努力为打赢抗疫防控战做出了贡献。      在武汉封城以后,城市交通也中断了。医务人员出现了上下班难。那段时期,正值春节前,疫情呈爆发之之势,病患增加迅速,医务人员没日没夜奋战,有的十几个小时都没有休息,只好睡在地上。

1月24日,武汉一位90后姑娘,她是打理武汉4家酒店的肖雅星,看到这些情况后,迅速建了一个叫 “武汉医护酒店支援群” 的微信群,并在群里发出倡议:“医护人员,是我们武汉现在最急需守护的天使。由于交通不便,很多医护人员无法准时上下班,晚上12点下班又无车可回家;即使能够找到车回家后,到家都一二点了,第二天早晨得6点起床准备上班,中间能休息的时间只能4个多小时,我现在愿意把自家开的酒店房间拿出来,免费让医务人员入住, 希望武汉酒店的老板或经理,能够一起贡献力量。”

让她没想到建群4个小时后,就有40多家酒店响应。后来,在他们的努力下,他们的队伍发展壮大,有了三百家酒店,房源1.7万间。全部免费提供给医护人员居住。他们制作了酒店高德云图,把地址在地图上标注起来,方便医护人员寻找。      肖雅星还把自家酒店建成爱心物资仓储驿站。收集全国各地的爱心捐赠物资,然后又把这些物资送到各医疗点。从下货到送货,都是肖雅星带领着小伙伴们亲力亲为,他们很累,但是他们干得很欢!肖雅星说:大家在一起去做这个事情,把武汉变得更好,希望这个疫情更快地结束。”

3月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武汉志愿者杨雪讲述了她和志愿者团队的故事。      杨雪是武汉洪山区的一名青年志愿者,是一名90后女孩。一开始,她负责接送在同济医院当护士的表妹上下班。     在此过程中,杨雪发现还有许多和表妹一样初心不变的医护人员,她就想着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经过和朋友商量,决定一起成立“守护天使志愿者车队”,每天送医护人员上班。没想到号召刚发出去,立刻引来很多人报名,这再次引发她们思考。

“如果想把志愿者工作做好,仅凭热情是不够的,首先需要保证志愿者的安全。同时还要保证志愿者的工作可以持续性开展。”杨雪称,他们开始对就志愿者进行筛选,后来看到武汉市招募青年志愿者公告,她和团队商量决定让车队总体加入洪山青年突击队,以此更方便管理和调度。     目前,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支“守护天使”志愿者车队日常跑车30辆,每天在路上接送医护人员,做着物资运输的工作。     有一次,她在执行物资运输任务时,她看到有辆军车,军车里的有位军人见她们车头贴有青年队车标,当即把车窗摇下来,给她们敬了一个军礼。    “那一刻我感到很震撼,他们是来援助武汉,是来帮助我们的,他们还在给武汉人加油,给我们鼓劲!这件事坚定了我做志愿者的决心,瞬间让我觉得身为武汉人,我必须勇敢的站出来,为武汉变好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杨雪激动地说着。

感人的事迹太多,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写到这里。战疫一线,到处盛开着美丽的抗疫之花,她们个个都是巾帼英雄!向她们致敬!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