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目的,职业只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手段。目前的职业在这个人生阶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成为终身的选择。
未来可能会探索其他领域,因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如何度过,而非固守于单一职业。
这段职业经历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从记者转型到学术领域,如今又对学术生涯的持久性产生了疑问。
无论是记者还是学者,都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过程。思考想要的生活才是最终的目标。
如同那些经历丰富、不断面对挑战,勇于尝试新事物并敢于冒险的人一样,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需要解答和提出的问题。
许多人通过从事记者或律师等职业来寻找人生的答案。那么,从记者转型为律师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这条路是否充满挑战?
拥有法律背景,转型律师之路相对平坦。即使没有法律背景,只要符合2018年后设立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学历限制(即必须是法学专业毕业),转型也并非不可能。
身边许多朋友一次性通过了司法考试,展现了他们的优秀能力。但也有人经历了多次考试才最终通过,例如文中提到的例子,尽管是人大法学院毕业,却考了三次才通过司法考试。
无论如何,只要坚持,转型律师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来,律师行业从业人数大幅增长,全国职业律师数量已达60万至70万,竞争日益激烈。即使通过司法考试,能否获得足够的工作机会和案源也成为一个问题。
转行律师通常从事诉讼业务较多,而非诉讼领域则较为困难。诉讼律师的职业发展通常遵循阶梯式体系,从律师助理到权益合伙人,逐步晋升。
对于转行者来说,融入这个体系并非易事。
过去,记者接触较多的律师类型是刑辩律师,因为刑事案件更容易受到媒体关注。因此,记者转行后往往选择从事刑事业务。
但是,近年来刑事业务的职业环境并不理想,律师人数增多,竞争加剧。当前,记者转行律师面临着职业选择面狭窄等挑战。
转行:并非逃离,而是追寻内在价值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转行后的前几年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落差。对于真正考虑转行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宝贵且实际的建议,它能提供非常有帮助的借鉴。
转行不应仅仅被视为逃离现有职业的选择。如果不考虑转行的目的、意义以及它对人生探索的益处和作用,那么它可能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由于转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无论选择成为记者还是其他职业,首先都需要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以及“我追求的价值和利益是什么”。
仅仅为了逃离现状而做出的选择,缺乏内在动力的支撑,可能会导致二次挫折甚至更大的挫折。只有当选择与内在动力直接连接,由发自内心的动力支持时,这个选择才更有可能实现其目的。
原本设想的讨论是关于法律或职场,但最终的讨论大部分围绕哲学和伦理展开。这反映出许凯律师是一位非常具有反思性的人。
或许若干年后,他成为一位哲学研究者也并不令人意外。这与他最近一直在阅读哲学书籍有关,或许是由于去年在香港的几个月时间让他有机会反思自身经历,并开始阅读哲学类书籍,至今仍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