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基后,那些手握重兵的功臣还好吗?其实他也杀了四位功臣

小岛知风 2024-06-02 10:57:19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是古代用来形容开国皇帝卸磨杀驴,当天下稳定之后,就对当初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举起屠刀进行杀戮。

比如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对待功臣极为残酷狠辣的开国皇帝,他们都曾对功臣展开了大肆杀戮。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几乎都会对开国功臣进行诛戮,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却打破了诛戮开国功臣的惯例,他几乎没怎么对功臣进行过杀戮,那么他为何没有诛戮功臣呢?

其实说李世民没有诛戮功臣并不严谨,他在位期间也诛杀了四位开国功臣,但如果仔细看看他诛杀的四位开国功臣理由就能看出来,他并不爱诛杀开国功臣,他不爱诛杀开国功臣主要在于干这种事太跌份,他丢不起这人。

李世民诛杀的四个开国功臣都是有必杀的原因

李世民给后世的感觉就是对待开国功臣很温和,实际上李世民也杀过四位功臣,只不过是这些功臣都有必死的理由。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他杀的第一位唐朝开国功臣就是大将罗艺,如果看过《隋唐》系列评书的人都知道罗艺是书中的老英雄,为人忠义正直,实际历史上的罗艺与评书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历史上的罗艺本是隋朝将领,在隋末农民大起义时,天下大乱,罗艺趁机自称幽州总管割据了幽州和营州地区,其统治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部分华北地区和部分东北地区。

在李世民的老爹唐高祖李渊攻占长安建立唐朝之后,罗艺审时度势,主动向李渊投降,这让李渊很高兴,于是李渊给罗艺赐姓为李,并加封为燕王兼幽州大都督,此后罗艺在幽州一直替唐朝牵制河北起义军领袖窦建德以及割据洛阳的军阀王世充。

后来唐朝攻灭窦建德和王世充时,罗艺立下了大功,但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二次起义时,李世民率军前去剿灭刘黑闼,李世民利用罗艺进攻刘黑闼,致使罗艺的军队损失惨重,二人由此结下仇怨。

罗艺军队被刘黑闼打散之后,他只能放弃幽州地盘主动到长安任职,此后罗艺在长安与李世民的大哥太子李建成交好,成了太子一党的成员,后来李世民与李建成争位,罗艺也就彻底站在了李世民的对立面。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也曾考虑过笼络罗艺,但是罗艺很不给李世民面子,他把李世民派来笼络他的人当街暴打,属于是羞辱了李世民,从此之后罗艺与李世民就算是成了死敌。结果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李建成,并逼迫李渊退位,罗艺就傻眼了。

李世民登基后表面没有追究罗艺,还允许罗艺开府治事,但是罗艺很害怕,他知道自己与李世民结怨太深,加上有巫婆蛊惑他,称他有皇帝之相,于是他就趁着率军去陕西抵御突厥时,打出替李建成报仇的名号举兵反叛。

不过罗艺起兵没多久,就被部下杀了,人头献给了李世民,李世民下旨将罗艺褫夺赐姓,并诛灭三族。可以说李世民是根本没费劲就平定了罗艺的叛乱,因此可以大胆猜测,罗艺可能是被李世民暗中派人蛊惑的反叛,李世民只是为了有借口诛杀他,毕竟他羞辱过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杀得第二个开国功臣就是侯君集,这个侯君集曾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很早就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还策划并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功臣之一,后来以功绩而论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七位。

在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更是被重用,一度出将入相,可是侯君集随着立下功劳越来越多再加上身份地位越来越高,他开始居功自傲起来。后来他率军攻灭高昌国之后,带头私吞了高昌国的金银宝贝,回师之后,虽然打了胜仗,却受到李世民的处罚,由此他对李世民心生怨怼。

随着李世民的第三子吴王李恪、第四子魏王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位,李承乾担心自己储位不保,暗中笼络侯君集帮自己出谋划策,侯君集则趁机建议李承乾效仿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并帮助李承乾谋划政变。

最终侯君集与李承乾的阴谋败露,侯君集与李承乾都被抓获,李承乾被李世民废为庶人,但是对于处理侯君集时,李世民很犹豫,因为侯君集跟随他很多年,二人是名为君臣情同好友,所以李世民不想处死侯君集,但遭到群臣反对,最终在群臣的劝谏之下,李世民同意赐侯君集自尽留全尸。

