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美元债交换要约已经算不上什么大新闻了。
近日,大唐地产就一笔即将到期的美元债提出交换要约。
大唐地产出此下策,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其短债压力非常之大,如今将这笔美元债交换要约,也算是保存了一定的流动性,借此为自己争取些时间。
可问题在于,缓冲时间终究要过去。而在销售不畅的情况下,大唐地产躲得了初一,能躲过十五吗?
况且,大唐地产近年来因少数股东权益激增的影响,深陷“销量注水”的诟病。
也就是说,即便是销售情况得以好转,回款要分给他人,利润分配中还藏着“明股实债”操作。
由此看来,大唐地产的问题,颇为难解。
短债压力巨大,“以新换旧”求缓冲时间5月23日,大唐地产发布公告,就旗下一支即将到期的美元债提出交换要约。
据悉,该笔美元债为今年6月6日到期、利率高达12.5%的一笔3亿美元票据。
所谓的交换要约,说白了就是“以新换旧”。
此次大唐地产拟以同样的利率,将新票据展期至2023年5月30日,时间约为一年。
将债务延长一年,利率还不涨,这要是在以往,投资人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可问题在于,当下大量房企都遭遇流动性危机,对美元债交换要约更是成了行业“风潮”。只不过,如今的“主角”,换成了大唐地产而已。
如果投资人不接受此次交换要约,那么大唐地产很可能出现实质性债务违约,到时候,受伤害的还是投资人。
由此看来,该美元债的投资人,不得不“妥协”。
值得一提的是,就数据而言,大唐地产的债务状况尚可。
截至2021年年底,大唐地产只踩中一条红线,尤其是现金短债比,为1.13倍,说明其完全可以覆盖短债规模。
然而,这些数据都是有“猫腻”的。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大唐地产账面上的现金及等价物为亿元。
而在同期,大唐地产一年内到期的各项债务,约为38.18亿元。
43.10/38.18,即为大唐地产1.13倍的现金短债比。
但是,大唐地产的债务压力显然没有这般轻松。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大唐地产存续有数额巨大的贸易应付款项。
其中,一年内到期的贸易应付款项,就有32.8亿元之多。
倘若再加上这部分负债,大唐地产账面上43亿元的现金,显然是不够用的。
由此看来,大唐地产的短债压力着实不小。
如今,大唐地产拟对美元债交换要约,倘若成功,今年就不用偿还3亿美元(约合20亿人民币)的债务了。
这对于大唐地产来说,绝对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销售表现不佳,“销量注水”后果严重债务是可以展期的,但是,终究是要还的。
此次大唐地产获得缓冲时间,接下来,就是要抓紧时间筹集资金了。
而要想筹钱,无非两点,要不就是发债融资,要不就是销售回款。
但是,由于境内外融资渠道收紧,以及不断出现的信贷负面事件影响,大唐地产此时要想发债融资,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抓销售、促回款成了大唐地产唯一的选择。
但是,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房企的销售表现急速恶化。
就大唐地产而言,今年前4月,市场持续低迷,叠加疫情反复,大唐地产的销售额同比下降超40%。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多地推出楼市新政,积极促进住房需求的释放。有分析认为,房地产行业或将迎来销售回暖。
可问题在于,由于大唐地产的销售额权益占比太低,存在明显的“销量注水”现象,即便行业回暖,其回款仍将受到影响。
近年来,房企都热衷于拉拢合作方共同开发,目的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做大规模。
大唐地产同样深谙此道,可随着而来的问题是,规模是硬撑上去了,但“销量注水”的诟病,也算是完全坐实了。
事实上,近几年,大唐地产的销售额权益占比,一直在五成以下。
由此可见,即便是大唐地产的销售回款上来了,但资金的大头,还是要拱手让给他人。
此外,大唐地产还面临着“明股实债”的诟病。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大唐地产的少数股东权益为45.82亿元,占所有者权益比例接近五成。
而在同期,大唐地产的少数股东权益只有2.99亿元,占比不足3成。
这就是典型的“明股实债”。
也就是说,大唐地产存在着一定的表外负债风险。
由此可见,即便是获得缓冲时间,但摆在大唐地产面前的难题,仍然苦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