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登门拜访,离开后韩先楚大骂过去连元帅都咬,现在这副孬样

羽昕 2024-11-16 17:12:22

1980年,韩先楚从兰州军区调任中央军委常委,肩负重任,日夜忙碌。

这天,一个意外的客人登门拜访,唤起了他对战火纷飞岁月的回忆。

来人正是黄志勇,韩先楚的老战友。

几十年前,黄志勇在东北战场上曾是冀察热辽军区的参谋长,和韩先楚并肩作战,指挥了秋季攻势、冬季攻势、塔山狙击战等著名战役。

然而,韩先楚自始至终冷脸相待,只是简单交谈几句,便让黄志勇默默离去。

家人看到这一幕,难掩疑惑,忍不住问韩先楚为何对老战友如此冷淡。

韩先楚冷哼一声,直言道:“你们别看他现在老老实实,当年可是连元帅都敢咬几口!”韩先楚究竟所指何事?

彭德怀的电令与韩先楚的决断

1936年,在抗日战争的前夕,韩先楚将军率领的部队行进在尘土飞扬的陕北大地上。

当他们到达定边时,情况似乎与预期大为不同。城墙虽然坚固,但高度并不足以构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城墙的砖石经过岁月的侵蚀,显得有些破败,地面上的草木在石缝中生长,增添了几分荒凉的气息。

城内的气氛也异常安静,只驻扎着一个国民党骑兵营,且看上去并无太多警觉性。

韩先楚注意到城墙的结构特点——不高但足够坚固,理论上可被直接攀登。

在作战前夕,韩先楚向彭德怀发了一份详细的电报,将定边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上去,说明城内国民党守军情况、城墙高度、攻城可能性等细节。

彭德怀收到电报后,考虑到定边只是战役路线上的一个小城,觉得绕过定边不失为一个省时省力的选择,于是回电给韩先楚,建议部队绕行。

电报很快传到韩先楚手里,参谋念完回电内容,韩先楚决定采纳自己的判断,采取行动,但也保持了谨慎,确保计划无懈可击。

他召集了副手,逐一确认了兵力配置、攻击路线、火力支援等细节,并强调务必迅速拿下定边。

行动前夜,韩先楚指挥部队集结,趁着敌人被火力压制,韩先楚命令突击队迅速靠近城墙,用云梯攀爬。

士兵们动作麻利,踩上云梯迅速向上攀爬。

最前面的几名士兵已接近城墙顶端,他们手握步枪,时刻准备应对国民党军。

城内的国民党军在火力的压制下几乎难以出动,有几名守军刚探出头,便被迅速制伏。

韩先楚命令火力继续压制,在防线取得优势后,更多的士兵沿着云梯爬上城墙,接着分散到各个区域。

突击队从两侧向敌人合围,不给国民党军任何还手机会。

韩先楚指挥主力部队推进城内,士兵们快速清理了城门附近的敌人,敌人残部被逼至城内的几处角落,逐一被包围清除。

定边城在这次突袭中完全被韩先楚部队控制,攻城部队并未出现重大伤亡。

韩先楚在确认了全城安全后,下令部队驻扎整顿,并清点了缴获的武器弹药,详细统计战果。

冒险渡海

1949年底,解放军在金门的渡海作战失利,引发了各方对解放海南岛计划的担忧。

战役的难度让指挥部上上下下产生疑虑,海南岛复杂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更增添了忧虑。

作为第四野战军的副司令员,韩先楚提出海南岛是国民党在大陆最后的防线之一,倘若不能尽快解放,敌人有时间加固防御,后续战役将更加艰难。

1950年2月,在广州召开的第三野战军解放海南岛作战会议上,韩先楚详细解释了解放海南的渡海作战面临的挑战:由于解放军当时缺乏先进的渡海工具,主要依赖传统的风帆船,行动必须依靠季风顺利过海。