本来按照侯君集这种犯了谋逆之罪的人,理应牵连子女和整个家族,但是李世民不忍让侯君集绝后,特意下旨只杀侯君集一人,赦免侯君集的妻儿和家族成员,由此可见李世民对待功臣是很念旧情的。

李世民登基后杀得第三个开国功臣是张亮,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第十六位,他早年是瓦岗寨起义军出身,后来跟随大将李勣降唐,从此他就成了李世民边的得力干将。

最初时期,张亮当官很勤勉,勤于政务,爱民如子,在民间官声很好,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但是后来随着张亮抛弃结发妻子,续娶了李氏当妻子之后,李氏为人骄横,贪婪,还很迷信,逐渐的张亮就被李氏带歪了,也开始变得贪婪且迷信起来。

曾经侯君集劝说张亮起兵反叛,张亮还特意把这事报告给了李世民,只不过李世民不忍处置侯君集,就没理会这件事。侯君集被赐死后,张亮不仅没有引以为戒,还反而更加迷信一些术士之言。

后来有术士说张亮有真龙之相,张亮信以为真,就开始蓄养死士准备图谋不轨,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谋划,事情就被人揭发出来,于是李世民就下旨诛杀了张亮与妻子李氏。

李世民登基后杀得第四个开国功臣是李君羡,这个李君羡早年参加的是瓦岗寨起义军,后来投降了唐朝,在降唐之后,他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李世民登基时,正好突厥颉利可汗进犯长安,是李君羡和尉迟敬德率领敢死队在长安城外大破突厥军队,才让李世民与颉利可汗有了和谈的本钱,也保住了李世民刚登基不久的帝位。凭借大破突厥的功劳,李君羡被李世民加封为左武卫大将军、武连县公,李世民让他统率禁卫军护卫玄武门。

李世民晚年比较猜忌迷信,非常迷信谶语星象之说,正好李世民晚年时期,出现了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占星官通过占卜认为是女皇登基的前兆,与此同时民间有流传出谶语称“唐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坐享天下”。

这个星象和谶语让李世民十分厌恶,他一直派人暗中寻找女主武王是谁,但始终没有找到头绪。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时,李世民宴请群臣,在宴会上玩行酒令,要求参与宴会的群臣说出自己的乳名,正好参与宴会的李君羡称自己的乳名叫五娘子。

李君羡这番回答让李世民大吃一惊,要知道唐朝还是男尊女卑的社会,李世民根本没把女主武王往女人身上想,而李君羡乳名为女性称呼,再加上五和武同音,李君羡的官职是左武卫大将军,封爵是武连县公,全都是“武”字,再加上他还驻防玄武门,那可是李世民夺得皇位的地方,这如何能让李世民不猜忌。

于是这次宴会之后,李世民很快就找理由撤掉了李君羡的官职,把他外放为华州刺史,不久之后,李世民又以李君羡在华州结交术士图谋不轨为由,下旨将其处死,就这样李君羡成了李世民皇帝生涯中杀得最后一位开国功臣。

就看李世民杀得这四个开国功臣,罗艺那不用说了,两人有私人恩怨,而且罗艺还真的起兵反叛,那是自寻死路。侯君集属于是居功自傲,而且侯君集都做出准备政变的谋划了,李世民居然还不太想杀他,可见李世民还是比较念旧情。而张亮是被继妻李氏带坏了,死的也不算冤枉。最冤枉的其实就是李君羡,属于是被李世民猜忌所杀。

罗艺、侯君集、张亮三人都算是自己作死,他们三个人的行为别说李世民,换成任何皇帝都容不下他们,而且他们结局还会更惨得多,只有李君羡一人是被晚年的李世民猜忌所冤杀。

李世民本身胸襟比较宽广,再加上他很自信,所以他不屑于杀功臣

所以就看李世民杀得这四个开国功臣,这说明了李世民本身并没有太想诛杀开国功臣,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除了侯君集和张亮之外基本都是善终,像历史上比较赫赫有名的房玄龄、李靖、秦琼、尉迟敬德等人皆是善终。

这些功臣能善终都是李世民不想杀他们,而李世民不杀他们的原因主要在于他自己的能力太过于卓越了,这些开国功臣与他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他有着很强大的自信心。

古代皇帝杀功臣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是功臣能力实在太强,强过皇帝本人,且功绩还极高,权势过盛;其二就是皇帝老迈,精力跟不上,为了下一代铺路,必须除掉功臣。

第一种情况的典型例子就是刘邦杀韩信,论能力韩信远胜于刘邦,论功绩韩信有攻灭楚霸王项羽之功,可谓是汉朝第一功臣,所以刘邦不杀韩信,难道留着养肥了给自己找麻烦吗?

