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八旗驻防都在省城,为何湖北偏偏选在荆州而不是武昌?

左都御史有料 2023-08-30 01:02:06

清入关建立全国政权后,将八旗官兵分派到各省驻扎,镇守地方,称为“八旗驻防”。顺治时期,八旗驻防仅限于顺德、济南、德州、临清、徐州、潞安、平阳、蒲州等处。

从康熙朝,尤其是平定三藩以后,才最终形成了全国八旗驻防体系。各直省的八旗驻防军中,共设将军九人,分别是:山西绥远城将军、江苏江宁将军、福建福州将军、浙江杭州将军、湖北荆州将军、陕西西安将军、甘肃宁夏将军、四川成都将军、广东广州将军。

以上九个省中(除了山西)八旗驻防都在省会,唯独湖北不在武昌而在荆州。按照现在的思路来看,湖北的省会武汉要比荆州的地理位置重要得多,可清代时为何会在荆州驻军,而不是武昌呢?

守住荆州北方就不会丢

荆州在中国历史上名气很高,《三国演义》总共120回,其中就有72回提到荆州。荆州这块地方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这么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要想统一中国就必须拿下荆州,而谁要是掌握了荆州,就拥有了夺取天下的资本。

打开中国地图不难发现,整个荆州地区就像一个大口袋,襄阳就是口袋的出入口,中间是江汉平原,东西两边沿长江各有一个小出口,西边是三峡,东边是沿九江一带的河谷。其他地方,则被大山包裹得严严实实。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要想取荆州,从东、西、南三面都很难突破,只有集重兵攻下襄阳,才有可能拿下荆州,襄阳这个地方自古易守难攻。

北方政权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襄阳,襄阳处于武当山和桐柏山之间,这个口子不大,大军团很难展开,此外襄阳又处在汉水边上,交通便利,隔河相望的就是樊城,二城成掎角之势,互相照应。

历史上,荆襄地区是个火药桶,当年刘备据荆州时,孙权如芒在背几次三番欲讨荆州。后来关羽拿下襄樊,曹操十分忌惮,甚至不惜迁都以躲避其兵锋。

蒙古南下攻宋时,在襄阳这个地方打了几十年,最后的一次决战也打了六年。要知道,当年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却没想到在襄阳城下吃了这么大的亏。而当蒙古攻下襄阳后,南宋很快就灭亡了。

道理也是一样的,南方政权要想北上,也必须拿下荆州,进而夺取襄阳,过了襄阳北方门户大开,就能进入中原地区与北方政权逐鹿。

有人会问,大军南下就只有荆襄这一条路吗?当然不是的,两淮地区照样可以走,只不过这里河网密集,行军极为困难。关键是大军粮草运输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这种消耗是难以承受的。

另外,凡是南方政权都会在两淮地区布下重兵,远得且不说,就以南明为例。当时南明的主要军事力量就集中在江北四镇。遗憾的是南明小朝廷不作为,江北四镇先后降清,不然的话,多铎也不可能打到南京。

三藩之乱中荆州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藩之乱爆发后,吴三桂势如破竹湖南、广西和地区先后沦陷。湖北的形势十分危急,为了集中兵力对付叛军,康熙皇帝下令将清军主力集中在武昌、宜昌和荆州一带。

事实上,康熙已经意识到武昌难保,所以在长江以北的荆州地区布下重兵,准备与吴三桂长期对峙,打消耗战。如果不是吴三桂出现了战略失误,让清军得以喘息,那么武昌必会落入吴三桂之手。

在此之前,荆州地区没有八旗驻防军,康熙皇帝经过三藩之乱的教训,于康熙二十二年下旨八旗军队入驻荆州,这也是荆州八旗驻防之始。在康熙和后来的皇帝看来,荆州远比武昌要重要很多。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太平军几次攻陷武昌,但始终没有突破长江防线越过荆州城池一步。太平军知道荆州这个地方难啃,所以从安庆方向突破,进而占据安徽。

从战略层面来看,荆州八旗驻防也要比其他省份更重要,所以兵力配置也是全国八旗驻防中最多的。

康熙二十二年,初设荆州驻防时,有八旗满洲、蒙古领催、马甲等共2800余名,不久兵力增至4000。乾隆四年,又增兵400,达到4400余人,这个数字明显高于江宁、杭州以及四川等省。

在官员配置上,其他地方最多只有一个副都统,只有荆州设左右副都统各一人,副都统是八旗系统中的高级武职。像很多地方的八旗驻防,其最高长官就是副都统,比如山海驻防,就只设副都统一人。

关于荆州八旗驻防,暂时就讲这么多,如果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御史。

0 阅读:12