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经常到各省视察工作,因此他的专列也成了他的移动办公室。1959年,铁道部长吕正操到毛主席的专列上汇报工作,却因方言问题沟通不畅。
吕正操出自张学良的东北军,参加过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后脱离国民党,走入了共产党的队伍。出身辽宁海城的吕正操,讲着一口浓重的东北话。
毛主席能听懂东北话,吕正操却听不懂毛主席的湖南话。通过观察吕正操发现,专列上年轻的服务员王爱梅,能听懂毛主席的口音,于是在进入专列前,特意请王爱梅当“翻译”。
一开始见到毛主席,基本的寒暄吕正操能听懂并轻松应答。但当毛主席问到铁路工作的细节和专业内容时,用方言说的一些术语吕正操就听不懂了。
王爱梅借着倒茶的机会,小声提点吕正操,吕正操赶忙就毛主席的问题一一汇报。而后毛主席问列车行驶速度如何,王爱梅背对着毛主席,向吕正操比划了一个“六”的手势,吕正操马上明白了意思,才能作答。
这时的毛主席,已经离开湖南几十年了。若说乡音难改,那么与毛主席同样来自湖南的刘少奇却能说一口普通话。又比如,周总理生在南方,少年求学在北方,因此他的口音南北杂糅。而毛主席,就连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布新中国诞生,也用的是湖南话。
由此可见,乡音未必难改,是毛主席刻意不改。这是湖南人自曾国藩时代的湘军底气,也是毛主席对家乡的眷恋。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毛主席总因为湖南话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小故事。从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接地气、爱家乡的领袖,一个豁达、幽默、无畏的湖南人。
毛主席的湖南话,最有影响力地一件事,就是无意间给了蒋介石一个外号。蒋介石三个字,用湖南话说起来,听着很像蒋该死。而后蒋介石屡次迫害共产党人,红军的队伍里总有人叫他蒋该死。
毛主席不学不讲普通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时间。要改变一个惯有的语言体系,势必需要一个漫长、细心的过程,这必然会影响他的工作和日常沟通。毛主席认为没有必要,他一直执着而自信地讲一口湖南话,却把学普通话的时间用来学习英语,并且这个习惯他从中央苏区到中南海一直在坚持。
1939年,斯诺第二次访问延安,送给毛主席一本《西行漫记》。毛主席为了表示感谢,没有用翻译,而是亲自写了张字条递给斯诺。斯诺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三块肉喂你马吃”。斯诺打了个问号,将字条递了回来,毛主席又笑着递还给他。斯诺念着上面的中文,这才发现毛主席在向他说:“Thank you”,不禁哈哈大笑,在问号后面又补了两个感叹号。
1949年,毛主席邀请爱国华侨陈嘉庚加入新政协。当时国民党在新加坡的特务活动十分猖獗,陈嘉庚也面临到了严重的威胁,但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陈嘉庚公开声明:“与独裁专制之蒋政权决裂”。当年6月初,76岁高龄的陈嘉庚冲破国民党的冲冲阻挠,回到了北平。
毛主席热情接见了陈嘉庚,当面再提邀请他加入新政协的事宜。陈嘉庚辞谢道:“毛主席的意思我明白,只是我对政治素为门外汉,语言又不通,参加了也不起作用,恐怕会辜负主席的美意呀!”毛主席笑着应答:“陈先生现在讲闽南话,我讲湖南话,我们通过翻译不是交流得很好吗?心通胜于言通啊!”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毛主席得知前线的志愿军生活艰苦,就对负责前线后勤供应的高岗下令,保障粮食和冬衣的补给。毛主席在传达命令时说了一句:“让志愿军吃好面”,
但高岗是陕西人,听湖南话比较吃力,于是听成了“吃炒面”。一时间,祖国大江南北,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赶制炒面,支援前线。这种炒面是70%小麦粉混合30%玉米面、大豆高粱粉,加盐炒熟的,能量密度高,饱腹感强,营养也充足。最重要的是,便于携带,还不容易变质。志愿军战士就是凭着误打误撞而来的炒面,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1961年,毛主席在中海南勤政殿接见日中友好访问团。毛主席在当天,对日本访华团说,除了亲美的垄断资本和军国主义意外,广大的日本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毛主席的谈话引经据典,总能无意间展露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当他说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时,负责翻译工作的文化部原副部长刘德有一下卡壳了。他好不容易通过湖南话的发音反应过来毛主席的意思,却一时猛住,不知这句古语如何翻译了。好在精通日语的廖承志紧急救场,用日语翻译成:“同类呼友”。
那次险些出现外交失误的经历,让刘德有记忆犹新。他意识到,作为一名外交翻译,他不仅需要精通日语,更需要精通中文,包括各省方言和古汉语。回去后他开始研究古典文献,也是通过毛主席这一课,他才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出自《易经》。
1964年底,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为自己摆下了隆重的生日宴,不请家人,而是工农代表吃饭。大寨精神的代表、山西农民陈永贵也在受邀之列。毛主席与陈永贵握手,热情地对他说:“你可是农业专家哟!”陈永贵没听懂,也不敢多问,只好一个劲地点头说“是的是的”。周总理在旁边提醒他,主席在夸你是农业专家呢。陈永贵这才反应过来,连称不敢当。
据当代语言学者考证,湖南话(湘语)中,最难听懂的就是湘乡话。湘潭和湘乡的方言,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两个古语之一,很多字的发音和口型和普通话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在普通话里找到同音字替代。
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国藩、陈庚、谭政、黄公略等名人说的都是湘乡话,毛主席更是毕生担任“湘乡话推广大使”。
毕生不改乡音,是毛主席对家乡的眷恋,对古典文学和古汉语的推崇,和个人魄力与自信的最佳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