因此,韩先楚特别指出,如果不能在谷雨前,即4月20日之前完成渡海行动,风向将会转变,海南岛的作战将被迫拖延一年。

1950年4月16日夜间,韩先楚决定亲率部队渡海作战。

缺乏海空军掩护的情况下,渡海进攻的风险极大,尤其是在敌军防备严密的情况下。

然而,韩先楚丝毫没有退缩。他率领第40军和第43军的4个师、总计3万余名部队战士,依靠雷州半岛的灯楼角作为出发点,集合400多艘风帆船向海南岛挺进。

韩先楚亲自登船,确保自己与第一梯队一同抵达敌军防线最前沿。

4月17日凌晨3时,韩先楚率部队突破了国民党炮舰的拦截,成功在海南岛的临高角登陆。

战士们纷纷跳入海水中,手持武器冲向沙滩,在敌人的防线中撕开了突破口。

接着,部队依次分批登岛,形成了压倒性的攻势。韩先楚指挥部队稳步推进,迅速占领临高县城,步步推进至海南岛内部。

在登陆海南岛后的几天里,韩先楚指挥部队连续作战,逐步攻破国民党军薛岳苦心经营的“伯陵防线”。

这条防线遍布碉堡和掩体,号称固若金汤,但在韩先楚的指挥下,解放军队伍在敌人防线上连续突破,并迅速包围了各个据点。

4月30日,经过14天的激烈战斗,韩先楚指挥的第40军将红旗插上了海南岛的最南端,宣告海南岛全境解放。

老战友来访

1980年,韩先楚离开了兰州军区,经过小平同志的点将,晋升为中央军委常委。

此时的韩先楚已是军中的重量级人物,负责着国家重要的战略决策和军事指导工作。

就在韩先楚忙于处理中央军委事务时,一位老战友突然来访。

黄志勇和他曾在东北一起并肩作战,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共同经历生死的战友。

黄志勇是韩先楚熟悉的人物。几十年前,他是冀察热辽军区的参谋长,与韩先楚一起指挥过东北的秋季攻势、冬季攻势、塔山狙击战等著名战役。

然而,这次见面并没有多少寒暄和问候,韩先楚显得异常冷淡。

黄志勇刚进屋,韩先楚只是淡淡地打了个招呼。

几句简单的问候之后,两人之间几乎没有了进一步的交谈。

黄志勇试图多说几句,讲述了一些自己的近况和退休后的生活,但韩先楚始终没有流露出太多兴趣,只是点了点头,偶尔简短地回应几句。

黄志勇察觉到气氛有些微妙,但他依旧试图拉近距离。

提起了他们在东北战场上共同作战的日子,甚至讲起了塔山狙击战的细节。

然而,韩先楚没有表现出什么反应,只是静静地听着。

黄志勇提到自己在晚年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希望得到韩先楚的帮助,解决一些待遇上的问题。

韩先楚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没多说什么。

黄志勇几次试图缓解气氛,但韩先楚的冷漠让他逐渐失去了继续交流的热情。

见面结束后,黄志勇悄然离开,神情间带着几分落寞。

黄志勇离开后,韩先楚的家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对老战友如此冷淡。

韩先楚只是冷冷地回应道:“你们别看他现在老老实实的,当年他可是连元帅都敢咬几口。我已经很给他面子了,要不是看在战友的份上,我见都不会见他。”

徐向前的回忆

韩先楚提到的“黄志勇当年可是连元帅都敢咬几口”究竟是什么意思?熟悉徐向前元帅回忆录的人大多知道其中的原因。

徐向前是毛主席口中公认的“好人”,在回忆录中,总是充满了对战友和部下的怀念与赞扬。即使是战争年代发生的各种争执,徐向前多半也一笔带过。

然而,到了黄志勇这一章,这位一贯宽厚的元帅却显得严肃,数次点名批评黄志勇,连提他的名字时语气也显得不满。

黄志勇在延安时期的表现是徐向前批评的重点,尤其是在1943年延安抗大整风运动期间。

当时,黄志勇被派往抗大担任整风工作组的负责人,负责进行整风审查。

按照任务要求,整风的主要目的是让干部和学员们深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思想作风,以便统一思想,更好地团结对敌。

然而,黄志勇采取的手段非常强硬,甚至被批评为“搞逼供信的专家”。

当时,抗大内部一度陷入混乱,教职工和学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被严重破坏。

徐向前几次试图对黄志勇的行为进行劝告,但黄志勇依旧我行我素,对整风运动的指导方针并未加以改进。

直到毛主席介入,整风运动才逐渐回归正常,抗大的学习生活也才慢慢恢复稳定。

19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期间,徐向前被编入第五小组,也称西北小组,参与讨论。

在这个小组中,邱会作和黄志勇成了当时的“急先锋”,带头对徐向前元帅进行指责,甚至上升到无端的诬陷。

会议上,黄志勇表现得尤为激烈,言辞犀利,态度严厉。

据徐向前回忆,黄志勇质问他为何当年要率领四方面军渡河西进,毫不留情地将这段历史当作攻击点。

整个讨论期间,黄志勇毫不掩饰地对徐向前进行强烈批评,完全不顾两人曾经并肩作战的过往。

徐向前回忆道,这种接连不断的指责让他身心俱疲,整整十几天的批评结束后,感觉身体虚弱,就像是生了一场重病。

1984年,黄志勇正式从军队中退休。晚年生活中,黄志勇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不再参与军队事务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2011年,黄志勇在北京去世,享年97岁。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