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杜聿明病危,临终之际紧紧抓着郭汝瑰的手道:你跟我说句实话

摄影圣典 2025-01-15 15:27:03

1981年,曾经叱咤疆场的杜聿明将军,如今也到了弥留之际。

回顾他这一生,走错过路,信错过人,但好在最后回到了正轨上,也算有个善终了。

而现在,他心中只剩下唯一一件无法释怀的事,这件事也只有一个人才能回答他。

这天,他终于等到了老朋友郭汝瑰登门看望。他紧紧握着对方的手道:“你跟我讲句实话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杜聿明究竟想问什么?

曲折的革命经历

说起我党的地下工作者,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郭汝瑰同志了。

他是我党安排在国民党高层中最大的潜伏人员,在解放时期为我军输送过很多绝密情报。

可以说,若是没有他,那我军赢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可能还要费一番 功夫。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从小接受进步教育,具有着非常强烈的爱国思想。

毕业后,他本想从“科学救国”或者“实业救国”中选择一条路。为此,他还专门拜访了当地有名的进步人士陈廷栋。

岂料,对方将他的两个想法都否定了,并语重心长地说,按照国家当前的形势,若是政治不上轨道,干什么都是空话,都不如去干革命。

郭汝瑰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他只身前往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

在北伐时期,我党不管是在军事还是在政工方面都展现出了耀眼的光辉。他也由此开始对我党产生好感。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申请入党,老蒋便发动了政变。混乱之中,我党人士吴玉章找到他,并交给了他一份艰巨的任务。

考虑到老蒋将会对武汉发起进攻,杨森的川军很有可能会助攻。

吴玉章吩咐郭汝瑰找到他的堂兄,也就是杨森的部下郭汝栋,想办法让他阻止杨森出兵武汉。

若是不能完成,则想办法让郭汝栋趁机击打杨森后方,迟滞其行动;若是这一计策也不能实现,那就想办法劝阻郭汝栋不要出兵。

郭汝瑰知道这是组织对自己的考验。于是他立即行动了起来。

岂料,郭汝栋是个极其圆滑的人,他两边都不愿得罪,只答应他到时候自己不插手。

郭汝瑰稍微松了口气,这个结果虽然差强人意,但还是为革命争取了一线生机。

也正是因为这次机会,让他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党员。

岂料,后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还是与老蒋走到了一起。两人同流合污,对革命人士大肆抓捕。

郭汝瑰也在这时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眼见形势越来越紧张,郭汝栋也不敢再将他留在身边,便劝他到日本躲一躲。

郭汝瑰思考后,便接受了这个提议。他心想,与其在国内坐以待毙,还不如去日本学一点有用的东西,将来也好为革命献身。

之后,他便孤身来到了日本,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

1931年,日军侵华后,郭汝瑰等一众爱国青年毅然退学,纷纷回到了国内。

跻身国军高层

只是回国后,他依旧没能联系上党。为了抗日,他只能无奈待在国民党,寻找上战场的机会。

但可惜的是老蒋根本不许提抗日,郭汝瑰就这样在陆军大学待了数年。

全国抗战开始后,他被派到了淞沪会战的前线参加战斗。在激战中,他所在部队42旅旅长因为畏战,执意要与他交换军职。

就这样,他一个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人,被推上了旅长的职位。不过,也正是这次机遇,让他锋芒毕露。

在激战中,他与战士们并肩坚守在前线,与敌人冲杀七天七夜。最终,在国民党大部分全面溃败的情况下,他率部守住了阵地。

他也因为指挥出色得到了陈诚的赏识。

后来,在武汉保卫战中,他又建议将德国军事顾问所提出的“以三面构筑环形工事,死守武汉”的作战策略,改为“利用地形,居高临下在外围作战”。

陈诚等人听了他的分析后,纷纷点头赞同。后来,他们便按照他重新部署的作战计划,打响了武汉保卫战。

最终,各军因为在外围作战,并未受到太大损失。

从这以后,老蒋也开始对他倍加重用。他的官职也一升再升,逐渐从一名普通教官进入国民党政权的上层。

老蒋将他视为“军界精英”,一有重要战役就会找他参会。

然而,在国民党的官场混迹多年的他,深知其内部的腐败与不堪。他始终未被金钱权贵迷花眼,反而一直坚持不懈地寻求与我党联系的方法。

杜聿明的疑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不久后遇上了曾经的同窗任逖猷,而对方的弟弟任廉儒正是我党人士。

