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面对抑郁与回避型人格的挑战,父母如何帮助儿子重拾信心

开济说育儿 2025-01-21 04:24:49

阿耀是一名初一年级的男生,有一个八岁的妹妹,母亲为一名公司经理,父亲为事业单位职工。

由于母亲工作繁忙,父亲的工作较为轻松,兄妹俩的日常生活多由父亲负责照顾,家庭关系尚可。

父亲性格较为固执,总是挑剔别人身上的问题,在家里照顾子女无微不至。

但在阿耀眼中,父亲扮演着母亲的角色,性格细腻而柔弱。母亲雷厉风行,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家庭重大事件的决策中都起着关键作用。

从小到大,阿耀乖巧懂事,小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与同学相处融洽,深受同学、老师和家中长辈的喜爱。

但阿耀的性格内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尽力做得尽善尽美,妈妈虽然工作较忙,但是平时和阿耀的沟通较多,阿耀有心事也多愿意与妈妈交流。

阿耀希望通过发奋读书,在班级能排在前几名,但由于自我状态没有调整好,六年级下学期的期末成绩未如所愿。

升上初中之后,学业压力变大,班级里出现一些不好的学风,这些使得阿耀对学校和班级产生了厌烦情绪,要求请假在家中休息。

母亲和班主任联系,希望班主任开导一下孩子,故班主任与阿耀约时间面谈。

但在约定时间里班主任由于工作事由未能及时出现,而阿耀当时是请假期间,没有穿校服回校,被值班人员批评教育。

阿耀十分生气、委屈,回到家跟妈妈说再也不想回学校上课,在家通过玩电脑宣泄心中苦闷,很少出门。

母亲十分担心孩子,偶尔劝说孩子回校上课,但阿耀总是以头痛、肚子疼等身体不适的原因频繁请假。

后来,阿耀变得连家人都不愿意搭理,饮食和入睡都不规律,总喜欢把时间耗在电脑前,以前喜欢的篮球、跑步等运动都不再感兴趣。

最近一周,阿耀情绪低落,在家中因上学的事情与父母发生争执,争论激烈时情绪暴躁,摔东西。

阿耀曾与父母动手一次,父母非常担忧,陪同孩子寻求我的帮助,阿耀母亲希望通过干预缓解他的情绪,并能让孩子回到学校。

阿耀在我面前表示自己短时间内拒绝再回到学校上学,但因与家人闹得特别不愉快,希望我帮他调节家庭关系,缓解现在的困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游戏也日新月异,对于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急剧膨胀而且面临繁重课业压力的青少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网络游戏给青少年提供释放内心压力和宣泄负面情绪的通道,而其中虚拟的奖赏也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故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阿耀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成为自己的英雄。

但是沉溺网络,阿耀的成长烦恼变得更多,内心冲突也更为激烈,为了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他进一步沉迷网络,造成一个循环。

进入咨询室时,阿耀妈妈向我叙述具体情况,说到伤心处,妈妈会轻轻抽泣。

阿耀很拘谨,低头不语,我希望阿耀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时,阿耀拒绝回答,仅低头强调自己不想回到学校读书。

阿耀的阻抗特别强烈,我通过观察,发现阿耀情感细腻,性格内向,但悟性很高,认知能力强,对人有明显的不信任感,能清晰地领悟到他人给自己的提示,但是仍然用坚硬的外壳来对抗外部世界。

所以面对阿耀,我需要很多的耐心,运用共情慢慢走进他的内心,引导他冲破自己内心坚固的防线。

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安全的咨询氛围,我鼓励他把近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让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问题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发生的背景和演变的过程。

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使他在更深层次上意识到自己拒绝去上学以及沉迷网络之中,不是由于学校的校风问题以及老师的教育行为等造成的,而是他现在持有的扭曲想法,让他没有办法面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甚至是家人,故而躲藏在网络世界之中,不肯直面现实生活。

帮助阿耀改善目前僵硬的身体姿态和焦虑烦躁的情绪,让他在长期冲突中所产生的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平静自我。

网络游戏只是孩子潜在心理问题的一个表征,表现出来的似乎是对网络的沉迷,但实际上是孩子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要解决根源问题,需要找出创伤记忆,让孩子与家庭、学校直面困难,解决困扰,从而击碎网络游戏这厚重外壳下潜在的心理问题。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耀的病理性记忆,他在三年级一次期中测验时,由于粗心填错答题卡,被老师在班级点名批评,还被同学们课后传为笑谈,阿耀觉得十分丢脸。

我对阿耀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他低落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耀顺利地返回了学校,他和同学之间开始有了交流,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了,他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他母亲反馈阿耀近期心情平复许多,对网络游戏的控制力明显加强,对学校环境有新的认识。

阿耀与父母的交流增多,对妹妹恢复往日的喜爱。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