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遗诏下令在秦国选举大秦帝国的皇帝,你会选谁?

一抹烟尘说 2024-08-01 02:43:17

秦始皇当了皇帝,既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连所有的儿子都没有一个封王封侯,他到底在想什么?到底想干什么?

甚至在临终前也没有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只是下诏让公子扶苏回咸阳主持其葬礼。

秦始皇非常喜欢小儿子胡亥,东巡时也把他带在身边。后世史学家据此推测,秦始皇嘱意胡亥,是想把皇位传给胡亥。

这个推测不成立。如果秦始皇有意立胡亥为皇位继承人,就不可能让公子扶苏去蒙恬的长城军团当监军。

难道秦始皇不会想到,如果扶苏不服胡亥当皇帝,带领三十万精锐长城军团杀回咸阳,胡亥的皇位能坐得稳么?这无疑会给秦帝国造成内乱。

而扶苏被秦始皇赶出咸阳的原因,是因为父子俩政见不同,扶苏极力反对秦始皇坑杀儒生,要求实行儒家的仁政。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以法家治国,才得以由弱变强。

秦始皇更是对法家思想推崇备至,他读了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著作后,拍案叫绝,渴望马上能见到韩非子坐谈天下。

实际上秦国是以法家思想治国的。从湖北云梦泽卧虎地出土的秦国竹简,我们得知,秦律非常细致完备,已形成系统。

也就是说秦始皇认为儒家空谈误国,只有推行法治,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而公子扶苏要实行儒家仁义道德那一套,极力推崇儒家,与秦始皇的法治理念唱反调,秦始皇能把皇位传给扶苏吗?

所以,说秦始皇要把皇位传给扶苏,也是存疑的。

秦始皇既不把皇位传给胡亥,也不想把皇位传给公子扶苏,那到底他是想把皇位传给谁?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但从史书记录上看,他的儿子都没有什么优异表现。

知子莫若父。

秦始皇应该知道他所有的儿子的实际能力,都无法担当统治秦帝国的大任,于是干脆就不指定皇位继承人,让后来的贤者能者居之。

因为秦始皇对自己设计中央集权加郡县制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非常自信,不管以后是谁当皇帝,都得按他这套政治系统来管理国家,自己的儿子当不当皇帝都无所谓。

历史上,夏朝是实行禅让制,让有贤能的人当君主。商朝开始实行血脉继承制,兄终弟及。周朝推行父死子承,周公执政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这种血脉继承制存在很多弊端,一旦子孙后代出现昏庸无能之辈,就会给国家造成大乱。如周朝分封诸侯,因血脉承位的君主昏庸无能,无法掌控大局,造成几百年诸侯混战。

所以,秦始皇看到他的儿子们的才能无法担当统治国家大任,就没有指定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他是希望让贤明有才能的人当皇帝,废除血脉继承制。

如果秦始皇在生前下诏在秦国实行选举,当时有谁最适合当秦国的皇帝呢?

丞相李斯有治国大才,极力推崇法治。但此人格局有限,喜欢弄权,只顾自身富贵,一旦登上帝位,不一定是老百姓之福。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可能为天下人谋幸福。

公子扶苏,性格太弱,也没有大局观,又信奉儒家礼义制度,与秦始皇推行的以法治国思想背行。他当秦国皇帝的话,会造成秦国意识形态上的混乱。

赵高就不容说了,祸国殃民。

胡亥,历史己证明,他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

章邯,打仗可以,治国就未必行。

蒙恬,三十万长城军团统帅,有他,匈奴人不敢南下,他更适合军队统帅这个位置。

蒙恬的兄弟蒙毅,曾当过将领,又当过内史,是一个文武兼修的人才。而且为为人坦荡正直,赵构犯法,他依律判其死罪。说明他原则性很强。

蒙毅一直在秦始皇身边参赞机枢,他最能理解秦始皇的想法。

而且秦始皇对蒙毅非常信任,秦始皇东巡病重,就派蒙毅囬会稽祷告山川。

赵高欲扶胡亥为帝,他强烈反对。他认为如果胡亥为帝,必致国家败亡。说明蒙毅很有政治远见。

而且蒙氏家族辅佐秦国几代帝王,立下赫赫之功,是秦国除了赢氏之外第一望族。

蒙毅家族威望极高,如果蒙毅当选为秦国皇帝,在威望上没有问题。

最关键的是他兄弟掌控秦国三十万精锐,足可保证蒙毅帝位安稳,秦国不会发生内乱。

所以蒙毅当时是最适合当秦国皇帝的。

如果蒙毅当了秦国皇帝,就不会有项羽和刘邦什么事了。

可惜了,蒙毅。

后来蒙毅被胡亥赵高害死。

秦朝之所以在短短十五年就灭亡,不是因为秦始皇暴政,而是继任者昏庸无能所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