双方在经过一番试探与交流后,郭汝瑰也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董必武。

见面后,他立即向对方提出请求,他想回到延安,在党的身边继续抗日。

但董必武却拒绝了。以郭汝瑰现在的身份,他待在国民党的价值,显然要比去延安更大。

在他的劝说下,郭汝瑰同意留下,为党从事秘密工作。

从这以后,郭汝瑰几乎每周都会给中央送一份重要情报,甚至多的时候一天一送。

有时候早上老蒋刚做好计划,晚上这份计划就会被送到延安的案头上。

久而久之,国民党开始到处吃败仗。老蒋气得只能拿带兵的将领出气,始终没有怀疑是内部出了问题。对于郭汝瑰,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任用。

不过,在当时,只有杜聿明一个人对郭汝瑰起了疑心。其实自从国军屡屡战败后,他便开始猜测是不是有人故意泄露了机密。

只是他暗自排查了一圈,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直到他偶然间到郭汝瑰家登门拜访了一次,才察觉出一些“猫腻”。

直白来说,郭汝瑰家根本不像一个国军高级将领的家。他们家里吃的是粗茶淡饭,招待客人的沙发都打着好几个补丁。

而且不仅没有奴仆佣人,甚至饭都是他这个高官自己做的。

杜聿明一向自诩清廉,却也没像郭汝瑰这么寒酸呀!这样的作风,说他不是我党人员,谁信?

杜聿明后来还提醒老蒋,说郭汝瑰很有可能是卧底。但由于没有证据,老蒋压根不信。

1946年,内战刚开始没多久,老蒋便任命郭汝瑰为“国防部作战厅长”,让他直接参与指挥。

也正是这个职位,为郭汝瑰向我军输送情报提供了巨大便利。

在淮海战役打响前夕,杜聿明已经决定集中兵力优势于徐州、蚌埠之间的金浦铁路两侧,寻求与解放军决战。

结果不知为何,老蒋又临时变卦,将兵力都调到了外围作战。而杜聿明也被调到了东北。

他心中焦急万分,这样一来,不就增加了国军在移动中被解放军分割围歼的机会了吗?

他一问才知道,这是郭汝瑰献的计策。

他本想劝说众人按照原作战方案进行,可见所有人都同意郭汝瑰的想法,他自认为孤掌难鸣,若是争吵起来,恐怕会失去老蒋的宠信。

所以,他最后什么也没说。

就这样,我军在淮海战役中大获全胜。而杜聿明等人也成了我军的俘虏。

解放前夕,郭汝瑰奉命回到四川,率领72军进行了起义。就这样,他终于回到了我党的怀抱。

虽然当时因为工作原因,他的真实身份未被公开,大家也都将他当作国民党旧员看待,但杜聿明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怀疑。

被特赦后,他曾多次问起对方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直到1981年,他到了病危之时,郭汝瑰以一个老友的身份过来看望他。

杜聿明再次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你和我说句实话,你那时是不是就和党有了联系?”

看着卧病在床的老朋友,郭汝瑰最终点点头,答道:“是的。”

杜聿明一副了然的样子,嘴中念叨:“我就知道……”

郭汝瑰也觉得奇怪,他问对方,既然猜到了他的身份,为何不告发他?杜聿明叹了口气,他说过很多次,可根本就没人信。

这次会面后没多久,杜聿明便去世了。而郭汝瑰则继续坚守在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