第二种情况的典型例子就是朱元璋杀蓝玉,当时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皇太孙朱允炆年幼,而朱元璋已经年纪老迈,他为了给朱允炆披荆斩棘,也必须得把蓝玉除掉。

所以朱元璋和刘邦杀功臣就是因为功臣的功绩太大,他们又年纪老迈,为了下一代着想,必须杀掉功臣。如果二人都在壮年之时,相信他们也不会着急杀功臣。

再看回李世民,要知道李世民登基时只有二十七八岁,正是大脑思维和身体机能最黄金时期,而唐朝的这些开国功臣基本都比李世民岁数大,比如房玄龄比他大了19岁,李靖比他大了27岁,尉迟敬德比他大了13岁,秦琼还稍微年轻点,但是按照史料中记载的秦琼事迹来看,他至少也得比李世民大10岁左右。

也就是说李世民登基时,这些开国功臣岁数都不小了,李世民有足够长的时间把他们都熬死,他们只要死在李世民前面,对李世民的后人不构成威胁,李世民杀不杀他们也没啥太大意义。而李君羡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他的年龄与李世民差不多大,再加上他的名讳还对应了谶语,所以他才被李世民猜忌所杀。

而且李世民的能力很强,他可是文武双全,简直堪称“六边形战士”,就看唐朝这些开国功臣,像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样有谋略的,武功方面不如李世民,像尉迟敬德、秦琼这样有武功的,谋略又远不及李世民,而像李靖那样文武双全的功臣年纪又太大了,所以他登基时虽然年轻,但是驾驭这些功臣的本事可是绝对有的,因此他有着强大的自信心。

再有就是大唐的天下算是李世民一刀一枪自己亲自打出来的,要知道唐朝的开国皇帝实际上是李世民老爹李渊,可是李渊从太原起兵到唐朝统一天下靠的都是李世民,李渊太原起兵攻打长安时,被隋朝名将宋老生打的是屡战屡败,后来是李世民谋划才击败了宋老生。

李渊攻下长安之后,更是只在长安坐镇,平定和统一天下的事都是由李世民去完成,平定西秦霸王薛举、薛仁杲父子、大破割据山西的刘武周和宋金刚、攻灭王世充和窦建德,唐朝统一天下总共有三大战场,分别是统一北方、统一中原、统一江南,李世民指挥了统一北方和统一中原两大战场,只有统一江南是李靖指挥的。

所以唐朝开国最大的功臣实际上是李世民本人,因此他才会不满大哥李建成当太子,千方百计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才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的功绩、声望在当时都是大唐之最,这些功臣哪个能比得过他,开国功臣的段位等级与李世民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那么李世民还有什么可担心他们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呢?

当然,这一切最主要的还得说是李世民胸襟宽广,他能容人,像著名的诤臣魏征,多次直言进谏冒犯李世民,不仅没事,还被李世民誉为“镜子”。

李世民可以说是充分做到了古语所说“成大事者能容人所不能忍”,李世民是一个非常有胸襟气魄的人,所以他能包容这些开国功臣,即便他们会有些小错,只要不像侯君集和张亮那样,李世民基本都可以包容他们。

所以李世民本身就对大唐建国有最大的功绩,再加上他卓越的文武能力,以及他登基时年富力强,他有很强的自信心可以驾驭这些功臣们,再加上他本身胸襟宽广,因此他没有做出大范围诛戮功臣的事情。

写在最后

从李世民诛杀的四位开国功臣能看出来,只要不是罗艺、侯君集、张亮那样像做的太过分李世民还是可以包容的,而且李世民即便是诛杀功臣,也不会像朱元璋那样牵连面极大,他是尽可能减少牵连面。

当然,晚年的李世民有些与朱元璋相似了,为了一句谶语和星象变化,就猜忌的诛杀了无辜的李君羡,不过即便李世民诛杀李君羡时,他也没像朱元璋那样大肆牵连,他只处死了李君羡本人,而李君羡的家族和妻儿都得以保全。

所以虽然别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并逼迫父亲李渊退位有些过于凶残,但他对待功臣还真是不错,他没有做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可以说在对待功臣这他算是非常宽厚的皇帝了,要比朱元璋强太多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1 阅读:23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